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第274节
于是李莲英命在院中摆放了桌椅,也顾不上初春夜寒,到院中落座。郭大侠问:“几位,谁先来?”
姜氏兄弟一抱拳,说:在下献丑!”
“好,不愧为王老侠客嫡传!”
只见那姜氏兄弟,一人使一对钢钩。两人杀到一处,走四象,窜八挂,斗得丝丝入扣。四只钢钩上下翻飞,使人眼花缭乱。李莲英不禁喊出声来:“好,好!”
二姜练完一套,收了势,向李莲英拱了拱手说:“献丑了!”
“八封门的武艺果真了得,在下出自峨嵋,峨嵋剑法堪称天下一绝,还请诸位指教。”尹少侠话还没说完已经拉开了架式。剑随身行,身寓剑中,一套峨嵋剑法练完,大家无不喝彩。
“彭大侠,你的气功练到哪一层了,到底有多大功力我可见没见啊,今天可得露一手了。”
那彭大侠也不说话,双掌下沉,气集丹田,调息片刻,突然一抬手,朝桌上一拍,那桌上的茶杯直飞而起,又落回到桌上,杯中茶水竟一滴不洒。如是重复三次,皆是滴水不漏,在场之人无不叫绝。
悟性大师见别人都已显了能耐,说:“贫僧出于少林,少林武功博大精深,贫僧只得皮毛,见笑了。”说着一指点地,双腿一缩便倒立在院中,观者无不惊叹:“啊,一指禅!”悟性大师一指点地,全身倒立,但他谈笑自如,容颜依旧,站了许久才收了势。
别人都已试过,郭大侠一抱拳,说:“诸位大侠皆师出名家,在下本山野之人,只会一些雕虫小技。献丑了!”说完,一纵身,人已在房脊之上,再见他纵了几纵,就消失在黑夜中,片刻又回到了大家面前。
李莲英说:“诸位大侠身手不凡,老朽总算放心。来,来,屋里坐。成武再去准备酒菜。”
“李老爷,不必了!饮酒过多,会误事的。”郭大侠拦住了。
“还是郭大侠想的周全,那快给大侠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郭大侠打断了,说:“李老爷,天也不早了。您也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吧!我们几个就住在这外间吧!有我们几个在,您就安心歇息吧!”
李莲英向大家拱拱手说:“有劳诸位了!”便回里间歇息。
外面的大侠们也都休息了。虽说有振远镖局的六位好手保护,但李莲英还是一夜没有睡着,他想了一夜,终于想到了他的老友袁世凯。于是,天刚亮他就对前来请安的李成武说:“成武,你去找一下袁宫保。他很有计策,看能不能想想方法。”
李成武草草收拾了一下,便又坐上老胡的车,带了份厚礼,到袁家来拜访袁世凯。袁世凯上朝还没有回来,长子袁克定就和李成武闲聊。
“李兄,世伯出宫后,身体还好吧!一直都想到府上去看,只是公务太忙,脱不开身。”袁克定略带歉意。
“哎,一言难尽!我正是为家父的事来找袁世伯。”“如此说来是世伯贵体欠安?”
李成武摇了摇头,说:“不是!是仇家要杀他!”
“啊!有这么严重?”
“是谁要杀谁呀?”袁世凯从外面走了进来,问。
“袁叔叔,多日不见,一向可好!”李成武急忙见礼。
“好,好!我那老友一向可好!”袁世凯问。
“好是好,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有人要杀他,是吗?”袁世凯笑笑问。
“是!”
“谁呀?”
“还不清楚!只是听他说与家父有杀父之仇。”李成武说。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袁世凯问。
“已经请了振远镖局的镖师,家父还不放心,就让我来请教您。”
袁世凯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让克定送几条枪过去,万一打起架来,还是这玩意好使。晚上就排班巡夜,让刺客插翅也飞不进来。你看这样成吗””
“可是那洋枪不会使啊!”
“这个好办,明天让克定教你,一学就会!”袁世凯说完笑了笑。
“多谢袁叔叔!”
“都自家人,谢什么谢!你回去跟我那老兄说,让他别怕,只要有袁某在,谁也把他怎么不了。但他得特别留意,尽量少出门。”
“袁叔叔说得极是!”
袁世凯留李成武吃了饭,才让他回家。第二天,袁克定送来了六支洋枪,李莲英摸着袁世凯给他送来的新式装备,心中总算踏实了。可是,自此之后,李莲英果真像袁世凯说的那样,足不出户了。
李莲英过去在宫中,是大总管,又得慈禧宠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惯了,现在却不能出门。于是他就呆在家里,回忆着自己在皇宫里那光辉的岁月,越想越觉得以前那么荣耀,越觉得现在活得不像人样。想得时间长了,便想出病来了。不但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以至卧床不起。看到这种情形,几个儿子商量,决定为李莲英准备后事,修建陵墓。
修建陵墓,对一个人来说可是件大事,所以,儿子们还必须征求父亲的意见,于是,弟兄几个围到李莲英床前,来和李莲英商量。李成武是老大,当然应该先由他开口,说:
“爹,您老现在是这般情形了,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准备先把以后的事预备停当,到时候也不至于慌手慌脚的……”
“你们能有这种想法,也就不枉我疼你们一场了。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没等李成武说完,躺在床上的李莲英就开了腔。
“不知道您老人家选中了哪片地方,告诉我们,好找工匠,择日子,早日动工?”李成武说。
“恩济庄是皇家赐给我的地方,我早就去看过了,关帝庙后面那块地最好!”李莲英有些自豪地说。
这恩济庄是清朝太监的墓群所在地,地处八里庄以西。雍正七年,清世宗赐给内监做墓地,共四百六十多亩,并命名为恩济庄。乾隆年间,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户部尚书海望在殿中题名“咸灵普护”四字。殿堂富丽堂皇,其后地方宽阔,地势南低北高,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历朝太监都想占这片地方,都因资格不够,没有如愿,就是这块宝地,又被李莲英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