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132节

  “可!”

  于是乎第二天一早,赶来做工的工匠们便看到宅子里多出一位老和尚。

  一身百衲衣洗得发白,瘦的吓人,和平日见过的白胖和尚不一样。

  打招呼的时候脸皮贴在脸上,跟着骨相挪动,怪瘆人的。

  梁渠到灶房喊道:“张大娘,以后做饭记得多做一份斋饭!给西厢房的大师送过去,多做点,分量要比我的都多。”

  臻象武者,吃的定然比梁渠一个小武者要多得多。

  做饭的张大娘应一声,见左右没人,又把梁渠拉进来,在灶房里低声说话。

  “东家,按理我不该多嘴,可您是顶好的人家,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您犯忌讳啊。”

  梁渠不解其意:“怎么说?”

  “这和尚啊,他阳气旺,梁家就你一个男丁,压不住的,容易出事!”

  梁渠失笑,以为什么事呢。

  说来也奇怪,江淮等地佛事兴旺、寺庙众多,很多人都信点这东西,但要是让寺庙建到附近,那又是决计不肯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所谓的“阳气”,他们相信附近有和尚庙,会导致家里不容易生男孩,又或者男丁容易出事。

  不过梁渠不信这个。

  就算是真的,他有泽鼎在身,这玩意还能冲到泽鼎?

  也不看看鼎上面刻的都是谁,释迦摩尼来都不好使。

  吃过早饭,梁渠在静室中炼过一次血,随即跑到马厩牵出赤山。

  今天是新县令兜青龙的日子,下午他得去书院接受新县令的考核,总不能不到场。

  顺带着长长见识,他是头一回见新县令上任。

  梁渠将赤山放在武馆马厩内,徒步到新衙门前。

  这里早就围满看热闹的百姓,县衙新粉刷的墙面上还飘着一股独特的石灰味。

  梁渠混迹在人群中,不知道新县令会从哪来,跟着大家一起看热闹。

  辰时三刻一到,人群中出现哗然声。

  “来了来了,县老爷来了!”

  “哪啊?”

  “东边!”

  “哎呀,往那边看!那马车,看到没!”

  梁渠闻声望去,只见一辆马车快速从街道上驶来,非是他头一天见到的那辆,只是寻常大小,拉着小轿子,不消多时停在衙门口。

  帷裳卷起,身着常服的中年男子撩起下摆,走下马车。

  真是一副好面相!

  青绿色镶金边的云锦袍子,发丝根根油润,连下巴上的胡须都柔顺晃动,实打实的美髯公。

  迈出来的步子更是标准的四方步,大方有气度,与乡野农夫迥异。

  光是几步路,围观的县民便心生好感。

  “县令!那就是新县令。”

  “好俊的面貌!”

  “那头发,怎么那么黑?抹了油似的。”

  再一想到去帮忙修路就给饭吃,哪怕丈量田地的事多有马虎,百姓也是在心里打上好官标签。

  仪仗和皂隶恭候多时。

  简中义毕恭毕敬的从仪仗手中接过县令大印。

  又有牲醴陈设,简中义于仪门前致祭司门之神行一拜礼,礼毕从中道进入。

  等出来,已是换上一身朝服。

  衙门中所有执事人员,诸如佐贰、书吏、差役等,全都按照品级、班次站好位置。

  他们声势赫赫的跟随在简中义身后,绕整个衙门巡视一圈。

  “看到没,你以后也要认真读书,做简县令这样的大官!”

  “简县令当真是有风采,我去过那么多县,没见过这么有风度的县老爷!”

  绕完。

  简中义身着官服,往北面而跪。

  “臣蒙受圣恩,得以为县令,不敢稍有懈怠,定当勤勉于职守,治理县务,造福百姓,使地方繁荣昌盛,以仰答圣泽!”

  “好!”

  “咱们平阳县有青天了!”

  “该是如此,该是如此啊!”

  百姓喝彩,掌声不断。

  差役发梆。

  第一次击七梆,是为“为君难为臣不易”。

  第二次击五梆,是为“仁义礼智信”。

  第三次击三梆,是为衙门正堂匾额上的“清慎勤”。

  三梆敲过,再敲堂鼓。

  一为三下堂鼓,表示“奉圣命”。

  二为四下堂鼓,表示“叩谢皇恩”。

  整个流程下来,当真是庄严肃穆。

  难怪那么多人喜欢整复杂的仪式。

  梁渠摸着下巴想。

  一整套流程下来,县令再拉胯都显得威武不凡,尤其是简中义这种卖相不错的。

  再往下,是简中义领着衙门班子去往城隍庙。

  人群轰轰烈烈的跟着县令走。

  梁渠兴致不高,没再跟过去。

  拜完城隍神,简中义就该去书院出题考试。

  有的是见面机会。

第143章 来自县令的鼓励

  书院藏书室,梁渠对着书脊挑来挑去。

  手放上去,抽出来翻看两页又放回去,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你对佛家典籍很感兴趣?”

  梁渠回首:“山长?您什么时候来的。”

  一位白发老人站在他身后,正是上湖书院山长赵记。

  多亏山长,梁渠拼音一事才能如此快就上报上去,要不然以大顺疆域之广,不紧不慢来回一趟,大半年过去都不一定有消息。

  “有一阵了,看你在上面挑挑拣拣没什么主意的样子。”赵记上前一步,与梁渠并排而站,挑出一本典籍翻阅,“怎么突然想到看佛家典籍?”

  梁渠拱手:“实不相瞒,学生偶得一本佛教功法,颇为契合,只是里面夹杂许多术语与典故,学生看不太懂,想来找两本研究研究。”

  佛教对俗世影响甚巨,流传于世的功法繁多,偶得一本研究不奇怪。

  “这样啊,那你不该来这边。”

  赵记将佛经塞回,从书架中走出,梁渠赶紧跟上,知道山长要教自己如何挑书。

  跨过五六个书架,赵记转身走进另一书架间道,目光扫过一遍,从第三层抽出一本,又从第五层挑出两本,总共三本书交给梁渠。

  《农祁解佛法真义》

  《四书蕅益解》

  《白氏三教合一会要》

  “你只学过经史子集,对佛家可谓是一窍不通,直接看佛家典籍是看不明白的。

  且我观你阅读功利性居多,只为搞懂功法,非从兴趣出发,强看下去只会越看越糊涂,越看越焦躁。

  如今儒释道多互融,常言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许多东西趋向一致。

  反倒是从儒家视角看佛家的地方着手会好一些,再从佛家看儒家反证,有过了解基础,最后根据困惑的地方去翻阅专门的佛家典籍。”

  梁渠看过几遍,果真好懂许多,大喜,躬身一礼:“多谢山长择书!”

首节 上一节 132/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