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应 第287节
“那实在有些可惜,你不知道那是多么惊艳的一剑,悟出这一剑后,我走哪儿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他仔细回味自己的帅气,不时发出啧啧的自恋声。
闻潮生有些无语地看着任沐风,在他的认识里,剑客大都比较高冷。
纵然不甚高冷,也应该比较正经。
但无论是高冷与正经,好像跟任沐风都搭不上边儿。
他全身上下,唯一能跟「剑客」这两个字匹配的,大约只有他帅气的容颜。
任沐风的确很英俊,闻潮生见到他的第一眼时,便被此人的颜值而惊艳。
剑眉星目,鼻梁挺拔如峰,薄唇浸着三分柳叶的锋利与七分放荡不羁,浓密的长发扎成了发结,垂下的几缕挂于饱满额间,毫不夸张地讲,这张脸足以让见到它的绝大部分女子心动。
奈何这张脸的下面……
上菜之后,二人大快朵颐,走时,闻潮生让任沐风付了钱,后者如今手里宽裕,倒是也没有抠抠搜搜,爽快地结了账,而后便与闻潮生一同去了书院。
他们仍然走的小门。
书院的大门寻常时候根本不予开放,因为书院的学生进入书院之后,能出入的频率极小,所以一般走的都是小门。
果不其然,他们进入偌大的「黄金台」上时,见到了盛会之上,齐王正居主座,高举白鹿青铜樽,向着众人敬酒。
寻常时候无比空旷浩渺的黄金台,今日却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满,中间隔开了一大片会武专门使用的区域,雕刻着玄妙纹路的青石地上散发着肉眼难见的光芒,此地有道蕴而成的阵法所镇,变得极为坚固,专门用于会武。
远处,众人似乎已经商议出来了会武比试的内容,以文书之,行草于长幅之上,挂于巨型石狮口中,飒飒而下。
“七个项目……这得比上两三日啊。”
闻潮生摸着自己的下巴,遥望远方长幅,目光幽幽。
第370章 书山(一)
“我的天,真要命啊,这黄金台上得是围了足足数千人吧……”
二人来得晚,欲进观摩的人群,却是看见乌泱泱的一大片,任沐风咋舌,闻潮生却道:
“其实也不算多,除去书院的长老学生、服侍众王族的下人们,真正的参会人员就那么些。”
任沐风无奈道:
“我在剑阁待得惯了,实在是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书院有没有什么清静点的去处?”
闻潮生回道:
“有,思过崖。”
“你可以去里头面壁思过,会武结束后我来叫你。”
任沐风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做声了。
不远处,齐王举起酒樽与在场诸位共饮后,徐徐开口,年轻且沉稳的声音在黄金台上不断回荡:
“……自元帝时代结束之后,永安历至如今已历经了五百余年的和平,这五百多年里,诸国百姓安居乐业,国与国之间修建商道数十,使得茶、丝、瓷、锦等珍贵工艺或民间智慧能够贯通南北,横连东西,如此弥补四国地域民俗之差,铸就了四国今日之盛况,而永安历的和平与当今盛世,皆离不开当年诸位大贤的自我牺牲,今日四国会武的存在,既是为了给四国之间的年轻一辈修行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印证自身修行的机会,也是为了表达对于当年大贤们的敬意,平日里若是有什么小的矛盾,我等便不需要大动干戈,可以借着四国会武的机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如此也不会破坏当年四国王祖共同签订的盟约。”
他言罢,目光隐晦地看向了不远处独自沉默饮酒的赵王一眼。
打量赵王的自然不止他一人,诸如江月侯等一些人,看向赵王的眼神完全不加掩饰,面对一国之君,他们的目光中没有丝毫的崇敬,有的只是调侃、冷漠、怜悯。
齐王继续道:
“五百余年来,我大齐历代君王更迭,日暖月寒,参天殿内的圣贤也从最初的一位增至如今的十八位,精兵十余万变成如今的百万之众,国力已然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可我大齐始终将先圣的教诲铭记于心,不欺凌弱小,不主动挑起战争,参天殿内圣贤宅心仁厚,也曾为每任君王留下箴言,教诲我们不可以霸道驾驭武力,以武力去满足野心,挑拨战争,行蛮夷无理之事……但,仁厚不代表怯懦,礼貌不代表软弱,如果有谁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来谋对齐国不利之事,我大齐决不答应,而且必定奉陪到底!”
他话音落下,仰头饮下一杯烈酒,燕王此刻也随之举杯附和道:
“没错!”
“当年四国签订盟约,便是为了杜绝大型战事的发生,如今天下一片祥和,谁若是想要挑拨战争,我燕国绝不答应!”
他生于北寒之地,样貌本就粗犷,嗓门儿也大,此话一出,震得黄金台上众人耳畔嗡嗡作响。
其实四国的君王或是核心的王族成员心里都明白,燕国与齐国的关系并不好,这些年摩擦不断,早先数笔账皆是不了了之,此时燕王一反常态,居然如此明确地站在了齐王这头,着实让不少不明情况的人一脸惊愕。
陈王同时表态,也跟着饮了一杯。
而赵王的境况则要难堪许多,他如何不知齐王这两次发言都是在暗中点他?偏偏自己现在被架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他沉默着举杯,一言不发,兀自饮下。
饮下酒后,赵王看向了平山王,沉闷的眼神变得极为锐利,后者与他一般沉默,沉默中又带着平静,自顾自地吃喝。
其实齐王讲到了这里,黄金台上的气氛已经变得有几分紧张,最近王城之中的传言沸沸扬扬,说赵国倾巢而动,屠灭了齐国的整座风城,无论他们知晓或是不知晓此事,相信或是不相信此事,风声皆已经传入了他们的耳中,不少人此刻也察觉到了赵王的状况有些不大对劲,心中也不禁变得更为猜忌起来。
身为国家的王族,他们自然知道这件事情一旦成为真的,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
那很可能是赵国不可承受之重。
好在齐王没有提起这件事情,话锋忽然一转,对着众人道:
“今日四国会武,盛况古今罕见,感谢诸位愿意给我齐国三分薄面,来此相聚,我在这里,先谢过诸位!”
他说完,对着三国之君连饮三杯,而后徐徐道:
“会武的内容,诸位先前已经投票选择了,今日宴饮,各位可以敞开了吃喝,酒足饭饱之后,黄金台会安排相应的人士带诸位前往观武台,今日以「书山」为题,会将诸位先前投票决出的其中三个点子融入其中,且待我等稍做准备,届时待诸位抵达观武台后,便与诸位揭晓具体内容。”
齐王言罢,黄金台上即刻歌舞升平,一片祥瑞之景,齐、陈、燕三国王族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反观赵国那头,冷冷清清,似乎三国之人有意无意地将其孤立,诸多王族侯爵的脸上神情皆很阴沉,唯独春鸢君乐呵呵地吃酒赏舞,怀里还搂着两个美人,你推我搡,情意绵绵。
闻潮生目光落在了远处,忽然从人群缝隙中见到了什么,他对着任沐风道:
“我还有事,失陪。”
言罢,他便直接拨开面前的书院学生,消失在了密集的人浪中……
PS:今天一更。
第二卷要收尾了,我不是怠惰,确实极其头疼,因为第二卷的结尾关系到第三卷的开头,有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大剧情要写,今天坐了一天了,晚上我再好好琢磨下细纲,争取好好给第二卷收尾。
晚安。
第371章 书山(二)
在人群的那头,闻潮生见到了两个熟悉的人,一个是高敏,还有一个是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王鹿。
他早应离开了书院才对。
对视的时候,闻潮生在王鹿的眼睛里瞧见了惊喜,瞧见了往日里根本没有的放松与随和。他像是终于卸下了身上沉重的锁链,回归了那个真实的自己,也不再穿着书院学生的院服。
“王鹿师兄,你不是退学了么?”
闻潮生笑问道。
王鹿解释道:
“是退学了,但院长照顾我,特意为我留了一个参会的资格,所以这次会武我是以特别邀请的身份进来的……潮生师弟,你不晓得,自从离开书院之后,我这整个人啊,简直像是虎入山林,龙游沧海,爽得嘞!”
他说的眉飞色舞,到了后面似乎是怕被人听见,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但小表情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闻潮生笑了笑。
每个人都适合自己的路,离开书院时的王鹿有多么落魄,现在就有多么清爽。
他说着,便又看向闻潮生。
“潮生师弟要去参与今日下午书院的第一重试炼么?”
闻潮生:
“书山?”
王鹿点点头:
“对,正好「书山之试」只允许三境及三境以下的修行者进入。”
一旁的高敏用好奇的眼神打量了一下闻潮生,说道:
“王鹿师兄,你不是讲闻师弟已经四境了么?”
王鹿道:
“但是潮生师弟表面看上去只有三境啊。”
闻潮生看了一眼不远处巨型石狮下衔着的条幅,目光一直往下,落在了最底部,笑道:
“我就不去书山了。”
“不过高敏师姐应该会想去。”
高敏咬着自己的下唇,颇有些紧张地看着不远处报名参与试炼的地方,那里已经有不少他国的修行者去了,反而是书院的学生,一个没有。
这种情况倒也在闻潮生的预料之中。
书院养的这帮子窝里横的货,尤其是四境之下的那些人,绝大部分人的心思都在拉帮结派上,对于修行上心的人根本没那么多,一旦真正遇到事,谁敢站出来承担重任?
再加上,那头报名者,书院愣是一个人也没有,人多少沾些从众心理,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个「出头鸟」。
若是试炼中表现优异也便罢了,倘若真是上去丢人现眼,可没人会赞扬他的勇气,他只会被书院的人一直嘲笑,最终钉在耻辱柱上。
闻潮生的眼睛很犀利,高敏的确想要去参与「书山之试」,但她怕。
“我……”
高敏捏紧的手指在颤抖,她原地轻轻跺了两下脚,没有拿定主意,又四下里张望了一下,隐约瞥见了人群中某些书院的同门跟她一样蠢蠢欲动,但大家都没有率先前去参与报名。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