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应 第293节
与其说沧海之上的考验是「南辕北辙」,倒不如说,那片海的空间逻辑是「球形」的。
他以前听吕知命讲过,剑阁中有些天人与天人之上的老怪物,会隐于世外,观察寰宇星辰,从那里寻找突破的契机,他丝毫不怀疑参天殿的那群圣贤是五境之上的恐怖存在,这也意味着,他们同样时常观星。
或许……这则试炼便是他们做给某些他国的大修士看的?
他们发现了这个世界其实是个球?
闻潮生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讶异地说道:
“所以,这个世界……也是个球么?”
任沐风笑道:
“这又是哪门子的脏话?”
闻潮生一回神,旋即才意识到自己失了言,只笑道:
“家乡话。”
…
PS:明儿结束这个试炼。
这两天状态太差了,我赶快调整一下,操,不太对劲。
第381章 登阶(上)
对于闻潮生来讲,知道世界是个球已经不足为奇,但对于这个世界的人们来说,那很可能会是颠覆过去所有假说、猜测、固有认知的发现。
当然,关于这一点,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人不会去思考,对于他们而言,脚下的土地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根本没有意义。
他们更在乎的是权力,武力、财力。
只有那些在这三者之间已经走到头,对于人间事没有那般沉溺,又或者同样有能力观测天外的人,才会开始之逐渐思考世界的本质,自己存在的意义。
至于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哪里有精力与认知能力去思考这些?
即便将沧海试炼摊开给了这些观武台上的王公权贵们看,他们也只会觉得这是南辕北辙,不会向着更深处思考;那些年轻修行者的修行还完全囿于自身,哪里会明白这个道理,被困于沧海之上数个时辰,始终不得解脱。
所以,闻潮生想到参天殿内的那些圣贤花费精力制作了沧海,并不是给他们或这些酒池肉林的权贵们看的,这一次来到齐国的,也绝对不止是他们,还有他国的一些大修行者,他们大概正在某个众人无法察觉的地方观看着这里的一切,而参天殿的那些圣贤们也似乎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向其他国家的大修行者「示威」。
闻潮生拿着酒杯,整个人皆陷入了冗长的沉默中,脑海里全是平山王之前讲述的八个字。
——会武之后,天下大乱。
山岗之风劲吹而来,深山之中,那座整座齐国最为肃静严穆之地在星辰的掩映下散发着令人惊心动魄的气息,在高楼的深处,不见木石瓦砾,而以萤辉筑路,以星辰点装,日月如镜,悬于十八青衫之人的头顶,不断轮回,他们盘坐于中间,受日晖月莹而照,面色淡而静。
殿中心,有玄奇力量缠绕延绵、闪烁着诸多的画面,是谁心念动过几分,便能见心念所至之处,哪怕千里之外的场景,也终会落入十八人的眼前。
若是某名世间的凡人来此,定会为此震撼不已,居于一室而观天下,这定是神仙方能有的手段!
“时候差不多了,诸位可做好了准备?”
一名白发长髯的老圣贤开口,他似乎在参天殿内有着不一样的身份。
殿内沉默许久,坐于最北方一名中年人缓缓道:
“先借西陈与北燕之手,灭赵国轩辕氏,接着按照后续计划清理剑阁,最后肃清佛国。”
“如是天下唯我儒道长盛,百般下品。”
“但轩辕老人未死,东伐赵国时,必有一场惊世大战。”
长髯老圣贤冷笑道:
“朽木而已,半步自在让他占了天下第一的名头已然一百八十余年,一指断江的小把戏,也就吓吓无知凡人,他老成那样,没什么力气了。”
“杀了他,让世上的这群无知蝼蚁好好看看,究竟什么才叫天下第一。”
盘坐于东边,身材较为佝偻的老者道:
“蟠龙宫的那颗棋子怎么处理?”
“平山王这个混账东西,擅自篡改计划,将这颗死子保了下来……”
长髯老圣道:
“无妨,一只傀儡而已,让他再活一段时间,无伤大雅,待解决了四国的问题,随时都有办法让他合理地从这个世上消失。”
这些人里,也并非完全念头一致:
“古之圣贤们留下的永安历已然延续五百余年,而今平衡被打破,未来光景或会不受控制。”
面对他的观点,在场的许多人皆是嗤之以鼻:
“没有什么不受控制的。”
“时过境迁,这五百年来四国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足以说明了,古之圣贤的想法是错误的,世上哪有什么永安?”
“唯一的永安,就是我等执掌天下,消弭百家,唯我儒道,如是天下诸般一统,方能永安。”
“否则人心参差不齐,百家争鸣,天下野心者无数,何来永安?”
…
书山之上。
参与试炼的十六人已经来到了山脚,自初时登山时的白玉阶分开之后,这是他们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重新聚在了一起。
而在他们眼前的,只剩下了最后的一条路。
上山的路。
没有白玉阶,没有云海,没有小舟。
就是一道最为普通的石阶。
山顶就在众人的头上。
站在山脚的所有人面面相觑,从彼此的眼神之中见到了侵略与防备。
很显然,假如这最后一截路没有任何设计,那就意味着是要他们在这里决出最强者了。
高敏扫视了周围一圈,已经攥紧了拳头,心脏开始跳动加速。
她的修为在剩下的这些人里绝对算不上强,书院除了她之外,就只剩下另外一名修为比她略高一些的师兄,一旦要以武力角逐出胜负的话,他们境况会十分被动。
第382章 是你没资格
在这石阶之下,同一个国家而来参与者下意识地聚在了一起,对着彼此虎视眈眈。
气氛正在逐渐地绷紧,高敏看了一眼头顶的长阶,忽然开口道:
“头上还有不短的路,而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各位若是将时间与精力浪费在这里,恐怕会影响登顶。”
风拂而过,燕国而来的一名年轻人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神盯着她,嘴里的话让着吹过众人之间的夜风骤然变冷:
“但或许……我们也不需要登顶。”
“在此地决出胜负,岂不是更好?”
“齐国圣贤给予的考题难以参悟,上去的路我们决定不了……但在这里,可以。”
他盯着距离自己最近的高敏二人,丹海之力已然凝结,随时准备出手。
如今四国试炼者皆在此刻汇聚,燕国修士最多,独占七人,修为亦然不低,他们只需要在这里将其它国家的参与者全部干掉,自然而然就成了此次试炼的第一。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其他人自然也明白。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高敏仍旧做着最后的努力:
“可如果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登阶了呢?”
“你就这么肯定,在我们之前没有人先一步到这里么?”
那名燕国的试炼者,窥见了高敏眼中的惊慌,嘴角微微扬起。
“你怕了?”
望着七名脸上杀意磅礴的剑客,高敏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对着陈国与赵国的参与者说了四个言简意赅的字:
“唇亡齿寒。”
理解这四个字不需要多少学识,燕北剑阁而来的人恰好七个,而且修为不弱,十分善战,若是放任书院的二人不管,待高敏二人一死,剩下的七人就得各自直面一名燕国的剑客了。
书院不少三境上品乃至圆满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这一次的会武,生怕自己堕了书院往届的威风。
剩下的一名三境圆满的师姐,淘汰于云端白玉阶处,如今生死不知,如是才有了高敏二人如此落魄的场面。
观武台上的众人虽不知高敏二人具体的境界,但此刻也能凭借着人数看出二人境况危急,燕国那些参与赌局的王族觥筹而错,用不怀好意的眼神扫过了齐国那些面色难看的权贵,心里盘算着自己能赢多少。
这场局势已经很明显,燕国出了名的尚武,只要挪出六人将其他国家剩下的人拖住,不让他们登阶,而自己这边的那人无论能往上登多远,最终都能拿下第一。
陈国与赵国能参与这场试炼的修士,自然不蠢,看的明白眼前这局势,他们渐渐朝着齐国的二人靠拢,众人心照不宣,已然结成联盟。
面对多出于己的二人,剑阁的几人非但没有觉得困扰,甚至还隐隐兴奋了起来,对于他们而言,战斗要远远比揣摩那些所谓的圣贤的心思要来得容易得多。
这才是属于他们的试炼。
“刘云师弟,你修为最弱,且往上去,能走多远走多远,这里交给师兄们即可。”
一名剑客发话,已经下了决心要在这里决出胜负,他拔出了后背背着的剑,让自己同门之中修为最弱的师弟前往攀山,而自己一行人则留下来断后。
流云眼底掠过了一丝不悦,这种行为在他们燕国人的眼里与临阵脱逃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