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29节

  虽说是道家名山,但和青城山那些真正的道家名山没法相比,毕竟还没怎么开发过。

  再加上又是冬天,没有绿色,原本记载中万峰耸翠,霁瞑不时,烟霞无定,青虚耸翠的奇峰峻岭,此刻在韩云眼中并无出奇之处。

  不过山势如笋、似狼牙、像箭镞、直刺云天倒是真的。

  韩云站在山脚下,望着眼前苍茫的山势,深吸一口气。冬日的青虚山虽少了葱郁之色,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他沿着石阶缓步上行,脚下积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行至半山腰,忽见一座道观掩映在松柏之间。观门斑驳,匾额上“清虚观”三字已模糊不清。

  韩云推门而入,内寂静无声,唯有几株老梅傲雪绽放,暗香浮动。

  “这位居士,来此有何贵干?”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韩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道从偏殿走出,手持拂尘,目光炯炯有神。

  他心中一凛,这老道看似年迈,但步履稳健,气息绵长,面色红润,显然不凡,也许就是修炼全真丹法有成的人物。

  “晚辈韩云,听闻此地乃道家名山,也算是慕名而来,不知前辈如何称呼?”韩云恭敬行礼。

  老道微微一笑:“贫道玄真,在此清修多年。居士既来,不妨随我入观上一柱香吧。”

  韩云跟随玄真进入内殿,只见殿中供奉着葛洪神像,身跨猛虎,左手提篮,右手捏着丹丸,香火虽不旺盛,却透着一股古朴庄严之气。

  在上过香后,韩云又随玄真道长在其他殿内一一上香供奉,最后才来到后院一处静室。

  静室简朴,一桌一榻,墙上挂着几幅丹道图录,桌上摆着几本泛黄的古籍。玄真道长沏了一壶茶,茶香清冽,似有松柏之气。

  “韩居士此来,恐怕不只是为了游玩吧?”玄真道长轻抿一口茶,目光深邃。

  韩云微微一笑,也不隐瞒:“道长慧眼,晚辈确实另有所求。”

  “晚辈误打误撞之下接触过一些丹道,又听闻青虚山乃是葛洪祖师隐居之地,故而前来寻探寻探,万一得祖师垂青,有一番机缘呢!”

第41章 常足矣

  玄真道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手中茶盏微微一顿。

  “丹道?”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韩云,“居士年纪轻轻,竟对丹道感兴趣?”

  韩云道:“机缘巧合,得了一些粗浅的丹方,但苦于无人指点,难窥门径。听闻青虚山曾是葛洪祖师炼丹之地,故而前来求教。”

  玄真道长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走到墙边,轻轻推开一扇暗格,取出一本泛黑的竹简。

  “葛祖当年确实在此留下了一些东西。”他将竹简递给韩云,“不过,并无甚奇特之处,只是一篇《抱朴子》罢了。”

  韩云接过竹简,只觉入手微沉,竹简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古篆,字迹苍劲,隐约透着一股玄妙之意。

  他凝神细看,发现这果然是《抱朴子》的残篇,其中内容和现代记载流传下来的或有不同之处,但大致意思却没变。

  《抱朴子内篇》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论述宇宙本体、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道经的各种书目,以此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和可能性。

  《抱朴子外篇》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看这竹简质地,确实是东晋时期的古物了,只是韩云没想到对方竟这么轻而易举的示人观看。

  “这……”

  韩云心头一震。

  玄真道长淡淡道:“当年祖师之所以在此地建立全真龙门支脉,便是因为发现了葛祖炼丹遗址,得到了这枚竹简。”

  “可是,积年参悟,却无所收获,最后抱憾而终,观主之位传至于我,尔来已经有二十代了。”

  “这清虚观如何你也看到了,香火供奉不多,人气稀少,老道门下也没个弟子,前不久当地部门又有意向和我谈成合作,说想要将此地建成景点。”

  “唉~”

  玄真道长叹了口气,接着道:“后辈无能,难以为继,再过段时间,我也将会回京都白云观祖庭述说道职,请全真祖庭撤销此脉分支。”

  “这竹简我留之无用,干脆就予你吧!”

  韩云深吸一口气,郑重收下竹简,拱手道:“多谢道长赐宝!”

  玄真道长摆了摆手,笑道:“不必言谢,若你真能参悟其中奥妙,也算是了却贫道一桩心事。”

  “况且数百年来我观代代祖师偏执于此,荒废自家修行,也许是葛祖传承真与我全真无缘吧。”

  韩云将竹简小心收好,心中仍有许多疑惑未解。

  他再次向玄真道长施礼道:“道长,这竹简虽为古物,但内容与流传的《抱朴子》并无二致。历代观主参悟数百年,不知可曾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玄真道长目光深远,缓缓道:“居士心思灵巧。这竹简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他伸手在竹简上轻轻一拂,指向其中几处细微的刻痕:“你看这些纹路,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有意为之。历代观主皆认为,若能参透其中规律,或可窥见葛祖真传。”

  韩云凝神细看,果然发现竹简边缘有极浅的纹路,排列似有章法,却又难以捉摸。

  他沉吟片刻,问道:“道长可曾尝试过水火显形之法?”

  玄真道长摇头:“竹简年久,不敢妄动。不过……”

  他顿了顿,提点道:“先师曾言,葛祖擅长丹道,讲究火候二字,或许与这竹简有关。”

  韩云若有所思,将竹简置于案上,指尖轻触那些纹路。

  忽然,他察觉到一丝异样,某些竹片的纹理似乎能拼合成更大的图案。

  “道长,可否借笔墨一用?“

  玄真道长取来纸笔,韩云将竹简上的纹路一一描摹下来。

  当所有纹路拼合在一起时,竟显现出一幅简略的山势图,其中一处标有丹炉之形。

  玄真道长神色微动,但依旧面色平淡,好似早就知道了那里一般,直言道:“这是青虚山后山的丹霞洞。”

  韩云心中一震:“莫非葛祖真传藏在那里?”

  玄真道长叹道:“既然居士与竹简有缘,可自去一探究竟。”

  “只是数百年来,观中前辈多次探寻丹霞洞,皆无所获,还望居士莫要期望过高。”

  韩云闻言,当即明白过来,竹简上的玄妙肯定早就已经被清虚观破解了,关键点在于丹霞洞。

  韩云郑重道:“多谢道长成全。无论有无收获,能亲访葛祖遗迹,已是幸事。”

  “善!”

  玄真道长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

  若是他清虚观历代祖师都能像眼前这位小友一般心性豁达,不执着于葛祖传承,恐怕清虚观早就发扬光大了吧。

  道家向来讲究“承负”二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恨耶?谬耶?

  既然无缘,何必强求?

  玄真道长倒是看的开,目送韩云离去后,转身回到清虚观中,给葛祖的神像再度上了香,烟气袅袅,盘旋于上。

  他看着那似丹霞的烟气,回想着这几十年日日进香的光景,不由得怔怔出神。

  ——————

  再说韩云,自清虚观离去后,按图索骥,来到那丹霞洞中。

  丹霞洞位于青虚山后山峭壁之上,洞口被干枯的藤蔓遮掩,若非有竹简纹路指引,常人难以发现。

  韩云拨开藤蔓,一股有别于外界寒气的暖意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泥土之气。

  洞内幽深曲折,石壁上隐约可见古人开凿的痕迹。

  韩云取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光束照在斑驳的石壁上,竟映出点点金光,他凑近细看,发现石壁上镶嵌着细小的金色颗粒。

  金矿?!

  韩云眼神一突,回想起当地记载,好像本县确实是有金矿出产的,对于这些金矿石,他没有多做理会。

  继续前行约百米,洞穴豁然开朗。

  其中是一个空旷的洞厅,虽然有人为修整过的痕迹,但种种事物一目了然,并没有像是葛祖传承的东西存在。

  这也难怪,恐怕清虚观历代祖师都把此地给逛了个遍了。

第42章 局中局

  韩云眉头微皱,打着手电开始四处找寻,并不断敲打着石壁。

  对于机关机巧等物,他有贼偷传承,也是略知一二的,但经过一番寻找,发现并无任何蹊跷之处。

  “难道葛祖传承不在这里?”

  韩云静下心来,不由得皱眉苦思。

  就在这时,韩云耳边突然传来极其细微的“叮咚”声响,像是水滴声,可是大冬天的哪里来的水滴声?

  难道是听错了?

  韩云闭上眼睛,仔细倾听。

首节 上一节 29/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一个武夫,谁让你炼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