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417节

  【虽没有民间传说,那么奇异,可是若是夜游修士遇到帝流浆也有不少,直接冲破“夜游”境界,到达取“驱物”境界。】

  【修士,不过服日精月华者。】

  【太阳乃是至刚至阳之极,修士不能用之。】

  【太阴乃是月也,昼伏而夜处,】

  【一阴一阳,修士跻身夜游便可吸收月精养出阴神。】

  【阴神出窍惧罡风,晨光,霜雪,鸡鸣,一遇到如同冰雪见大日。】

  【陆华静静地注视着少年,只见他挥手之间,地面隆起的土石缓缓下沉平复。】

  【汇聚成“伏熊之图”的雪花也被打散,化作旋风在他身旁飞舞。】

  【在月光的照耀下,你的周身亮起莹莹白光,一道道如丝如缕的月华从他额头的“天门”涌入体内。】

  【少年缓缓闭目,眼皮之下也透露出淡淡的光芒。】

  【这个过程被称为“炼月华”】

  【你的额头越发的亮,你缓缓睁开双眼。】

  【显露出一双黑白分明、湛然有神的眸子。】

  【他轻轻一指,风雪仿佛受到了召唤,纷纷绕在他的指尖之上,随着你的心意舞动。】

  【有一副雪花化成的图画成型!】

  【一幅鸷鸟之图。】

  【那鸷鸟浑身漆黑,双眼锐利,显然是一只凶猛的食肉大鸟。】

  【它头顶无毛,以腐肉为食,常筑巢于幽深的山谷之中。】

  【“阴符第五术,鸷鸟食尸符。”】

  【陆华轻声念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这《阴符经》乃是出自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之手,他虽未出身于道家正统,却功参造化,修为已至元神境界的极高处。在他那个时代,连三真教同代的几位道子都被他踩在脚下。】

  【然而,这部《阴符经》却并未在三真教中流传开来,甚至被划为禁术,门中弟子严禁修行。】

  【这一切的根源,便在于从第五术开始——鸷鸟食尸符。】

  【《阴符经》前面的四术,“定神”,“求运”,“控水”,“控土”,分别对应着四种神物。】

  【“灵龟”,“五龙”,“腾蛇”,“伏熊”。】

  【这四术堂堂正正,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艳。在元神修士的前四境界中,几乎被同境界的武夫碾压。这样的创举使元神修士有了攻伐手段,无疑为元神修士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然而!】

  【这第五术却与前四术截然不同,它充满了阴郁与诡异。】

  【鸷鸟食尸,本就是自然界中一种残忍而冷酷的现象,而这第五术更是将这种现象发挥到了极致。】

  【乃是从死物之中或是杀害生灵之中获得“精魂”壮大元神。】

  【以杀生为念,这在道家之中为魔道。】

  【不依赖日精月华修炼,而是“掠夺”他人精魄道行。】

  【这正是那位创下《阴符经》的前辈,尽管资质平庸,却能短时间修为超越同门几位道子的原因。】

  【他身上的因果牵连,包括无数生灵乃至山中猛兽的性命,数不胜数。】

  【当然,】

  【这种近乎魔道的修炼方法也有其弊端:掠夺的道行越多,吞噬的精魄越多,元神虽强却愈发浑浊,不明不净,神智不清。】

  【否则,那位前辈也不会因一时迷心,被师门中人一忽悠,试图吞噬夫子元神以求得道飞升。】

  【结果,他确实“飞升”了。】

  【陆华忽地想到,倘若此术落入谢观这等本就天赋异禀之人手中,不知会酿成怎么样的大祸。】

  【陆华摇了摇头,此事只能以后再说了,她在授于谢观《阴符经》之时除开对谢观的观察,还有冥冥之中的感觉。】

  【对于他们这类修士来说,福灵心至的感应,视的极重。】

  【或许,此术在你手里,说不定走出另一条道路。】

  【兵者,不祥之器也,可杀生,也可救生,在乎于人。】

  【术同样没有善和恶,在乎于人。】

  【陆华这样想来,便觉心中在无担心,神台有清明之意。】

  【你看着空中的鸷鸟之图,手中一挥,雪花又慢慢打散,又化成了一片片飞雪】

  【你眼中有这思索之色。】

  【夺人道行之术吗?】

  【鸷鸟以尸体腐肉为食,此术也是杀人之术,人有元神,三魂六魄组合。】

  【人死,便会从身体之中散出,若是没有归宿就会魂飞魄散。】

  【只需要在魂飞魄散之前,画出此符,用“鸷鸟”吞服其元神精魄,就可助长自身元神。】

  【你缓缓念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此是《阴符经》开篇之说。】

第304章 转圆蜃蝶术,恐惊天上人?

  【你心念一动,周身风雪仿佛失了引力,不再向你聚拢。】

  【如同鹅毛一样落在小院之中。】

  【《阴符经》第五术便对应神魂境界的第五重境界“驱物”。】

  【此境界也很好理解,能用神魂御物,这也是那些传说之中,“千里飞剑取人头”的开始。】

  【你如今已经能驱动毛笔在纸上写字,让院中的雪花不落地已经是极限。】

  【此时!】

  【天空中飘落的雪也小了许多。】

  【陆华在一旁道:“鸷鸟法吞尸,此法有伤天合,要不是我只有这一身平平无奇的道家天功,可不会把《阴符经》轻易传你。”】

  【“然而,倘若你此刻愿意归入三真门下,便是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到那时,赐予你几本直达元神九境的天功秘籍,又有何难?”】

  【三真教三千年传承,一代代祖师积累发扬下,自然积攒下数本道家天功。】

  【然而,至于神魂第十境界“阳神”,却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唯有靠自身领悟方能触及。】

  【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分”,“造化”,书院的三先生一日见“老树逢春又发枝丫”,便一日入了阳神!】

  【没有这种如同心有“灵犀”或是“当头棒喝”的机会,难入第十境界。】

  【陆华的师尊便是第九境圆满,只差一步破入阳神,在终南山闭死关已经快二十年。】

  【终南山上,此类修为深厚的师门长辈不在少数。】

  【元神修炼共有十境,修炼到第九境便可活一百八十载春秋,只有跻身十境,才得人间三百岁的大寿。】

  【陆华不由想来,这谢府之中的谢鸿就是第十境界阳神,大齐之中都以为这位谢家二爷心灰意冷藏身在清凉寺吃斋礼佛之中,怕不是修为衰退。】

  【修士之心境,乃是最为重要,如同泉头活源,不然只能如一潭死水。】

  【陆华的师爷,当年曾与书院四先生对弈围棋,那棋盘之上,黑白交织,不仅是方寸之间的较量,更是棋盘之外天地的博弈。】

  【师爷一败涂地,心境受挫。】

  【否则,以师爷阳神之境的修为,怎可能未及二百岁便郁郁而终?】

  【书院的四位先生中,唯有大先生乃夫子亲传,而三先生与四先生,则是大先生代师收徒。】

  【二先生前半生游历四海,据传是夫子于东海之畔偶遇,遂收为门徒。】

  【书院四位先生,皆为旷世奇才,正因如此,终南山祖师方断言,三千年大劫,飞升之门开启之时,必在近百年内。否则,何以解释这世间如井喷般涌现的诸多英才?】

  【大争之世,英雄辈出,大浪淘沙。】

  【陆华望着院中少年,心中暗想,莫非这谢家庶子,便是那应劫之人?】

  【“当然,我亦可代师收徒。你无需拜入我门下,我们可师门同辈相称。”】

  【陆华虽为天师,却尚无弟子。一来,未遇良才,终南山那些所谓的道子,皆榆木疙瘩;二来,她本就不喜教徒,嫌其繁琐!】

  【你闻言,轻轻摇头,道:“我对三真一门心怀敬意,但此时却难以拜入。”】

  【陆华见状,并未再劝,她深知这少年虽看似稚嫩,但内心却极为坚定,不是三言两语能打动的。】

  【人只有有所执着,方能有所成就。】

  【你再次闭目凝神,额头上渐渐显现出一块幽蓝色的星纹,宛如镶嵌在眉心的一颗朱砂宝玉,璀璨夺目。】

  【陆华身形轻盈一跃,仿佛提线木偶般腾空而起,稳稳地踩在四五丈高的梧桐树顶上。】

  【她伸出左手,掐了一个剑诀,口中轻声念诵:“盖周天之变,踏四阳光……琉璃盖生!”】

  【随着最后四个字的吐出,一个薄如蝉翼、形如葫芦盖的结界倒扣在小院之上,将小院与外界隔绝开来。】

  【完成这一切后!】

首节 上一节 417/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