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361节

  至于承负,《易经》中对此的解释是,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平经》讲的是前承后负,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叫承。前人作恶,后辈遭殃,叫负。

  通俗点讲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的好坏,会报应在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人身上,这也是为何有人动不动就说祖坟冒青烟的缘故。

  也就是说,上次“国师”在内景之中,搞出的那些因果审判的行为,其实就相当于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但这一次出现的明显不一样,酆都城出现,这次主考官是钟馗,他可是标标准准的道教神。

  众人看着前方的古城,随着时间的推移,雄伟的古城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真实。

  “轰隆隆……”

  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响起,鬼城酆的大门开了。

  众人瞪大了双眼,望向城门口的方向,只见里面好似有一个模糊的影子。

  张之维也瞪大了眼睛,看到里面冒出一点幽兰的鬼火,那鬼火迅速扩大,最后形成一个人的模样,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无数身影一一浮现。

  而为首那人,身披蟒袍,腰缠玉带,两道长直帽翅,黑须如同钢针,浓眉如剑,眼如铜铃,这模样与庙里的神像一模一样,正是那钟馗无疑了。

  “授箓大会,仙官法职考核!”

  钟馗站至酆都城门口,声如洪钟,朗声道:

  “酆都城内鬼门开,大小法师及时来,各凭法力显神通,判官坐镇秉公正,有违法旨不容情,诸位想领法职,需德行过关,第一关,赏善罚恶审判!”

  能来这里领法职的人,其实都是靠着保举师依照大小功德保举而来的。

  但这个功德是估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意愿,具体如何,谁也说不清,万一是假的怎么办?

  所以,便有神明核检这一关。

  至于如何核检,考核神明不同,核检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相当于考公环节的政审一样。

  很快,四位鬼神从钟馗身后走出,朝众人这边缓缓而来。

  这四个鬼神全都身穿宽袍大袖,头戴獬豸冠,冠下黑布覆面,将面孔遮盖严实。

  张之维倒是不忌讳,使劲盯了几眼,认出那不是什么蒙面的黑布,而是尸帘,也就是死人停尸时,遮盖遗容用的。

  见张之维一脸好奇的在打量,张御山在旁边给他解释了一下,这原来是赏善罚恶司的判官。

  阴曹地府有四司,赏善司、罚恶司,察查司和阴律司,分属于四大判官,赏善司的判官是魏征,罚恶司的判官是钟馗,察查司的判官是陆之道也就是陆判,阴律司的判官是崔钰,也就是崔判官。

  按神话所讲,赏善罚恶两司是一同进行审判的,他们会用天平称量。

  赏善司的人从被审判者的魂魄里取出善果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

  罚恶司的人从审判者的魂魄里取出罪孽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善的那一头重,那你就会有奖励。

  若恶的那一头重,那你就得遭老罪了。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我们行走江湖,很难说没有错事,这一关会把我们杀过的人,挨个都梳理出来,依次决断一遍。”

  灵宝派的葛温说道:“我们这些老江湖杀人多,难免有自己都不知道的错杀情况,阴神考核就是严格,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不过你们这些小年轻,行走江湖少,没怎么杀过人,走运咯!”

  要争三品法职的几人里,小年轻就只有张之维,葛温这话无疑是对他说的。

  “…………”

  “这样啊……”张之维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葛温这话对他不太适用,他在滨城杀了那么多鬼子。

  要是全部都拎出来梳理一遍的话……

  那场面怕是有点不好收场啊!

第353章 善恶天平,拷问人心

  在张之维思考间,赏善罚恶司的审判已然开始。

  钟馗虽长相凶恶,状若恶鬼,但浑身却散发着正义凛然的气息,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威严,而不是恐怖。

  此刻,他手里拿出了一块青色的令箭。

  令箭上写着李二蛋三个字,这便是第一个要接受赏善罚恶司审判的人。

  对于这个李二蛋,张之维是认识的,因为名字的原因,对他的印象还挺深刻。

  也是龙虎山的师兄弟,不过不是张静清一脉的,是正一观的易潜的徒弟,比他大个一两岁,而他来此,是想领驱邪院的九品法职。

  九品法职是最低法职,就相当于九品芝麻官一样,李二蛋也是第一次参加,见自己是第一个,神色有些忐忑。

  但钟馗可不管这些,把令箭交予到一个罚恶司的判官手上。

  因为是钟馗主持,所以是罚恶司的判官先行称量。

  罚恶司的判官拿着令箭走到李二蛋的面前,对着他掷出令箭,那令箭就好像符箓一样,在飞出的瞬间,就化作铁索捆住了李二蛋。

  而且,这铁锁并不用于简单的捆人,而是直接从人体中穿过去,造不成伤害,却像长在了肉中,另一头却贯入大地,将人牢牢栓在原地。

  这个架势让李二蛋有些慌,下意识就拽了几下铁锁,发现根本拽不动。

  不仅如此,符箓,金光咒等手段,同样也施展不出来,他仿佛失去了一身手段,变成了普通人。

  而这,让他更忐忑了起来,人什么时候最慌张无助?

  无疑是失去了视为依仗的东西的时候,异人们的仪仗就是异术,如今虽是考核,但冷不丁发觉本事不顶用了,直接心乱如麻。

  这一幕,让后面的人皆是面色一沉,这一关很多神明考核时都有,但像阴神一样,直接把他们这些要领法职的仙官道士当犯人的,绝无仅有。

  紧接着,只见罚恶司判官走到李二蛋的近前,一手端着天平,一手径直探入他的胸膛,再收回时,手上多了一团黑色的砝码。

  他将砝码放在天平的一头,并用沙哑的声线说道:

  “杀一人!”

  话音刚落,一个双目泣血,穿兽皮,戴头巾,手持钢刀,一副土匪打扮的虚影出现,站到了那个李二蛋的背后,直勾勾的看着他。

  罚恶司的判官看也不看那鬼影,又把手伸进李二蛋的胸膛里,掏出一枚黑色砝码,放在了天平一端。

  “杀二人!”

  紧接着,又是一个只剩下半截带血残躯,同样土匪打扮的虚影出现,站到了他的背后。

  张之维甚至看到,李二蛋师兄的身体抖了一下,面色变的惨白。

  虽然他没有回头看,但很显然,对于身后的事,他还是有所察觉的。

  “杀三人!”

  判官继续掏,李二蛋身后的鬼影也越来越多,一直掏了七坨黑色筹码,李二蛋身后站了七个鬼影之后,才终于消停下来。

  而这时的天平,因为一端施加了七个砝码的重量,已经处于微微倾斜的状态。

  李二蛋被铁锁捆着,看不到身后的情况,只知道天平在倾斜,他一头冷汗,嘴里不停的呢喃着。

  “我没有杀过好人,我杀的都是恶人,是打家劫舍,抢劫强奸的恶人……”

  见他如此狼狈,张之维提醒道:

  “眼不见心不烦,念经!”

  李二蛋一愣,旋即至闭上眼睛,不去看那天平,也不管那罚恶判官在自己身上掏来掏去,念起了经文。

  张之维的本意是让他念静心咒,但或许有感身后群鬼纠缠,他竟念起了超度的咒语。

  “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声救世人……”

  “你们龙虎山的道士,倒是生性的很啊,这小家伙才多少岁,二十多岁吧,就杀了七个人了,你们是修道呢,还叫剿匪呢?”茅山魏文章一脸错愕道。

  “这些土匪应该是信众上山请愿,正一观派人去干掉的,这是做好事才对!”张御山顿了顿道。

  “土匪丛生,遍地都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清徽派的赵汝浍感叹道。

  “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一码归一码,杀掉这些腌臜之物,就是好事,强盗盘错,为祸一方,找其踪迹,能断其根,可当一功,这小家伙很有前途啊!”

  神霄派的白玉宫说道:“这是谁的徒弟?”

  “是负责正一观的易潜师兄的!”张御山说道。

  “原来是易潜那个老家伙的弟子,难怪啊!”白玉宫恍然大悟道。

  龙虎山有三处重地,一是天师府,二是大上清宫,三是正一观,其中,前山门的正一观,负责天师府的一切对外之事,可谓是重中之重,易潜能掌管正一观,可见他在天师府地位之高。

  在以前,张之维也曾问过师父,为何易潜师叔没有被赐予冒姓,师父告诉他,过刚易折,易潜此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是绝对的法不容情,他的杀心太重,上代天师根本没考虑过他作为天师候选人,自然没给他冒姓,不过他的功劳很大,所以依旧被传授了阳五雷。

  在张之维看来,易潜师叔的性格和茅山大师兄石坚有些类似,但人品更正,他的徒弟的多杀几个土匪,那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与此同时,罚恶司盘官在抓出七团黑色砝码后,依旧不停,继续再掏,他又从李二蛋的胸口抓出了一枚黑色砝码,放于天平一端,朗声道:

  “违反规定,擅吃四荤!!”

  正一教可以饮酒吃肉,但不能吃牛肉、乌鱼、鸿雁、狗肉,这叫四荤,吃了就是犯诫。

  至于原因嘛,无他,只是祖天师的喜好而已,他认为狗很忠诚,鸿雁很贞洁,乌鱼很孝顺,牛很善良,这四种动物具备一些高尚的精神,所以不应该被吃。

  “…………”

  见到这一幕,张之维目光闪烁了一下,这些东西,他是吃过,倒不是存心去弄来吃,而是去山下小酒馆吃饭时吃过几顿。

  这年头的小饭店,可不像后世那样,还能点菜,那都是店家上啥他吃啥,店家有狗肉,那就吃狗肉,店家有牛肉,那就吃牛肉……

首节 上一节 361/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