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239节

  “然而,结局却出人意料。这位戏子,非但没有被判处死罪,反而得以保全性命。”

  武隆倒是配合道:

  “不应该呀!”

  宇文璃浅的侍女在一旁,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小声嘀咕道:

  “哼,燕地那些刁民,哪里懂得什么律法,定是仗着官府无能,才敢如此胡作非为,官官相护,徇私枉法。”

  然而!

  杜诲却笑着摇了摇头,揭开了谜底:

  “这名戏子本定的死罪,可是在京师府衙上堂审问时,陪同审问的参议偶然发现,这位戏子容貌颇为的……俊朗!”

  后面二字,有些意外!

  宇文璃浅闻言,秀眉微蹙,疑惑道:“俊朗?”

  难不成因为长得俊郎就可以豁免死罪。

  这可是滑天下之大稽!

  律法不可侵犯,上到天子,下到臣民。

  武隆听后,笑声更甚,他转过身,目光中带着几分玩味:

  “燕地也有这等龙阳之好?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为这是楚国独有的风气呢。”

  楚国,那个以儒著称的国度,私塾遍地,学子众多,且多为男性。

  长时间的共处与相互学习,确实催生出了不少别样的“同窗”之情。

  而“象姑”的出现,更是将这一现象推向了极致,男子穿着女子衣裳,翩翩起舞,成为了楚国一道独特之景。

  “象姑”的意思是像姑娘一样的男子,也有相公的谐音。

  这类“象姑馆”的生意比一般的青楼还要好。

  “亲王说笑了,自然不是这些!”

  杜诲看向那尊,在围栏保护之中拿着书籍姿态的白色石雕。

  “究其原因!”

  “其实,这名戏子之所以得以免死,是因为他长得有几分神似年轻时的少保。”

  “这消息一传开,开堂来的百姓更是多的离谱,都挤在公堂外想瞧一眼此人。”

  “经过开审,案件有了进展!”

  “原来,那名丧命的男子,乃是梨园的武生师傅,竟与戏子之妻有染,且多次背地相通。”

  “戏子发现后,还被其威胁,背地蓄意毒杀戏子抢夺家产,最后他怒不可遏,失手将其打死。考虑到案情复杂,且戏子并非有意杀人。”

  “四次开审,甚至惊动了燕王府,从开始的斩立决,斩监侯,再到流放,最终判决他终生禁足梨园之内。”

  “据说此人收监之时,衙门外百姓围的人山人海,想一睹少保年轻的风采。”

  “戏子对着燕王府跪地三拜,之后进了梨园。”

  杜诲绘声绘色讲完。

  武隆听后虽是感觉新奇,戏子之事,在各国到是屡见不鲜。

  奸夫淫夫,鸡鸣狗盗之徒常见!

  可是因为此人之神似“年少的少保”,结局却变得不同。

  这一路走来!

  便感觉这燕王在民间的声望,竟然已经高到了如此地步。

  可是,他明明已经十年不理国事。

  宇文璃浅脸上有思索之色不由说道:

  “因为一人相貌相似,而赦免……却是容易引起争议。”

  谢淳安接过话茬,补充道:“当年此事,不仅让燕京为之震动,就连大庆也有所耳闻。”

  “而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大楚了。大楚的儒生们对此事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的判决不合礼制与法度。”

  “他们认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真相往往难以追溯,但无论如何,当街杀人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且戏子本身并未受到真正的伤害,都是假说罢了。”

  杜诲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在开堂审问之时,在戏子人证物证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的状师在呈堂证供上写了一句话。”

  一句听起来没来由的话,也没有任何信服的话。

  “有少保几分神似之人,绝不是作奸犯科之人。”

  理由牵强,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可是,也正是这句话,一次又一次推翻了府衙的判决。”

  “至于事情真相,到是为何恐怕也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了。”

  “但是一件事,倒是真的!”

  谢淳安没有说后面的话。

  众人心中却是明白了,几人都是身居高位,自然知道其中含义。

  此事有没有被有心人利用,用来给戏子脱罪,暂且不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片土地的百姓对燕王的爱戴已经达到了近乎盲目的程度。

  爱屋而及乌。

  不想这位相貌神似少保相貌之人“受欺”,纷纷挺身而出。

  宇文璃浅回想起在佳康城中的一幕幕,那些百姓自发地将金银投在马车上,以此表达对燕王的感激与敬爱。

  这世间的关系!

  往往就是这样简单而又纯粹——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百姓们如此回报燕王,正是因为燕王曾经施恩于这片土地,他的仁政与功绩早已深入人心。

  赠之甘泉,回之琼浆。

  几人倒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桥头上面的马夫敲响了马铃。

  一行人从短暂的沉思中回过神来。

  大家自知其意,马匹已经休息够了,可以启程了。

  过了望神洲便是燕地都城——燕京。

  有游历过此地之人说,燕京乃是天下第一城。

  富庶天下!

  不知真假!

  四国使团早就想一见,而且这次乃是燕王登基之时,盛况绝对空前。

  “璃浅,先告辞了!”

  宇文璃浅轻声告别,带着侍女和杜诲先行离去。

  杜诲在经过时,特意向独自站在江边、显得有些孤寂的杨文先喊道。

  “文先,走了!”

  “去燕京,见燕王!”

  这场谈话似乎让杜诲这位老人精神抖擞,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振奋。

  杨文先见礼之后跟随离去,只是转身离开之际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这位乾元的亲王武隆。

  是自己“弟子”大楚名将吴乘风,最推崇的帅才。

  有着乾元“擎天一柱”之称。

  乾元除开朝野的宰相“公孙平溪”外,在军中就是此人为首。

  乾元少有的能指挥大军团作战之人。

  名将常有,名帅难得!

  别看武隆此人似乎易于相处,此人在战场之上常有“屠城”,“活埋”之为。

  而将来四国大战,有两种发展。

  一种是韩国的“韩武卒”的精兵作战,大楚的“飞虎军”。

  第二种便是,开启灭国之战的“大兵团”之战。

  两种军团的组建,才是未来战争的核心。

  能与此类人在战场上交手,尽展平生所学,不知有多畅快。

首节 上一节 239/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