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天不应

天不应 第182节

“若不然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再者,如果让我真的找到些什么,那么多人看着,我想帮你也很难做……”

薛敬之已为即将到来的四国会武场地与各方面交接一事忙得焦头烂额,尤其是风城那头的大事,上头给各个级的官员皆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消息的扩散要撑到四国会武开展之后,诸多王族官员共同涉及其中,但即便如此,江湖上还是慢慢传开了风声。

尤其是赵国那头,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攻下风城之后,赵王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整顿国力,准备迎接关于即将到来的报复与大战,然而却不曾想过了这么长时间,齐国居然毫无反应,甚至对风城的事情不闻不问,赵王只觉得这里头的事不对,经历了冷静期后,他越来越觉得背后发凉。

直到不久之前,齐国按照以往的惯例,给赵国送来了一封关于四国会武的请帖,赵王捉磨不定齐国这是要打什么主意,便与「烟霞洞」中的天师商议,最终经过激烈商讨,他终于还是顶不住压力,决定交代身后诸般事宜,前往赴会。

面对薛敬之的唠叨,朱白玉只是一味地饮茶,一言不发。

二人就这样又沉寂了一阵子,直至搜寻宅院的一名持刀下人来到薛敬之的身边,附耳言道:

“大人,全都仔细搜查过了,没找到您要的东西。”

薛敬之双手摁在自己膝盖上,惺忪的眸子微微抬起来,那双平日里一向谦卑的眼睛,却在此刻变得格外锋利,他凝视着朱白玉,对方却只是悠哉游哉地喝茶,神情悠闲。

“走吧,没搜到就回去了。”

片刻后,薛敬之抖了抖衣袖,也不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起身带着人撤出了朱白玉的院子,后者起身相送,薛敬之却阻止了他:

“哎,不必送了,几步路的事……我公事公办,你回头若是想通了,随时来找我。”

他走后,朱白玉徐徐关上院门,回身时却见月光下站着一名身着黑色布衣,披头散发的年轻人。

他蓬乱的发丝未经任何打理,晃于夜风中,遮住半边面容。

“少侠好高明的身法。”

朱白玉不吝赞叹,双手负于身后,却是已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他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很难遇见一个有能力无声无息出现于他视野之中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得身法冠绝天下,还必须极为擅长收敛自己的气息与神意。

能做到完全敛神之人,在修为上已然入微,必是通幽上品乃至圆满。

“你是朱白玉?”

来人开口。

朱白玉微微点头:

“正是,不知少侠名讳,深夜拜访朱某所为何事?”

徐一知来到了方才薛敬之坐过的地方坐下,熟练地为自己倒上了一杯茶:

“我不能告诉你我的名字,此来是为了你的一位故人。”

“他叫闻潮生,在书院里犯了大错,已被关入碧水笼中,生死只在两三日内,负责问罪的人叫做崔闻,在书院内是明玉堂的长老。”

朱白玉一听这话,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他在书院到底犯了什么事,这么严重?”

徐一知将王鹿当初讲述的那些重复给了朱白玉听,后者听完之后,摇头叹道:

“听上去真不像他能干出来的事。”

徐一知道:

“他在进入书院之前便杀了三名书院先生,这就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朱白玉一惊,他走后,对于苦海县后面发生的事没有那般了解,但知晓对方会错了他的意,便解释道:

“大部分时间里,潮生兄弟都是一名做事极为谨慎之人,若是没有特殊的缘由,他不可能会在书院这样的地方这般冲动。”

徐一知抿了抿嘴。

“这本来只该是一件小事,不过书院里确实出现了一些意外,具体的情况我不便解释,总之,闻潮生与我讲,如今能救他的只有你了。”

“所以我才来出来找你。”

朱白玉抬手扬袖,刮眉而过:

“……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

徐一知深深看了朱白玉一眼,起身便乘夜风而去,后者在心头略做计较后,便动身前往了王宫。

靠着齐王给予的绝密身份密令,他在蟠龙宫中见到了齐王,对方一袭白衣,长尾拖拽于地,站在烛火空明的长殿之中,面向一面人身大小的铜镜。

“齐王……”

朱白玉对着白衣男子躬身,齐王回头时,殿内的烛火也跟着一同闪乎了一下,他见到朱白玉似乎有些高兴,醉醺醺地拉着朱白玉去煮了一个小火锅。

翻滚的红色油点儿溅在了他的白色衣衫上,齐王却对此毫不在意,口鼻之间皆是酒气,朱白玉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自齐王住进盘龙宫的那日起,他酒池肉林般的奢靡生活便传遍了全天下。

他总是喝酒,而且一喝必然要喝到七分醉才会罢休。

“今日这么晚来宫里找我,怎么,宁国公的事情有着落了?”

望着拿竹筷不断在锅中搅动的齐王,朱白玉仰头闷了一口酒,说道:

“他像一个山林间拥有野兽本能的猎人,要找什么东西,鼻子总能闻见味道。”

“我在想,如果早发现他几年,齐国如今的境况会不会不一样。”

齐王有些讶异地抬起头,打了一个酒嗝:

“你对他评价这么高?”

朱白玉:

“我老朱活到现在,本事倒也没多少,但这双眼睛很敏锐。”

“此人有大才……我唯一担心的是,他的身份与来历不明,未来会不会对国家造成影响。”

齐王随便从锅中捞了些东西,胡乱往碗里塞:

“我看不见未来。”

“……你这边情况如何,如果危险的话,我可以随时把另外一位教头调回来。”

白龙卫原本有三名教头,皆是当世高手,狄氏死于六年前的一桩大案,便只剩下朱白玉与另外一名教头「楚柏雪」,后者虽是女儿身,武功却在朱白玉之上,仅次于当年的狄氏。

朱白玉沉默短暂的片刻:

“四国会武即将举行,风城一事过后,齐国的国力受损,怕有人趁此会武之时整出什么幺蛾子,还是暂时让柏雪待在外面吧。”

“闻潮生自己在书院中似乎也认识到了一些不得了的朋友,必要的时候,或许也会帮他。”

话到了这里,朱白玉便将徐一知讲述的事情转述给了齐王,后者听完后眉头深锁,在脑子里仔细搜索了一番「崔闻」这个名字,忽然一拍大腿,笑着说道:

“……记起来了!”

“崔家,秦侯的人,族中不少人为官,管了凉州三城的财流与百姓户田,这几年手一直想要往王城里头伸,去年的时候找了秦侯说情,欲调人到王城六部,但被玉龙府驳回了。”

朱白玉心头蔓延过了一阵惊讶,他抬头盯着齐王,失笑道:

“王上记得这么清楚?”

齐王冷笑一声,大碗喝酒。

“我记得的事可多哩……这些年工、礼、兵、吏,几十位王族、侯爵,贪了国家多少银钱,造孽了多少冤案,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大约有个数。”

他端着明晃晃的酒碗,盯着里面的月亮说道:

“以前我总想再等等,等我再强些,再厉害些……但现在我发现,再这么等下去,兴许我就老了,兴许齐国就没了。”

“既然如此,那便不等了,从崔家开始吧。”

“正巧大家都是惹是生非的年纪,老像个缩头乌龟藏着也没意思。”

他饮下碗中星月,砸了碗,对着朱白玉道:

“一会儿你带着我的手谕,帮我给玉龙府传道密令,今夜就去,让他们明日召崔氏家中所有为官者来蟠龙宫见我……我来挨个挨个与他们清账。”

PS:明天更新的章节补今日欠的1000(明天更5000字)晚安!

第234章 殿中黑暗,烛光之问

从户部的主管薛敬之深夜带着大批人马前来拜访时,朱白玉便知道,闻潮生从宁国公府里拿走的那块魔方非常重要。

里面藏着重要的秘密,薛敬之当初是平山王提拔上来的官员,这些年暗中帮平山王在官场人员分布上动了不少手脚,如今他来寻东西,几乎也是侧面印证了传闻不假,平山王真的跟宁国公一事有关。

朱白玉如今是听到「平山王」这三个字便觉得头疼不已。

风城一事过后,这人俨然成为了国家最大的蛀虫,偏偏他身上的干涉实在太多,辐射向了齐国各个机关,真若是要铲除平山王与他麾下的势力,几乎等同于让齐国大换血,届时轻则引动朝纲内部动乱,重则会让其余三国趁虚而入。

虽然四国之间明面上签订了条约,有着微妙平衡,但在边关行军这么多年的朱白玉当然知晓,永安历的平衡正在逐渐崩塌。

自古以来,所谓的战争,几乎都是大多数人来为少数人的野心埋单。

如今也是这样。

最初一同平息战争的那些大修行者想要创立一个没有战争的大同世界,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是不会停歇的,有了压迫与剥削,平衡开始倾斜,慢慢就会有反抗,两股相反的力量交错,最终便会引发纷争甚至是战争。

当然,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朱白玉也是其中之一,可明白道理不代表他能从中跳出。

他跳不出来。

他早就已经是这棋盘上的一枚落子。

因为与齐王交涉颇深,所以朱白玉对于齐国的情况了解要比许多官场上的人还清楚明白,所以在遇见闻潮生这样的人时,他动了惜才之心。

齐王、齐国都很需要这样的人。

到了第二日傍晚,盘坐于碧水笼中修行「鲸潜」的闻潮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他收功却未曾睁眼,不徐不急地将那根毛笔藏于袖间。

直至那脚步声停滞于他的面前,闻潮生才睁开了自己的眸子,入目正是满面严肃的崔闻,身为书院明玉堂的长老,崔闻身上有一股浓郁的上位者气息,他一袭灰色长袍,穿着极素,给人一种铁面无私的严明感,但偏偏看闻潮生的那双眼睛里有着遮掩不住的私人恩怨。

首节 上一节 182/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