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634节

  【令人惊异的是,一月来她头顶的脓包已消了大半,稀疏的黑发间竟生出细软绒毛,暗黄的肤色也渐渐有了人样。】

  【是你以《阳符经》为她祛除体内一部分寒毒阴气。加之不再浸泡寒水、以精血饲兽,每日吃着梧桐烹制的熟食,元气自然日渐恢复。】

  【如今的阮夫人整日捧着面铜镜,眉梢眼角都是掩不住的喜色。】

  【许是察觉院中众人并无恶意,她渐渐也敢四处走动了。】

  【偏生这位夫人对人间烟火格外好奇,见梧桐生火做饭便要凑上前学,却总把自己弄得满脸烟灰。】

  【梧桐看得直摇头,索性不许她再碰灶台。她便只静静跟在梧桐身后。】

  【每日下午你都要给她拔出阴寒之气,倘若不是有《阳符经》她体内寒气已经入体,甚至侵入肺腑,你也是束手无策。】

  【阮夫人第一次尤为害怕,几乎就要逃出小院,又想到她体内剑气,生死操于他人之手,只得“赴死”一般走上前去。】

  【想不到,被少年手中的璀璨金光照耀不仅不疼,还暖洋洋的。】

  【饶是如此,第二次治疗时,她仍愁眉紧锁,生怕这是另一种更隐秘的禁制。】

  【直到半月后,她晨起对镜梳妆,惊觉脓包消退大半,头顶竟冒出细密绒毛,连停滞多年的修为都有所精进。】

  【从此之后,每日还没到时辰,便自己搬来小板凳自发等着。】

  【她也改了称呼——“老爷”。】

  【阮夫人等你你修炼完,便捧着铜镜眼巴巴凑过来。】

第451章 人间乱象生 每一寸光阴都是如此紧迫

  【你给阮夫人拔出阴寒之后,她头上冒出热气,她举着铜镜左瞧瞧右瞧瞧,一双原本突出的铜铃眼睛也逐渐恢复正常大小,眼中都是欣喜。】

  【她笑呵呵地学着府里面下人的方式行礼,给你行礼。】

  【“谢谢老爷!”】

  【梧桐唤你们用膳,她便雀跃地穿梭于庖厨之间,将一道道冒着热气的菜肴小心翼翼地捧到院中石桌上。梧桐特意为她备了张小凳与碗箸,可她终究还是有些怯生,不敢与你对坐,只挨着梧桐身边坐下。】

  【她之前吃饭都是以治水鱼虾果腹,虽能,味道算不上好,但是也能饱肚子。】

  【这些时日,阮夫人跟着梧桐几乎尝遍了汴京街头巷尾的各色吃食。起初被梧桐牵着手穿行市井时,她还颇有些局促,后面也习惯了。】

  【梧桐因着你的缘故,在府中向来不受待见,多年来唯有露芽愿与她亲近。而今你既开罪了赵、袁二位夫人,更无下人敢踏足你们院中半步。】

  【如今院中多了阮夫人,其实最高兴的是梧桐。】

  【你看着梧桐和阮夫人两人,嘴角多了一丝笑意。】

  【倏忽间又过一月!】

  【时值七月流火,谢府上下却笼罩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

  【大观园内,谢老太君得知谢灵噩耗之后,缠绵病榻已有数日,几位夫人也是多有小事而大发雷霆,丫鬟小厮们连走路都踮着脚尖,说话更是细若蚊蝇,偌大的宅院竟静得能听见落叶声。】

  【这压抑何止在谢府!】

  【整个汴京城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云笼罩着。而最令人注目之事,莫过于南方传来的战报——】

  【赤目军占据江南道后,仅三日便挥师北上,直取山南道。】

  【沿途投奔者如潮,号称拥兵六十万。更骇人的是,官军竟望风而溃,往往赤目军未至,守城将领便已弃甲而逃。】

  【这般势如破竹,着实出乎朝堂诸公预料。】

  【没有人再觉得,这是一场简单的叛乱。】

  【如今苏相在内阁拍板,由薛家、赵家率两路精锐三十万,汇合漠北军,大军如黑云压境,足足六十万之众。】

  【更有各州道援军二十万陆续开拔,总计八十万雄师,旌旗蔽日,战鼓震天,直指山南。】

  【书院的先生学子也是出动一大半,准备与赤目军决战于山南道。】

  【原本一直不相干的书院和大齐朝野终于又联合起来。】

  【山南道平原千里,无险可守,注定是硬碰硬的厮杀。】

  【反观赤目军,多是面黄肌瘦的饥民,衣衫褴褛,兵器简陋。而朝廷这边,除却八十万大军,更有书院与九大姓的上三境武道强者坐镇。】

  【这般悬殊对比,任谁看来都是必胜之局。】

  【消息传开,笼罩汴京多日的阴霾终于散去,街头巷尾又有了说笑声,西厢楼的生意又重新热闹起来了。】

  【诸葛间与张轼载二人奉苏相与书院之命,明日便要启程前往江南道。】

  【今日,诸葛间携着谢原,张轼载带着爱女张云芝,一行人踏入了这方清幽小院。】

  【汴京这几日都是连绵的大雨阴天,今日终于出了大太阳。】

  【小院,梧桐树下!】

  【“短短三月光景,局势竟真如观公子所料。”张轼载抚须长叹,“赤目军已成燎原之势,天下震动。”】

  【他自泽湖归来时便曾登门小院,彼时听谢观论及此事尚将信将疑。如今望着石桌上飘落的梧桐叶,不禁想起当日少年所说,到了如今已经应验,赤目军已成大祸。】

  【“班胜不过是个小小里正.”,诸葛间沉声道,“管着百来户人家的微末小吏,竟能掀起这般滔天巨浪。”】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就时势,乱世豪杰辈出。”】

  【“这班胜攻下江南之后,没有烧杀掳掠,杀人放火这般,可见军中威望,治军严明。”】

  【“其中手段,江南道不少门阀世家强的全被被清算,扶持弱小上位,引来外地的士族乡绅。”】

  【“清算豪强,扶植寒门,引外族制衡本土,再以赤目旧部坐镇中枢.”,诸葛间喃喃道,“这般打拉并举的手段,说的简单,做起来却难,哪里是区区里正所能为……已是帝王手段。”】

  【诸葛间师承三先生,为官为人虽是正直,却极熟悉其中规矩,为官滴水不漏,深谙制衡之道。】

  【张轼载为人却直言的多,不然以他出身九大姓之一的张家,又有书院背景,加之能力出众,怎么会被贬泽湖。】

  【谢原要是隔在平日必定会赞一声,班胜不亏有草根豪杰之名,加之这位“赤目天王”又是燕王的拥簇。】

  【谢原之前半开玩笑,想和这位班胜拜把子。】

  【如今,父亲谢灵遭遇大败,下落不明,赤目军转瞬间成了杀父仇人。】

  【谢原这一月之间,倒是稳重成熟了不少。】

  【诸葛间笑道,“这次去山南道,八十万大军决战六十万赤目军,观公子你怎么看?其中九大姓加书院出动的高手,其中不乏有阳神修士,武道九境者。”】

  【“观公子,还是认为赤目军会攻破汴京吗?”】

  【张轼载也是好奇看来,他此时倒是有心了解你的想法。】

  【你想了想,想到董夫子的义子所说,董夫子已经出了汴京,去了赤目军。】

  【这则消息,你能知晓,朝野之上的四先生苏相,书院的三先生,不可能不知?】

  【苏相到底再图谋什么?】

  【三先生与其达成了某种约定一般,默默推动局势发展!】

  【你这才开口道,“山南道注定会死很多人,赤目军会敢如此,应该是有应对之策。”】

  【诸葛间沉默一会,那位赤目天王用兵如神,不可能是莽撞之人。】

  【可是,如此大军压境,就算是大隋怕是也得举全国之力。】

  【赤目军从哪里来的底气!】

  【茶过三巡!】

  【张轼载忽将话题引向北方:“大隋如今亦是烽烟四起。隋圣帝终究小觑了三真一门——”】

  【“三真虽不涉朝政、不铸兵甲,可这千年道门的底蕴.”】

  【“终南山启动护山大阵时,整座山脉如投入大海汪洋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见。”】

  【他抬眼望向北方天际,“如今三真道兵与隋军在恩野对峙,此战无论刘氏宗庙倾覆,还是三真道统衰微,都将是震动天下乃至后世的大事。”】

  【谢原皱眉问道,“舅舅,隋圣帝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而且三真一门似乎也不涉朝堂。”】

  【诸葛间笑道,“这大隋乃是三真一门一手扶持,如今却灭三真于后快,被人所不耻,其中却也有原因在!”】

  【“可是天下没有白的的金丹,也没有白来的皇位。”】

  【“三真一门乃是那位燕王留下来的道统,那位陆神洲是什么人,是燕国后世尊为高祖之人,他所留下的《治北政要》乃是三真的宝书,却一直被大齐、长生天、佛国视之禁书。”】

  【“三真乃是大隋国教,此书在大隋风靡可见一般,隋圣帝就算不采纳其中的国策都难以办到。”】

  【“当然也是因为如此,借着此书国策,百年时间内大隋的国力,便已经比得上开国千年的大齐。”】

  【“可是此书,乃是燕王所著,乃是公天下之书,可不是家天下之作。”】

  【诸葛间看着谢原道,“你是隋圣帝,可若天下田亩尽归公中,科举不论门第,连皇帝用度都要三省共议”】

  【“这又算哪门子的皇帝,何况那位被称之为雄才大略,梦中御使仙境千万仙的隋圣帝。”】

  【你听到此处,眼中露出微微思索。】

  【诸葛间也提到一事,“北方长生天的大汗之争已至终局。黄金家族许氏暗中扶持的那位三皇子……如今木然草原上,三方王帐的旌旗已遮住半个苍穹。”】

  【张云芝提道,“南方佛国东圣宗,也迎来百年的佛主大选。”】

  【张轼载神色凝重,慨叹道:“人间一片乱象生,四大强国皆面临分崩离析之危局。”】

  【一番闲聊之后,便各自离去。】

  【诸葛间临走之时,“观公子,可否推演过令尊定远侯身在何处?”】

首节 上一节 634/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孽徒快住手,我可是你师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