首页 > 人物传记 > 李莲英

李莲英 第260节


另一个说,“可不!听说慈禧太后的卧房的地都是用金砖铺成的,我们溜进去一人抠一块回来,也够用一辈子的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颐和园里的金子银子。

“大师兄,”二头领叫大头领,“我曾经听我爹说这颐和园里有个秘室,这里面可能藏的全是金银财宝,不如让大家伙把这秘室给打开,让咱弟兄们也发一笔。”

“好倒是好,可是这秘室到底在什么地方,这颐和园咱们谁也没去过,怎么能找得到呢?”大头领若有所思地说。

“这还不容,让二师兄回家里问问他爹,让老爷子画张图来,不就得了!还有什么事能难倒咱弟兄们!”一个喽罗插言道。

“只要大师兄一句话,如果干,我就回家去问。”二首领说。

大首领环视了一下大家,见大家眼睛都充满了激情,一拍桌子,说了声:“干!”

二首领一看大首领同意了,便说:“弟兄们白天休息,我回去打听,天黑前一定回来,今天夜里下手。”说完,带了一个喽罗,下山去了。山上的弟兄收拾好了夜里行动需要的工具武器,便都倒头大睡,只留两个喽罗站岗放哨。

二首领去掉了头巾,披散着头发,回到家里,连他爹都认不出他是谁了,细细端详,才认出是自己的儿子。父子见面,相视无言,抱头痛哭。哭完了,父亲又托着儿子的脸看了又看,说:“我以为你已不在人世了呢,没想到你还活着。”

儿子向父亲笑了笑,说:“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您别为我操心!”

原来这二首领的父亲是北京出名的泥瓦匠,因家境贫寒,快三十岁时才娶了一房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儿子三岁时,北京流行瘟疫,妻子不幸染疾而亡。他与三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两人既是父子,又是忘年交,感情极深。光绪二十六年,京城里兴起了义和团,儿子也要参加,他硬是不许,但终究也是没有阻挡得住,儿子成了义和团,整天与大师兄、二师兄来往颇密。后来八国联军入京,清政府也下令剿杀义和团,儿子和一帮弟兄西逃而去,一去之后不知下落,今天不期而归,真是喜从天降。

儿子见了父亲,寒暄了几句,就把话转入了正题。儿子问父亲:“爹,您当年给慈禧太后修什么秘室,您老人家还记得吗?”

“记得,给老佛爷修秘室,是你爹这辈子最荣耀的事!”

“那秘室在什么位置,您还记得吗?”

“记得,自己做过活的地方,怎么能忘了呢?颐和园可是个好地方。哎,听说洋鬼子把顾和园占了,见东西就拿,拿不动就砸,真可惜这地方了。”

“爹,您能不能把颐和园和那秘室的位置画成一张图?”

“你要图做什么?”父亲感到有些奇怪。

“我想到颐和园里去看看,顺便看看那秘室中有什么宝贝,带一点回来。”儿子说。

“你找死呀你?以前要干什么义和团,差点儿把命给送了,如今回来了,还不好好呆在家里,不怕朝廷抓你!”父亲数落着儿子。

“爹,您听我说,我现在在西山上占山为王了,我是二头领。弟兄们听说颐和园里面好看,想进去看看,苦于没人去过,所以儿子回来向您老人家讨张地图,求您老人家开恩!”

父亲说:“孩子,听爹一句话,别在外面乱跑啦,在家里好好呆着,你死了,就留下我一个怎么活呀!”

儿子一看,总是给他来软的,不行,得来硬的,把脸一拉,说:“爹,这地图你给我们要去颐和园,不给我们也要去颐和园,好歹不就是个死吗?有什么了不起,不给拉倒,我走啦!”说着就往外走。父亲一把拉住儿子,骂了句“小冤家”,便找来文房四宝,画了张颐和园的简图。在儿子的再三要求下,标出了秘室的位置。儿子拿起地图揣到怀里,说了句:“如果弄到银子,儿一定回来孝敬你老人家,好好地在家里陪你,不再出去乱跑了。”便带着那个喽罗回西山去了。

赶吃晚饭的时候,二首领回到了西山大本营,向大首领通报了情况,商量了行动计划。吃了晚饭,再等了一个多时辰,天全黑了,夜更静了,盗宝者也该行动了。

盗贼们不敢从门里进。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大首领带领,从北面越墙而过,另一路由二首领带领,从东面越墙而入。颐和园里非常寂静,疯狂了一天的洋鬼子们早已进入了梦乡,看园的太监被关在一起,不得脱身。这园子就像一座空山,盗贼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秘室的所在。一阵忙活之后,打通了通向秘室的洞。大首领一声令下,一群盗贼钻进了秘室,点燃火把,撬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整箱整箱的金银。一帮穷人家的孩子,何曾见这么多的金银财宝,都瞪大了眼睛看傻了。“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动手?”二头领提醒了大家,弟兄们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袋,把其中的财宝,全部运走了。慈禧太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精心设计的秘室,竟是被建造秘室的工匠的土匪儿子给破了。

这样,可苦了那群留守颐和园的太监,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却还是无人招认。可是,没有内奸,盗贼怎能知道财宝的所在呢?这一系列的事实,使李莲英不得不怀疑他的徒弟李三顺了。

经过两天的拷打,太监们哭爹喊娘,叫痛不迭。李莲英自己丢了银子,不敢让慈禧知道,在慈禧面前还要装出一副端端正正的样子,但心里有事,是瞒不住人的,他越是表现得体贴,殷勤,就越让慈禧太后生疑。所以李莲英非常害怕,怕把自己牵连自己,弄个身败名裂。于是,他开始寻求自救之法了。

第三天,李莲英把李三顺单独叫到一边,说:“三顺啊!

你进宫当差有多少年了?”

“回师傅!多亏师傅尽力栽培,徒儿进宫当差已十五年了。”李三顺答道。

“这一十五年中,为师我待你如何?”李莲英接着问。

“师傅对徒儿恩重如山,一是知遇,二是爱护,徒儿没齿难忘!”

李莲英把头一歪,说:“这件事你也知道,我很为难,老佛爷给了三天期限,今天是最后一天,还没有找出一点线索。

这样的话,我就无法向老佛爷交差,我二人的脑袋,恐怕就得搬家。这你心里总该明白吧。”李莲英施出“丢卒保车”之计,开始以言相逼了。

李三顺可是个聪明人,在宫中这个多年,就学会了察颜观色,见风使舵,岂能不明白李莲英这番话的意思?不禁打了个冷颤,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李莲英看李三顺愣在那里了,换掉了和善的表情,眼中透着凶光,说:“这暗室只有你我和老佛爷三人知道。我和老佛爷远在西安,这园子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可东西偏偏就丢了,俗言道,‘无有家贼,岂有外盗’,我对你那么信任,才把这些秘密告诉你,让你好生照管,你却勾结外面的盗贼,把金银财宝全部盗走了。这往后叫我如何做人呢?谁人还肯再相信我?老佛爷一怒,这脑袋还不得搬家?”说着,他用手在自己的脖颈上做了个砍的手势。

李三顺忙跪倒在地,解释道:“恩师!徒儿确实没有走露半点风声,更不曾干那丧尽天良的勾当。求恩师给徒儿做主。”

一听他这么说,李莲英暴跳如雷,大声吼道:“良心!有没有昧良心你自己最清楚!有良心不干吃里爬外、陷害师傅的事!今儿个跟你把话说明白了,这桩大案,不是你走露了风声,就是勾结外盗,和谋盗窃!”

李三顺一听这话,一下子瘫到了地上,又急忙爬起来,爬到李莲英足下,磕着响头向他求饶。但是,李莲英现在想的只是保全自己,哪里还顾这师徒之谊,咧了咧嘴,冷笑了两声,道:“今天你如果能供出盗贼,我还可以保你活命,如若供不出来,能不能活命就只能由老佛爷作主了。”话语之中,露出了隐隐杀机。

在这种情况下,李三顺还能说什么呢?当初,他不知道秘室这个秘密该多好呀?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毫无原因、毫无选择的死亡。

李莲英见他表情已经木然了,不再言语,不再讨饶,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便摘下自己手上的一只金戒指,拿到李三顺面前,说:“平日里咱爷们交情也不错,你这样受苦,我看了也难受,就用这个成全你了!”说完起身要走。

很显然,李莲英要得到的并不是招供,而是要李三顺死。

李三顺完全绝望了,但是还是不肯放过最后的一点点希望,在李莲英要离开时,抱住了他的双腿,哭着向他求饶:“师傅,总管,饶了我吧!我真的没做对不起您的事呀!”李莲英哪里理他,抽出一条腿来,照准李三顺的脑袋就是一脚。李三顺急忙用手捂脑袋,李莲英匆匆出了房门,命随从把门牢牢锁上。

李三顺一看门已上锁,知道讨饶已经无济于事了,便坐在地上,大骂李莲英:“李莲英!皮硝李!你狗仗人势!你卖官鬻爵!……你不得好死!”

“皮硝李!我死了也不让你安宁!”

李三顺骂李莲英的话,有人告诉了李莲英。李莲英觉得很害怕,赐他吞金自尽,他却不早些自决,却一件件、一桩桩地揭李莲英的短,这李莲英可受不了,决心早日处死他。
首节 上一节 260/27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甘地自传

下一篇:安德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