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328节

  【出于好奇,他拿过来翻阅。】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华安发现这位少年极为聪慧,不由得想看看他最近在读些什么书。】

  【可是你蒙着双眼,也无法读书啊!】

  【大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即便是平民百姓也熟知诗书经典,家中多藏有几本书籍。】

  【华安翻开书籍《圣语》,是由至圣先师的弟子辑录和编纂而成,主要记载至圣先师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在书的扉页,批注就有几段文字映入眼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而不思则罔!”】

第246章 学问落人间,卧云公子!

  【“君子不器,周而不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华安看的其中几段话,都是出自《圣语》,算不得出奇,大齐之人都是颇为耳熟能详。】

  【除开第一句,他确实未有听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即便是华安这等行医之人,也不由得心生赞叹。其言辞朗朗上口,宛若一副精妙对联,其中又蕴含的深意,更是令人回味。】

  【华安不觉这是少年所做,多半只是抄录。】

  【只是上面的墨水字迹,却显得尤为突出。】

  【华安拿起书籍,除开油墨刊印的黑字。】

  【边上的批注的字迹,却公正严谨,于刊印一般无二。】

  【他心中好奇,往前翻开书页。起初,那字迹歪歪扭扭,不成样子,宛如稚童初学。】

  【然而,不过数页之后,字迹竟变得端正起来,与刊印之字一般无二。】

  【华安心中惊异,问道:“这字迹可是少爷所写?”】

  【你淡淡点头。】

  【华安疑惑道:“看少爷的样子,似乎还未有人教过练字吧?”】

  【你笑道:“未曾,白日未有摘眼布,都是晚上借着月色模仿书上的字迹。”】

  【华安难以置信,他见过谢府中许多少爷小姐的字迹,虽不乏出彩之作,都是早有人指导。】

  【但谢观无字帖对照,且为一个眼疾少年所写,竟能如此端正。】

  【常言道,字如其人。】

  【谢家二院老爷谢鸿以书法闻名,据说小时候洗笔砚的潭水都被染成了墨色,引为美谈。】

  【华安能常来小院,除了此地不像其他谢府院落让他不适外,他虽身为谢家官医,实则也是谢家奴仆。】

  【主子和奴仆共处一室,他总感到如坐针毡。】

  【但在这小院中,尽管谢观也是谢家子弟,却无丝毫架子,让华安毫无压力,这是其一。】

  【第二的话,可能是因为这位观少爷虽年纪尚小,却有一股大人般的沉稳。】

  【少年处事得体,孝心可嘉,身上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让华安感到亲近。】

  【可惜,谢观的身份颇为尴尬,恐怕难以在谢府崭露头角。】

  【华安问道:“我听说袁夫人为观少爷请了先生,冬月都快过去了,怎么还没见来?”】

  【一旁的梧桐愤愤不平地说:“大院的丫鬟说,那两位先生,一位最近感染了风寒,恐怕得等来年了。”】

  【“另一位,六日前倒是来了,但只给少爷留下了两本《四国左传》和《中庸》,还有其文选及两书的名儒的注解,说得先背熟后再来。”】

  【“可这两本书加起来都有七万多字,再加上注释,都快四十万字了。”】

  【“这分明是不想教,假惺惺地故意刁难人。”】

  【你脸上并未露出恼怒的神色。】

  【华安忽然想起一人,说道:“此人莫非是长宁街的董秀才?】

  【梧桐无奈地说:“正是这位董绍,董秀才。”】

  【华安笑道:“他便是如此,虽有学问,却颇为固执迂腐,他十几岁便中了秀才,想不到蹉跎三十年,仍只是个秀才。”】

  【大齐有句俗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由此可见科举之难。除了自身才学,背后也需有人提携。齐彰帝在位时,距今已有四百年,那时的科举考试“不糊名”,考生姓名、籍贯、住址乃至祖上官员、师承何人,均需写明。】

  【因此,一时间取士多为高门大户之人。直至后来夫子改革这一措施,考试实行糊名制,且出题者均为书院的先生,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

  【大齐的夫子,不仅是书院的书院长,更是当代学问最高者,由上一代夫子逝世后继承其位。】

  【大齐自开国至今,历经四十代帝王,两次迁都,历经盛衰,又有文帝复国,传国已有一千两百余载。】

  【开国之初,书院创立,至今仅有二位夫子。】

  【初代夫子在登天二百年后重返人间,建立书院收下弟子,最终老死于书院,将学术道统留在了大齐。】

  【学问便落了人间!】

  【第二代夫子则一直活到了现在,于两百年前往东海寻仙,至今未归。】

  【南边有佛陀立教,佛子出生一夜莲花开,佛庙东面的墙尽是塌落。】

  【北方有信奉着长生天的鞑靼,有努尔家的天命雄主,密宗之中记载的赤帝下凡。】

  【西边也有四百年内雄起的隋朝,小时误入仙境的隋成帝,搅动天下风云。】

  【江湖中有剑者观潮二十年,一剑截江,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渔家读书郎,龙女出海捧书;有半妖少年,聚起妖魔,在泽湖兴风作浪,建立龙宫。】

  【可是,天下变动,强者辈出,书院夫子当为第一,在这个一千二百年来天下从无争议。】

  【书院没有任何名字,只有“书院”二字,建立在汴京城中,不仅是世家大族子弟求学的圣地,更是整个天下学儒的至高之所。】

  【如今夫子也只有四位弟子,每一位弟子都是当世的大人物。】

  【在大齐中了进士,便可借着大齐的国运修行,也叫太学士,强者能敌六百甲士。】

  【秀才在大齐,地位亦不低,担任启蒙先生,自是绰绰有余。】

  【华安笑道:“董秀才虽性格执拗,心地还是好的。若非如此,以他的学识,怎会在谢府中落得如此凄凉境地。”】

  【“谢府的公子小姐皆对他心生厌恶,他一味死读书,不通人情世故。这些金枝玉叶,院中夫人的手中宝。”】

  【“他可好稍有不顺,他便动辄施以打手板之罚,甚至将其逐出学堂。”】

  【“院中夫人前去说情,董秀才亦是丝毫不退让,最终只得将他从谢家书院先生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梧桐闻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惊讶。】

  【她未曾料到,几日前那位须发皆白、身着儒衫的老者,竟是如此性情中人。】

  【她原本以为,老者有意刁难他们不得势的主仆,如今看来,其中另有隐情。】

  【华安笑道:“观少爷,你觉得董夫子怎么样?”】

  【他也想听听这位年少却颇为成熟的“公子”有何看法。】

  【你笑了笑道:“不如华大夫也!”】

  【华安听后抚须而笑。】

  【梧桐倒是奇怪的看了自家少爷一眼。】

  【炉火上煮着茶水沸腾,“咕噜咕噜”冒着泡,推动这壶盖。】

  【外面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一片银装素裹。】

  【梧桐加着柴火,屋内倒是颇为烤热。】

  【华安倒是讲述最近的一些趣事,梧桐最是听的认真。】

  【谢府到了如今,本来早就应该分家,可是那次谢家参与的宫变之后,谢家的老大因此“落了难”,就剩下谢灵和谢鸿。】

  【谢灵和谢鸿因此产生了隔阂,关系不再和睦。】

  【谢老太君担心未来会出现更大的变故,便决定暂时不分家,只是在谢府中划分出两院。】

  【大院由谢灵的正妻袁夫人执掌,她也是名正言顺的谢家的嫡母,负责内院家务的打点。】

  【二院是谢鸿的正妻赵夫人管理,两院私下也有争执。】

  【谢家两脉中,大府一脉是注定要继承侯爵之位的。】

  【二院虽是没有,可是当今的谢鸿交好都是朝中当今的大员,谢鸿年少时求学甚苦,孝顺有礼,天资聪慧,差一点就成了夫子的第五位弟子。】

  【袁夫人对于这位数年未归的谢鸿,心中其实仍存有些畏惧。】

  【加上如今谢老太君在,两院明面上起不来什么争执。】

  【不过其中的“争风吃醋”就在下一代的培养上了。】

  【不然,今年的谢玉在学业上有了进步,就赏赐各院,弄这么大的动静。】

首节 上一节 328/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