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12节

  考验不通过,那就是取死有道。

  这也是张静清不让张之维直接用雷,把那寄居在熊皮上的灵给灭了的原因。

  如果那几个蓑衣人听了他的话,直接走了,黑熊尸体在的地底掩埋一段时间,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他们贪心,把熊尸挖了出来,那就必定会遭到反噬,那时他留在庙门上的那张符箓,就能起作用了。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甚至不破戒的情况下,把这一群贼人给灭掉。

  当然了,作为天师,张静清早已擒拿住了心猿,明悟自身,就算直接打杀了这群人,也不会留下丝毫心理间隙。

  之所以如此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张之维知道什么叫人心难测,增加他的阅历。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教张之维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

  …………

  而此刻,张之维注意到了张静清的笑容:“师父,所以说他们这是取死有道了,您问心无愧了?”

  “是你问心无愧!”张静清问,“之维,你可知我为什么这么做?”

  “师父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大……”

  张之维本想嬉皮笑脸一句,说师父这么做一定有大病,但看到张静清严肃的表情,他就知道必须正经了,不然会被暴揍一顿的。

  当即开口道:嗯哼……师父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深意!”

  张静清没明白张之维话里的梗,点了点头说道:

  “自然是如此,你一直想擒拿心猿,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心猿?”

  张之维说道:“心猿就是自己躁动不安的心!”

  张静清点头道:“确实如此,心猿就好像是一只孙猴子,凶暴无比,躁动不安,它寄居在我们的身体里,时刻想反噬主人,脱困而出,所以,对心猿而言,我们的身躯,就仿佛是一座丹炉,在不停的把它炼化,最后化为一枚金丹。”

  “金丹?”

  张之维有些不解,怎么越说越玄乎,下一步是不是要说什么元婴,合体之类的。

  张静清一看张之维就知道他想岔了,解释道:

  “这个金丹只是一种借喻,并不是指在体内真正结成了一个大珠子,而是意味圆满,精气内敛成圆,锋芒磨练成圆,为人处世,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处处游刃有余的意境。”

  “这是一种心境,气质的顶点,而身体内结了珠子的,那不叫金丹,那叫有大病!”

  “师父这个比喻,还真是生动形象啊,不过,师父刚才说精气内敛成圆,锋芒磨练成圆我理解。”

  “但为人处世,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处处游刃有余……我没太理解,师父的意思是让我变的圆滑吗?”

  张之维问道,在他的理解里,圆滑这个词,一向和市绘画等号,是个标准的贬义词。

  张静清道:“这个圆意思是做事首尾相连,有理有据,问心无愧,可不是让你圆滑,让你市绘!”

  张静清继续道:“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在炼化心猿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你心里的残暴,凶恶,躁动,各种魔障不安都磨平,都磨圆的过程。”

  “在此期间,你要更注重心的修行,持戒,且不可随意无端妄造杀孽,须知,做的违心事越多,心里间隙越大,心猿就越强,那就越不容易驯服。”

  “这几个贼人没当你面犯错,你却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杀了他们,就是现在你不觉得什么,但其实他就是一种间隙,日后,也会成为你修行路上的绊脚石!”

  “师父,我明白了!”

  听完张静清的解释,张之维若有所思,确实是如此,人是会变得,但过往做的事,不会变,当下的出手的理由,只能管当下。

  就好像鲁迅的文章《风筝》里,鲁迅以自己当时的喜怒,毫无理由的践踏了弟弟的风筝。

  他当时没觉得不对,但很多年后,他开始明悟自身的时候,这件事成了他心中一根刺,让他寝食难安,夜晚时常生出一种“我那时真该死”的情绪。

  一个风筝尚且如此,更别说随意打杀一群人了。

  张静清自然不想自己宝贝徒弟前路坎坷。

  所以在最初,就想为他铺下最平的路。

第15章 第二种破境之道

  官道上,张静清骑着符马,看着淅淅沥沥的雨,继续道:

  “之维啊,你的师弟们,都很喜欢看《西游记》,你为什么不喜欢看?”

  “弟子没有不喜欢看啊!”

  “为师从没看你翻阅过!”

  张之维:“…………”

  师父您还偷窥这些啊!

  张之维不翻的原因,倒不是其他,纯粹是前世《西游记》都快看烂了,各种版本都有,实在是对晦涩难懂,毫无注解的纸质版《西游记》不感兴趣。

  当然,这话不能明说,张之维便说道:“这不是怕耽误了修行吗?”

  “你有空可以去藏书阁看看,我们府上的《西游记》,不同于外面的版本,是真正记载了很多修行之道,其中内容博大精深,很有益处!”张静清说道。

  “那师父放心,弟子回去后,一定认真研读!”

  张之维连忙说道,紧接着,想起《西游记》的大概故事脉络,张之维有种明悟。

  难怪在后来的取经过程中,猴子不像从前了,变得谁也打不过,打妖看背景,能搬救兵就搬救兵,和谁都五五开。

  这不是猴子变弱了,而是他变圆了,他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开始为人处世,处处见圆,处处有圆。

  在没有变“圆”之前,猴子一身棱角,锐不可当,大闹天空,齐天大圣,果山七结义,好不威风。

  但盛极而衰,落难后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往日那些捧他是齐天大圣的人,那些和他义结金兰的兄弟们……没一个来看过他一眼。

  但当他变“圆”之后,诸天神佛都是他的朋友,很多劫难,他甚至不需要出力,靠着一手为人处世,处处见圆,处处有圆的功夫,和和气气的就解决了。

  若换成以前的齐天大圣,这些个仙人坐骑,仙人童子什么的,不杀个遍?

  后世,很多人解读,真假美猴王这一难中,真的孙悟空被打死了,假的猴子替代了孙悟空,所以后面的猴子越来越不像从前!

  但张之维现在却觉得,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假美猴王,两只猴子,都是真的,只不过其中一个是心猿。

  真假美猴王这一难,就代表着猴子降服了心猿,所以在此之后,他再不骂八戒了,再没挨过紧箍咒,再没打死任何一只妖怪。

  不是他真弱了,是他磨平了一身棱角,散去了一身锐气,明白了那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这就是拿捏住心猿吗?

  张之维心里自语。

  对于孙悟空这个家喻户晓的存在,他自然是无比喜欢的。

  但……他喜欢的从来都是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而不是后面那个呼朋唤友的斗战胜佛。

  “师父,心猿这一关,就只有这一种方法吗?”张之维问。

  张静清扭头看向张之维,只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喜欢后面的行者,更喜欢前面的齐天大圣?”张静清道。

  张之维蓦然不语。

  “这没什么,为师年轻的时候,也喜欢齐天大圣!”

  张之维看向张静清。

  张静清继续道:“如果硬要问有没有第二条路,答案是有的,第一种嘛,就是为师给你说的,磨圆心猿,成就浑源金丹。”

  “这第二种嘛,那就是不再压制本心,推倒丹炉,释放心猿的力量,大闹天宫,打破一切,以力革鼎,以暴齐天。”

  闻言,张之维眼前一亮,这第二种,好霸气。

  然后他便听到张静清继续道:“这两种都有弊和利嘛,第一种是水磨工夫,需要用经历去磨炼,去一点一滴的磨圆这心猿,胜在稳定,心境混元一体,没有漏洞。”

  “这第二种嘛,则是全靠本心,如果没有一颗赤子之心,那极容易走火入魔,而且走这条路的人,往往戾气太盛,太有棱角,而容易被人抓住心里的间隙,从而针对,不得善终!”

  张之维一脸好奇:“比如……”

  他想知道,这个不得善终,是个什么不得善终。

  张静清道:“比如古之霸王项羽,武圣关羽,他们便是走的这一条道!”

  “霸王项羽,武圣关羽……”张之维一愣,“他们也炼了咱们天师府的《五雷正法》?”

  张静清没好气的说道:“不学无术,霸王活跃的年代,还没天师府呢,自然也没《五雷正法》,不过这天下大道,起始点各有不同,但终点却是殊途同归的,无论是修炼的什么,到了高深境界,都会有心猿这一关!”

  “原来如此!”张之维若有所思,这样一想,还真是,无论是霸王还是关二爷,都是那种很有棱角,为人处世都不太“圆”的人,而最终,他们也因为不太“圆”而下场凄惨。

  “那师父,现在呢,现在异人界里,有谁走这条路吗?”张之维问。

  “走这条路的,多了,但走通的,却是屈指可数,据为师所知,近些年来,只有太平天王走通了这条路!”张静清说道。

  “太平天王?”张之维反应过来,“是五十年前被清廷和红毛鬼们联手覆灭的那位吗?”

  张静清点头:“没错,他算是异人界顶点的存在,出自太平道,修的是取乱之术,黄巾力士,撒豆成兵,一人可抵千军。”

  “他当时带领着一批异人起义,差点掀翻了整个清廷,但终究是神通不敌算计,最后惨淡收场。”

  张静清看向张之维的眼睛:“之维,你觉得你比之他们,又如何?”

  张之维沉吟,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说比这些人强?那实在是太狂妄了。

首节 上一节 12/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