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第541节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多数对柴家公子“讨伐岭南宋缺”的奇葩提议持反对意见。
只有少数人沉默不语。
内书令元文都出列道:“臣认为柴侍郎所提方案不妥,太皇太后万金之躯,怎能轻离东都?更何况镇南王的领地距洛阳足有两千多里,且中间隔着朱粲、萧铣、林士弘三方势力……”
楚平生没有让他把话讲完,眯着眼睛说道:“元大人无需多虑,我已托人与南边的朱粲和钱独关取得联络,他们承诺会为大军渡江提供便利。萧铣乃是太皇太后堂侄,必不敢阻拦远征军,至于林士弘……已被太皇太后招安,大军过江后的粮草皆由其负责,这样的安排,元大人满意吗?”
“这……”
元文都被他的眼神一激,打了个寒噤。
其他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没有想到柴侍郎居然不声不响地打通了南下的路线。
旁边一直不曾说话的郭文懿看看兵部尚书独孤峰,再看看珠帘后面的人影,心里暗暗盘算,这么重要的提议,没有太皇太后的首肯,柴绍敢冒冒失失地提出吗?
他又想到,这两个月来兵部和工部动静不断,原以为是柴绍得罪了长安李家,扩军是为防御有可能到来的守城战,现在想想,太皇太后若是一心防御,为什么不加固城池,而是把钱都用在制作铠甲武器,购买战马与攻城器械上?
虽然不知道柴绍在打什么鬼主意,但是考虑到他在长安的作为……
郭文懿横行一步,至过道中央,躬身说道:“臣以为,柴侍郎的提议可以考虑。”
户部尚书樊子盖亦是瞥了一眼珠帘后的女人,出列道:“臣附议。”
哗,周围官员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无不暗骂这两个人误国殄民。
“嗯……”
这时皇泰帝身后响起的女声拉回百官思绪。
“柴侍郎的提议本宫认为可行,这样吧,柴慎,即日起,升你为十二卫上将军,统领洛阳兵马,柴绍,你为南征先锋官,独孤峰,你负责大军辎重、粮草等的运输工作,本宫……为你等压阵,其余各部需配合兵部,以军务为先。”
萧美娘顿了顿,环视两侧官员,见无人反对,又道:“皇泰帝留守东都,皇甫无逸、元文都,由你二人全权负责京城防务。”
皇甫无逸和元文都面露苦色。
此次南征,柴慎父子把精锐兵马都带走了,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怎么抵御来自北方和东方的攻击?
不过二人还是对望一眼,躬身低头,齐喊“微臣领命”。
萧美娘挥挥手,费寻高喝一声“退朝”,文武百官恭送萧美娘和杨侗离开,之后往殿外走去,一面议论纷纷。
讨伐岭南什么的,玩儿得也太大了,杨坚都办不成的事,她一个女流之辈能办成?
柴慎父子发疯就算了,太皇太后也陪着他们疯?这么做,岂不等同于将大本营拱手让人?
……
一个月后。
寒蝉咽咽秋白,一庭落黄又新凉。
洛阳街头,楚平生身着圆领青衫,背负紫金湛卢剑,胯下骑一匹商鹏半个月前进献的汗血宝驹,身子轻轻摇晃着,往洛阳城南门慢行。
波斯美人玲珑娇女扮男装,穿着一件深黑色,有红色襟边的长袍,戴一顶月牙小冠,骑枣红马随行。
长街两侧虽然站满送行的百姓,还有一些名媛大喊“柴公子”,抛媚眼,挥丝带,但是多数人的表情并不好看,尤其是书生们,议论不断,指指点点,并不看好太皇太后的决定。
别说读过兵书,带过兵,懂行军打仗的将领,哪怕是普通百姓,也知道千里迢迢远征岭南实在不智。
“他们的话你都听到了?”玲珑娇冷冷地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楚平生瞥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你真想知道?”
“没错。”
楚平生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我睡了你有十几回了吧,居然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禁欲系美人做得不累吗?干脆带你上战场,让你看看你的男人有多强,以后在床上能更配合一点。”
“你!”
玲珑娇黛眉高举,碧瞳光寒,看得见的怒云在脸上涌。
“我喜欢表里如一,但不喜欢床上的你也表里如一。”楚平生并不在意她的脸色有多难看,在围观男性与女性两极分化的声浪下,马蹄轻快,挟风而行,追上萧美娘垂黄挂彩,配有四匹骏马的凤辇。
前方铁骑盔明戟亮,寒光慑人,肃杀之气长贯云霄,尤其是领头的一十八骑,从人到马皆披金甲,阳光一闪,刺目难睁。
……
半个多月后。
梁国都城江陵,由总管府改建的皇宫内。
体型壮硕,相貌威武,鬓角两侧太阳穴高高鼓起的萧铣身穿黄袍,大马金刀地坐在龙椅上,右手边扶手后面放着把金灿灿的单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比起皇帝,他更像一个山大王。
其实很正常,萧铣本就是巴陵帮的老大,妥妥的黑道枭雄,如今趁着天下大乱收拢一帮好手,东征西讨,占有湖南全境,湖北之南数郡之地,建梁国,迁都江陵,虽称号变了,居住环境也变了,但以前养成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
“岑文本,隋廷的军队到哪里了?”
下方站立的长脸文官走出:“禀陛下,隋廷军队在朱粲、飞马牧场同竟陵毒霸山庄的协助下渡过汉水,偏行东南,算算时间,如今已经抵达林士弘治下豫章。”
旁边一位阔嘴厚唇的武将冷哼一声道:“隋廷军队由我梁国境内行军百里,折入林士弘辖区,却不遣使者知会,如此行事,全未将陛下放在眼里,以我之见,何不乘他行军疲惫之际,将后方粮草辎重夺了,以哺我军?”
第588章 哪怕做妾,我也要嫁给他
“陈武将军息怒。”岑文本劝道:“太皇太后毕竟是陛下的姑姑,隋廷军队借道南下,远征宋缺,途中朱粲、方泽滔、商鹤、钱独关皆鼎力相助,若我梁国背信,痛下杀手,于情于理于义皆是不合,陛下没有亲至汉水送行,隋廷军队也未派使者知会,算是两过相抵。”
萧铣听得微微颔首,陈武兀自一脸不爽,旁边身穿华服的张绣愤懑难消:“岑大人倒是有情有义,岂不知我们做的生意,正是为了颠覆杨家王朝,隋廷军队堂皇借道,别无表示,外人看了,岂不耻笑我等懦弱?跟那响应朝廷招安,或封江南王的林士弘有什么分别?”
萧铣闻言同样颔首,对于此事的态度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岑文本说道:“敢问两位将军,你们对太皇太后南征一事持何种看法?”
陈武说道:“朝廷必败。”
张绣附和道:“宋缺雄踞岭南日久,民心归附,城池固若金汤,隋廷长征,马困兵疲水土不服,如何能胜?”
他后面的雷有始、祝仲、苏绰等武将皆出声附和。
岑文本呵呵一笑,捋了捋颌下未满一寸的小胡子:“既然隋军必败,那还有什么好愤怒的,就让宋家帮我们出这口恶气不好么?而且你们想想,隋军南征,洛阳城必定空虚,就算朱粲、钱独关已经暗中投靠隋廷,面对长安李家、刘武周、梁师都、李密、宇文化及等势力的军队,这仗能打赢么?一旦远征军兵败如山倒,我们只消趁机发兵东南,陛下以侄子的身份,保护太皇太后到江陵避难,林士弘还敢到我们的地盘抢人不成?”
陈武愣了一下,旋即大喜:“岑大人好算计,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以太皇太后的名义收拢溃散的隋军了。”
张绣也抚掌说道:“听说柴家父子为这次南征献出了全部家产,将洛阳的兵力由原来的四卫满编扩充至八卫满编,还重制了杨广在时设立的十八精骑,全员配备东溟派制作的武器与铠甲,人数有五千之多,只要顺利收拢了这些兵力,日后东伐林士弘,西入巴蜀,扫荡江汉两岸,还愁无兵可用?”
萧铣哈哈大笑道:“这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陈武,张绣,岑大人目光之深远,你们服气了吗?”
几人俱道“佩服”。
便在这时,岑文本又面露沉吟之色:“只是……有一事我想不明白。”
萧铣往前倾了倾身:“岑大人何事不明?”
岑文本说道:“当下已是中秋时节,若是江北地区,宜攻城略地,征战杀伐,然而岭南地区依旧潮湿闷热,毒虫气瘴防不胜防,以河北之兵攻岭南之寨,本就不服水土,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缺,就算隋军能在林士弘的辖区休整,也该避过当下节气,十月之后再入岭南才是最佳,林士弘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可他为什么没有劝阻?只是置办食物犒劳河北将士三日,便放任隋军继续南下。”
陈武说道:“会不会……林士弘也是如我等所想,盼望隋军失利,再挥师南下收拾残局,谋取利益?”
“好,就算林士弘有这种想法,难道隋军里就无一人了解南方气候特点么?”
“……”
陈武无言以对,不过后面站着的偏将苏绰说道:“有人了解南方气候又怎样?我不信朝会时无人谏言,太皇太后力排众议,执意采纳柴氏父子的主意开了一个坏头,我想随军谋士当不会自讨无趣,继续唱反调吧?万一惹恼了柴家父子,安个扰乱军心的罪名一刀斩了,那就不妙了。”
右眼有一道疤的祝仲桀桀笑道:“随军南下就不说了,若是让我留守洛阳,应该会为自己谋划退路吧。”
耳朵尖细,面相奸猾的雷有始瞪了他一眼,朝座上人努努嘴。
祝仲方知失言,赶紧闭嘴。
萧铣似乎没有在意他的话,手指一下一下敲打着刻有龙纹的扶手。
岑文本也不再说话,只是看着上面的梁国皇帝。
……
同萧铣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应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这般心思,除盘踞在苏南、浙西一带的汪华没啥想法,东面的沈法兴、李子通、北面的窦建德、罗艺等皆“望洋兴叹”,恨不能就在岭南附近,好在隋军打败的时候分一杯羹。
李密、宇文化及、梁师都、刘武周等则加快了战争部署,准备趁隋军与宋阀交战,一鼓作气拿下洛阳,一方面抄了柴家父子的后路,一方面也是帮宋缺的忙,想来隋军将士听闻国都陷落,士气也会跌落谷底吧。
毫不客气地讲,萧美娘宠爱柴氏父子,听信谗言,此举必然断送大隋江山。
……
与此同时。
岭南郁林,宋家老巢,西北角一栋小院的北屋里。
墙角的香炉散发着淡淡的艾叶香,因为最近空气过于潮湿,雨水又多,即便太阳还未落山,蚊虫已经出来活动,围着人体来回打转,冷不丁便是一口下去,留下一个个麻痒难耐的小红包。
商秀珣珠玑不御,身上穿一件肥大的高腰裙,手持小扇,挺着肚子半靠床头,手背和脖子生着许多红点,这都是她到后花园闲逛的结果。
啪嗒,啪嗒,啪嗒……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秀珣。”
是李秀宁的声音。
咚咚咚……
又是一阵敲门声。
商秀珣依然不理,索性偏头不看窗外。
上一篇:玄幻:苟在杂役悄悄修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