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209节
【有着大器晚成命格加持,修行的速度远超以往。】
【更有那自燕地而来的浩渺气运,如同彩绸织就的天河,倒流而上浩浩荡荡而来,滋养你的躯体。】
【你遥望燕地,那里仿佛化作了天地间最大的熔炉,丹霞之气汹涌澎湃。】
【近些年来燕地气运愈发醇厚,五彩斑斓渐次褪去,唯余赤白之色交织。】
【熔炼天地,反补自身。】
【有大器晚成和燕地气运两者相加之下,你的修为进步一日千里,数日修行,便可抵之前数月苦功!】
【你突破大宗师之后,已经能感觉到天地灵气。】
【仅仅不到一年光景,你已悄然触及那先天之境的门槛,那是大宗师之上的另一重天地。】
【在三真教的浩瀚典籍中,唯有《先天功》一书,记载了通往此境修行法门。】
【其中讲究开窍通神。】
【眼、耳、鼻、口,乃至前阴后阴,九大主窍,每一处皆是通往天地之秘的门户,而每处主窍之下,又隐藏着九处细微窍穴,需一一凝练,方能洞彻玄机,引天地元气入体,壮大己身。】
【每启一窍,必先以真气细细滋养,缓缓贯通,待其自行舒展,同时精心凝练那与之息息相关的九处窍穴。】
【九窍与五脏六腑本就一体,练窍即是练内脏。】
【眼窍,与肝脏紧密相连,可助目力如炬,穿透虚妄,更添恢复之神速。】
【耳窍,则通肾脏之秘,使听力倍增,敏锐异常,鼻窍则与肺腑相通,不仅嗅觉敏锐,更能滤清天地元气之杂质,加速修行步伐,真气恢复亦显神效。】
【至于口窍,心系所系,当脏腑得以全面锤炼,七窍自然相通,内天地初具规模,自成一体,循环不息。】
【至于前阴后阴,则为污浊之出口,开辟此道,方能九窍全开,内天地至此大成,真气沛然,可随意外放。】
【九窍齐开便是打通了内天地,精力充盈,元气内藏,自启秘境之门,完善内循环,也就是先天境界。】
【如今你已经打通了七窍,只差最后两个窍穴打开,便能成就先天境界。】
【你心中想来还有数月,先天便可成。】
【你准备离开活死人墓时发现,燕王府的信件又寄到了终南山,静静放在了门口的篮子里,你却没有翻开。】
【近年来上面的公文都堆满了桌子。】
【陆羽座下的七位弟子,每一位都各具备才能,其中风卓平不喜武学而是对治国沉迷,追求安邦定国之道,办事也严谨,一丝不苟,少有出错,你便把这些文书交由他处理,这些年处理的越发得心应手。】
【每当有重要文书需要处理,他总会细细审阅,确保无误。】
【至于那些需要加盖印章的公文,他便谨慎地取出你的私章,轻轻按下。】
【被盖下私章的文书,立马会被快马加鞭送出山中。】
【这便是民间“政出终南”之说。】
【令行禁止,无远弗届。】
【燕王府内,也有一方大印,由刘温和窦固两位重臣代为保管。】
【如今,燕地所发布的政令,无不钤着燕王的大印。】
【而送往终南山的文书都是盖着“神洲”的私印。】
【燕地的百姓也知道,燕王不住燕王府,住在终南山。】
【这刻着“神洲”二字的私印,在民间还要胜过燕王府的王印。】
【你慢慢走出活死人墓。】
【刚刚入秋,早上也有些冷雾,修行多年你已经对天寒地冻之词感触少了,尤其是突破大宗师之后,开启了诸多窍穴,灵气开始滋养全身,已经不知春秋寒冷。】
【你现在轻轻一跃已能横移五六丈,手中举石子掷出,轻松能打断大树。】
【远远超过常人!】
【不过你还是披一件道衣,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终南山上,满山红叶如火,这一年来,山中柿子树及其他果树竟异常茁壮,果实累累,甘甜可口。】
【你开始修炼,这十年来,风雨无阻,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修行之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深知此理,故而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你开始继续走桩,从北地而来的浩荡气运开始在你身边聚集。】
【你缓缓吐纳,先天功运转之下,周身灵气如细流般汇聚,不断滋养着你的体魄,使你的修为更加稳固。】
【修炼完毕,你睁开眼,便见身旁多了两人。】
【一人身着道衣,面带微笑,眉心的红痣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整个人飘逸出尘,如同入世的仙人。】
【正是陆羽!】
【他悠然自得地站在一株小草之上,身姿轻盈,轻飘飘若无物,即便是那看似脆弱的草叶也未曾因他的重量而弯曲分毫。】
【要不是燕地而来的赤白色气运日夜不停而来,还有一部分包裹住整个终南山,你对其熟悉敏感至极,陆羽置身其中你才能发现。】
【平常你是完全感觉不到他的气息,如同和周围的树木融合一体,就算是用眼去看也会把他忽略。】
【你心中不禁感慨,这些年你修行勤勉,进步神速,但陆羽的修行速度却似乎更加惊人。】
【他如今已有五十,但相貌却愈发年轻,甚至比他的七名弟子还要显得少年。】
【陆羽身边还有一精神矍铄的老者,挺着大肚子,腰间插着一把蒲扇,脸上是一片喜色。】
【你不由面露喜色,嘴角有几分笑容道:】
【“师傅,您何时归来的?”】
【此人正是你多年未谋面的师傅,云游天下的刘金蟾。】
【刘金蟾笑道:“昨晚方至,知神洲你必定在勤修不辍,不忍打扰,便先去找了幼安。”】
【你仔细观察,发现师傅刘金蟾较之往昔,苍老了许多。】
【一头白发显得格外刺眼,与身旁年轻依旧的陆羽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不禁让你心中涌起一股更加强烈的心意,身边的赤白色的气运也是轻轻振荡。】
【可惜,这股气运只有你能看见,就算是修为最强的陆羽也是无法察觉。】
【刘金蟾有些欣慰道:“神洲,想不到短短几年,你也是突破到大宗师境界,成为了天下间有数几人。”】
【“可惜为师这辈子,恐怕再也无缘大宗师境界。”】
【你闻言,微微一笑,温声安慰道:“师傅,您何必为此苦恼?您虽未至大宗师,但已有两名大宗师弟子。”】
【刘金蟾闻言,哈哈一笑,似乎真的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你们三人随即回到终南山的大殿之内,一众弟子恭敬地奉上香茗后,大殿内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你们三人。】
【刘金蟾神色变得庄重,从怀中取出一本古朴发黄的书本,轻轻放在你与陆羽面前。】
【陆羽好奇地翻开封面,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彭传随笔”。】
【“彭传”,这个名字在你脑海中浮现出一丝印象。】
【你记得,他是三真教的第九代祖师,被誉为三真的北祖,正是他真正将三真一教在北地发扬光大,《大黄庭》乃是由此人真正编写完成。】
【此人阴阳道术,奇门遁甲无所不精,也是三真一教记录的第三人修为突破大宗师祖师,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他白日飞升的传说。】
【彭传活跃在大庆景帝年间,与当时的大学者朱夫子交情匪浅。】
【景帝时期又是三千年来,唯一的一次灵气复之时!】
第170章 天堕之人,乘龙飞升
【两人曾一同周游列国,探讨学问与武道,但后来因思想不合而分道扬镳。】
【刘金蟾笑道:“此彭传就是三真历史上的第九祖,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彭祖。”】
【三真教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二祖,第一位是创教祖师三真道人,乃有开宗立派之功绩。】
【第二位变要首推这位有着北祖之称的“彭传”,此人重新发扬三真教,使其成为道教的源头之一,北方的大教。】
【刘金蟾笑道:“这次周游天下,最后的去处就是之前三真的故地,之前的祖庭,去找到了这本《彭传随笔》,这本书多是彭传老祖亲自书写或是后世弟子加注,其中记载了武学心得和不少天地秘闻。”】
【“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已经遗失了,只剩下一小部分。”】
【“这位彭传祖师一生之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陆羽一听到涉及武学的话题,眼中顿时闪烁起浓厚的兴趣。这些年,他的武学境界已然再度拔高,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以至于在出山游历之时,竟鲜少有人能与他动手过招,这让他不免感到一丝寂寞。】
【前些年陆羽下山,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离终南山不远处的岳塘江发大水,陆羽带着弟子亲自下江救援,想不到竟然在江中发现有一条五丈的大蛇,头上有两个大肉包。】
【陆羽将其拖出江中,村民用棍棒打死了大蛇。】
【历史上彭传也是在岳塘江杀过蛟龙。】
【据说,当年三真教第八代祖师在北地的传山游历之时,恰逢一颗流星划破天际,最终坠落在了山林之中。】
【出于好奇,第八代祖师前往查探,只见流星砸出的大坑中,四周树木尽毁,唯有一婴儿在其中啼哭不止。】
【这一幕让第八代祖师大为震惊,他心生怜悯,便将这婴儿带回抚养,不仅传授他武学,还亲自教他识字明理。】
【此人长大之后,随了第八代祖师的姓彭,又在传山捡回便取名彭传。】
【陆羽倒是对这些民间传说感兴趣,但是对真实性存疑。】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