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第258节
传令兵以最快的速度将捷报带到京城,一路飞驰在京城的大街上,嘴里不忘喊着捷报二字。
平江侯调兵遣将,将大明王的主力赶进了包围圈,一举将其彻底歼灭,并且抓获了大明王,以及大明王手底下的几员大将和谋士。
祸害大乾天下长达数年的大明王反贼,就此灰飞烟灭。纵然有漏网之鱼,也不足为虑,都是些跳梁小丑。
捷报传到朝堂,朝堂震动。传遍天下,天下为之震动。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南方,看向反贼楚王。
平江侯剿灭了大明王这路反贼,剩下的就只剩下郭大春这一路。等剿灭了郭大春,平江侯班师回朝,届时朝廷有没有可能让平江侯接任平南大元帅,出兵负责剿灭楚王一系?
“绝无可能!”
于照安在签押房内如此说道。
“绝无可能!”
左相李良程如此说道。
“绝无可能!”
关押在天牢的谢长陵喃喃自语。
无论是出于权势平衡的需要,还是出于老皇帝的私心,绝不可能让平江侯担任平南大元帅。绝不可能让他一人染指南北兵马。
绝无可能。
太极宫内!
老皇帝闭目打坐,心思却不在修道上。
他眉眼抽动,表情隐约变换,看起来一会开心一会愁苦。
邱德福寻着机会,悄声询问:“陛下累了一上午,可要歇息?”说罢,一杯温度刚刚好的茶水端来,茶香四溢。
老皇帝突然觉着渴了。都没睁眼,微微埋头一张口,茶杯就到了嘴边。喝下一口茶,心情突然就平静了许多。
既然无心修道,今儿的功课就算了。
他刚一动,邱德福已经双手搀扶上,伺候得舒服又恰到好处。
“陛下可要歇息?”
“朕走动走动。”
邱德福赶忙跪下来,替老皇帝穿上鞋袜。
老皇帝却踢掉鞋,只穿着棉袜在地上走来走去。
“捷报可有通传天下?”
“回禀陛下,捷报刚到政事堂,就已经通过驿站,通传天下。这可是大喜事,也让天下人都开心些。眼看着年底到了,离着过年没多少时间,平江侯在这个时候打了漂亮仗,此战之所以大获全胜,全靠陛下。陛下洪福齐天!”
其他宫女内侍,都跟着邱德福,齐齐跪下,大呼:“陛下洪福齐天!”
老皇帝被取悦了,难得地露出了一个笑脸。
“朕就知道他可以。这场仗,不应该拖延如此长久。大明王区区一个泥腿子,书都没读过两天,身边又没有真正有本事的谋士,打仗全靠几个老兄弟带人冲锋陷阵。这种草头班子,以平江侯的能耐,不应该拖延至今,这不是他的水平。”
邱德福闻言,心头顿时惴惴不安,小心试探道:“陛下是在怀疑平江侯故意延误战机?”
哼!
老皇帝冷哼一声,“他只是腿瘸了,又不是脑子瘸了。对付几个反贼,花费如此长久,如此多的粮草军械,他干什么吃的。”
邱德福脸色跟着一白,看在银子的份上,他斗胆说了句,“平江侯终归是解决了朝廷大患。”
“朕知道!他是有功的,朕不会抹去他的功劳。但他贻误战机,拖延至今,致使朝廷花费成倍的粮草和军械,才平了区区一个大明王。朕……”老皇帝咬牙切齿,两边脸颊绷紧了,似乎是恨极了。
邱德福赶忙安抚,“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要不将平江侯召回来,亲自问一问?”
“不行!此时召他回来,朝臣又该疑心朕容不得人,兔死狗烹。朕要告诉天下人,朕能坐上江山,自然容得下任何人。只要是一心替朝廷办事,替朕分忧的忠臣良将,朕绝不吝啬赏赐。你让政事堂尽快商量出一个方案,平江侯的赏赐绝不能少,要厚重。将士们的赏银,也要及时拨付,不可拖延。若是钱财方面不凑手,朕可以从内帑拿出五十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
邱德福瞠目结舌,大感震惊。
铁公鸡竟然主动掏钱了!
今儿太阳难道打西边升起的?
天啦!
乾坤颠倒了吗?
铁公鸡也有主动掏钱的一天,还督促政事堂尽快拨付银子。
难道陛下是换了性子?难道陛下恢复了?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英明神武?
邱德福怀揣着小心和疑惑,躬身应是。摆摆手,自有内侍领命前往政事堂传话。
“陛下英明!北边还有郭大春这一路反贼。平江侯理应乘胜出击,一举歼灭郭大春,彻底解决北边的战事。如此,朝廷就能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对付南边的楚王一系反贼。”
老皇帝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将他这两年的的奏疏都拿过来,朕要过目。”
“陛下指的是平江侯的奏疏?”
“自然。”
邱德福不太明白,却也完美的执行命令。很快就将平江侯近两年的奏疏找齐,搬运至太极宫,摆在书案上。连带着这两年北边的各级战报,当地官员的奏疏,也都一一找了出来,以作参考。
“陛下,平江侯近两年的奏疏,全在这里。”
没统计过不知道,一整理才发现平江侯这两年写了挺多奏疏。几乎每月都有两三本,既有请安的,也有介绍军中详情的,还有战事分析的。单从文字上来看,平江侯尽职尽责,不愧是平贼大元帅,时刻和朝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让朝廷尽快的了解战场局势变化。
当然,更少不了催要粮草军械棉服的奏疏,叫穷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仿佛下一顿全军就要啃树皮吃野菜。就这,还约束着军纪,绝不纵容官兵出去祸害当地百姓。这一点可以从当地官员的奏疏中得到佐证。
官兵集结,大军开拔,当地百姓并没有遭到兵祸。
那为啥上一次平贼,兵祸频发?
应该是上一次,平江侯对官兵的掌控力有限,很多边军大将听调不听宣,阳奉阴违。
邱德福就趁机替平江侯说了一句公道话,“平江侯也不容易!边军跋扈,难以管束。能做到这一步,想来已经尽了全力。”
言下之意,整合这帮跋扈的官兵,就耗去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所谓的故意拖延战机,致使粮草军械成倍损耗的罪名,应该是不成立的。
第399章 心急如焚
老皇帝沉默地翻阅一本本奏疏,神情严肃。
邱德福大气都不敢喘,总有种下一秒老皇帝就会爆发的错觉。
内侍和宫女都已经悄无声息退了下去。
宫里人多,死个把人无所谓。但是有资格到太极宫伺候的宫女内侍,那是死一个少一个。
培养合格的人才需要时间啊。
老皇帝残暴的杀来杀去,今儿仗毙,明儿仗毙,储备人才赶不上消耗,真叫人忧心。
“陛下!”他轻声唤了唤,“陛下可要歇息?”
老皇帝似乎从沉思中醒过神来,将手边的奏疏一扔,一副怒气横生却又不得不忍耐的模样。
邱德福再次斗胆问道:“陛下可有吩咐?”
老皇帝在大殿内走来走去,心烦意乱,“下旨褒奖平江侯,督促他尽快解决反贼郭大春。朕许久没见他,甚是想念。朕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来一场君臣对弈。另外,传旨兵部,召陈观复回京述职。”
邱德福闻言,心头一惊。
老皇帝果然忌惮陈家父子。平江侯的位置不能动,北边还有个叫郭大春的反贼没有剿灭,还需要平江侯坐镇。但是南边,陈观复只是一介副将,虽然打仗很猛,并非不可取代。
如今局势明朗,是该动一动了。
邱德福躬身称诺。
老皇帝似乎又要找补一番,说道:“陈家两父子常年在外,鞠躬尽瘁,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偌大的侯府,连个做主的人,过年空荡荡的,成何体统。朕体谅陈家的难处,召陈观复回京,以后就在京城好生当差,也能照顾家人。”
“陛下英明!”邱德福如此说道。
老皇帝得意一笑,很满意自己的安排,“就照这个意思安排下去。让陈观复收到公文后,即可回京,不可拖延。让平江侯乘胜追击,不可放走郭大春。大明王一系人马统统押送京城,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胆敢造反,必须三千刀凌迟处死,绝不姑息。
招降纳叛,绝无可能。
老皇帝在此事上,态度异常坚决,任何人都别想改变他的决定。
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
远在北边的大老爷收到催促他进兵剿灭郭大春的旨意,直接丢在一旁,不予理会。
谋士默默地将旨意收起来,放好,轻声说道:“老皇帝召世子回京,显然是对侯爷生出了顾忌。据宫里的消息,老皇帝怀疑侯爷故意拖延战机。”
“他怀疑得很有道理。”大老爷嬉笑一声,眼神轻蔑,“他是个多疑的人,忍到这个时候才将世子召回京城,已经出乎意料。论聪明,朝中无人能和他比。耍弄人心,是他拿手好戏。”
“只可惜老皇帝沉迷修道。”谋士叹了一句。自从老皇帝开始修道,时局就开始糜烂,整个天下就像是一个漏风的破房子,哪哪都是洞。
大老爷望着窗外,京城还没有下雪,北边已经连下了好几场大雪。大雪遮掩了所有的色彩以及丑陋的面目苍凉的大地。
大老爷喃喃自语道:“这块地太平不了啊!”
“侯爷说的是。据探子打听到的消息,北戎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成王那边犹犹豫豫,还拿不定主意。”
“既然拿不定主意,本侯就替他拿主意。派人告诉他,要么死,要么出兵。”
上一篇: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