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第136节
沈翊颔首应是。
广远禅师在先,沈翊跟在后面。
以广渡禅师为首的,达摩院,罗汉院,戒律院,药王院等各院首座,随后而至。
沈翊跟着广远禅师,低眉而行。
但这条路他并不陌生,当初入寺受戒之时,他便来过此处。
戒律院。
天心寺受戒执律之所。
或许是戒律院的无形威慑,亦或是凶名赫赫,沈翊感到刚刚还轻松愉快的氛围,随着一步一步接近戒律院,正在被慢慢消磨殆尽。
变得严肃而紧张。
但是沈翊并不惊讶,也不紧张。
这一天迟早会来。
“进去吧。”
广远禅师淡然说道,率先迈步入内,沈翊步入院内,站在正堂中间,静立。
各院首座分立方丈两侧。
每一位都至少是外罡之上的高手。
虽然不是故意,但是源自高手的无形威压凝炼成一片,仿佛乌云盖顶一般重压下来。
还是让沈翊感到一种有若实质的凝重。
广远禅师没有发话。
而是站在他身侧的戒律院首座开口发话:
“忘尘!”
“你可知错!”
这一声如惊雷乍起,在沈翊耳畔轰响,不仅让他头脑发昏,更是震得他佛心跳动。
这可比小活佛的佛国幻境更加直接了当,具有震撼人心的恐怖效果。
沈翊沉默。
众首座皆是神情肃然,盯着他。
他刚刚与小活佛对阵,为了赢下这一阵,不得不动用刀势,并以杀意催动。
虽然这动静只是一闪即逝。
但寻常的天心僧众觉察不到,但是各位修为高深的首座怎可能觉察不到。
凌厉的刀势。
纯粹的杀意。
这可不是简单一句带艺投师,就能够解释过去的。
沈翊平静道:
“弟子知错。”
不知是不是沈翊的错觉,他貌似听到身似铁塔般的广渡禅师长吁一口气。
是呼吸声大了些?
还是松了一口气?
不及细想。
广远禅师接话,温和道:
“何错之有?”
沈翊答:
“弟子,不诚。”
戒律院首座继续问:
“何以不诚?”
沈翊环顾各位首座的面庞。
没有感受到丝毫情绪波澜,仿佛沈翊刚刚在说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他深吸一口气,伏地跪下:
“弟子,俗名沈翊。”
“通缉在榜。”
“身受重伤流落天心,特闻天心佛法浩荡,慈悲为怀,望能学得高妙绝学,医治周身经脉之创。”
“恐天心将弟子拒之门外,故隐姓埋名。”
听到沈翊的自述。
众首座这才眼眸凝动,气息如波。
推测是一回事。
如今事实既定,则又是一回事。
沈翊带艺投师,且修行不弱。
本就受众位寺中高人关注,他们平时虽然不发一言,却是关心着寺内的风吹草动。
时值沈翊展露佛法天赋。
不仅在极短时间跨入佛法门槛,其佛法修为更是犹如春雨来潮,不断高涨。
短短半年时间而已。
便已是佛心既成,登堂入室。
能有如此表现。
本身已经说明了沈翊的心性纯粹善良,且颇具慧根,与佛有缘。
更何况。
广远禅师特地应允沈翊的请求,前往藏经阁抄录经书,一方面是怜其佛学天赋。
另一方面,也有考校之意。
看他是否会生起歹念。
而且,藏经阁有那位日夜守护,出不了岔子,而且还能进一步观察沈翊的品性。
如此,这半年下来。
广远禅师等人对沈翊皆是无比认可。
无论他的目的为何,至少他现在是一个真正的向佛之人,也是天心寺的弟子。
最后唯一值得疑虑和确认的……
就是他的身份。
第99章 自省
沈翊的身份,好猜也不好猜。
若是从有名的江湖侠客入手,年纪轻轻,修为精深,又身受重伤的。
那真没几个。
其中,麒麟榜上的沈翊。
更是被重点怀疑对象。
但是江湖之大,江湖无名的隐世高手何其之多,岂是一张麒麟榜就能尽数囊括。
若沈翊是从哪个山旮旯里钻出来的隐世高手,那广远禅师他们怎么猜,也是猜不到的。
他们一众长老首座,本想找个合适的时间,再考验一下沈翊,看他究竟能否坦白。
恰逢晋王上山。
沈翊主动请缨。
当时广渡禅师的暗示已然明了,若是沈翊能抓住此机会大胜而归,便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考验沈翊的时机。
这是关于诚的考验。
好在,这一关。
沈翊也过了。
他此刻内心长吁一口气,在这些老妖怪面前,真不能玩虚的,真诚才是必杀技。
广远禅师温声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