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77节
韩云的内景能量,还有足够的香火愿力,丹云之炁和磅礴的先天一炁倒是其次。
清微道长见韩云态度坚决,不由感叹道:“韩道友如此慷慨,实乃我全真教之福。此画供奉于纯阳殿,必能护佑道场昌隆。”
他小心翼翼地将画卷收入紫檀木匣,又取出一枚雷击木牌递给韩云:“此乃我永乐宫的凭证,持此牌者,可自由出入全真各大道场。”
“今日赠予道友,以表谢意。”
韩云接过令牌,只见其通体乌黑,正面刻“永乐宫”三字,背面则是“通玄达真”四字,边缘云纹缭绕,隐有灵光流转。
“这……”韩云有些迟疑,“在下并非全真弟子,受此令牌恐有不妥。”
清微道长笑道:“道友得吕祖显圣赐剑,已与我教结下不解之缘。此令不过是方便道友日后往来论道,不必推辞。”
见清微坚持,韩云只好收下木牌,拱手道:“既然如此,韩云便却之不恭了。”
两人又论道半日,清微道长对韩云所修的灵宝派功法颇感兴趣,而韩云也对全真内丹之术有所请教。
随后,韩云才离去。
—————
内景空间之中。
韩云心念一动,白玉小剑便从眉心射出,化作三尺青锋悬于身前。
剑身晶莹如玉,其上隐隐有云纹流转。韩云伸手握住剑柄,顿时感到一股纯阳正气顺着手臂经脉游走全身,体内真炁竟自行运转起来。
“好剑!”
此剑看似是实体,实则乃是纯阳念头所化,何谓纯阳?
剥尽群阴是谓纯阳!
那众生香火愿力,说到底也是精神意志的溢散,也是念头祈愿。
吕祖以自身存在神异,将那香火之躯中的杂质散去,唯独留下那纯阳无染的念头,并以斩蛟图中意蕴,化作此剑剑意,故而有除魔之威。
吕洞宾被认为具有“三剑”,一斩无名贪嗔,二斩无名爱欲,三斩无名烦恼,但说到底,都是心剑。
和文殊菩萨的智慧法剑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其又和文殊慧剑有所不同,盖因其剑可以化为实质,为千里飞剑之术。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吕祖可将自身寄托于剑上,为剑遁之法,游却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故而名曰:天遁剑法!
天遁剑法是道教中一种以剑为载体的修炼法门,相传由吕洞宾从火龙真人处习得,兼具形剑与道剑的特性。
不仅用于斩除心魔、辅助修炼,还能有攻伐、遁空之效。
吾有一剑:可斩山,断海,摧魔,降妖………
其堪比五雷正法和韩云所学的丹法,可谓是各有神异妙用。
其实各家大派的传承都有种种神奇之处,如金丹道的丹云,有纷纭护身,霞举飞升,锻炼性命之功。
天师府的五雷正法,其前置条件为金光咒,一样可以锤炼性命,金光护身,拟炁化形,雷法更是浩大威正。
这些传承体系已经趋于完善。
可以想象的到,如果是一个异人大世,那他们所展现的这些神奇手段,被尊为仙神也就不奇怪了。
就像韩云之前的理念一样,越是不断学习,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老天师张之维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是因为他没有遇上历史上的那些神圣之人,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二天才。
只是在近代越来越少了而已。
韩云手握纯阳宝剑,感受着剑身传来的温润之意,心中思绪万千。
他虽已得吕祖传法,此剑既是纯阳念头所化,便与心神相通,若要真正掌握,还需以自身之炁养炼,使之与己身相合。
不过韩云既然有内景空间在,倒是可以省去这些繁琐步骤,直接一步到位。
第109章 陈抟遗棋
韩云盘坐于内景虚空,纯阳宝剑悬于身前,剑尖朝下,剑柄朝上,缓缓旋转。他双手掐诀,周身泛起淡淡金光。
忽然,剑身一震,发出清越龙吟。韩云睁开双眼,只见剑身上云纹流转。
剑身突然分化万千,化作无数细小光剑,在内景空间中纵横交错。
随后,这些细小光剑迎风而涨,化作原本纯阳宝剑大小,汇聚在一起,化作一条剑龙,争鸣不断,形成万剑齐发之势。
韩云心念一动,万剑融为一体,成为一柄横亘天际的如山巨剑。
最后,巨剑分解,一化万千,那些光剑竟如百川归海,尽数没入他体内。
“这就是纯阳剑道!”
韩云不由得出声赞叹道。
此剑由心念而生,故而可以以心御剑,分做万千之数,心念愈发坚韧,此剑也就愈发坚硬,越锋锐,故而可以与诸般硬物相抗。
所以说,这纯阳剑,既是剑,又是心之印证,道心坚定,就有无可匹敌之威,任他是何等妖魔鬼怪,我自一剑斩之!
不知为何,韩云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话:我心如铁,坚不可摧。
按照韩云如今的心性和性功修为来说,即便是张之维的五雷正法,也自可一剑斩之。
故而修炼剑道者,多有豪情万丈。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他们往往被称为剑疯子,公认的战力第一,这是因为他们战斗起来无所顾忌,必要时甚至自身融于剑中,以命搏命。
只是近几百年以来,纯粹的剑修已经少之又少了,甚至那些精通御物术的人,都被称之为剑仙。
呵!
什么是真正的剑仙?
吕洞宾或可当其一也,而今则多了韩云一人尔。
在内景能量的帮助下,韩云彻底将纯阳剑炼化,并用内景能量和三昧真火淬炼,使其更加锋利强大。
其实韩云也不知晓现在的自己究竟有多强大。
纯阳剑为核心,丹云之炁为表象,万千劲力罡炁为锋刃,一剑出,可倾山海否?
——————
在离开晋省以后,继续往西而去,便到了秦省,不过和之前坐高铁不同,韩云这次是走着去的。
顺黄河而西,过潼关,往华阴,在秦省的第一站,便是西岳华山。
在一些典籍的记载中,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
其中,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只是千百年来无人见过。
全山共拥有七十二个半悬空洞、二十余座道观,曾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隐居。
关于陈抟老祖,还有一桩逸闻趣事。
传说赵匡胤早年流亡至华山时,遇陈抟化身的卖桃老者,食桃后与其对弈失利,先后以盘龙棍、华山为注立约,最终败北。
陈抟借棋局预言其称帝,并令赌约飞离,贴在山崖之上,意为此约不易也。
放在普通世界,可能只是奇闻异事,但是在一人之下世界在,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陈抟老祖,字图南,号扶摇子,融儒、释、道三教学说于易学之中,创立了先天易学。
他以服食辟谷、玄默修养为主,著有《无极图》《先天图》《易龙图序》《贯空篇》等书,描绘宇宙生成及六十四卦,乃是异人界公认的术士高人。
且有《风鉴歌》传下。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对于相面之法独树一帜。
又有《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书,对于内丹之道也有独特见解。
当然,最为出名的,还是陈抟老祖“睡仙”之名。可谓大才,全才也!
都说张之维如何厉害,一人压尽天下,但事实上天才只是见这些神圣的门槛罢了。
张之维年轻时被张静清评价为目中无人的骄狂狮子,是因为其不知天高地厚,事实上张之维也确实有这个资质。
但他的资质对比起无数有先贤神圣之名传下的前辈来说,就不够看了。
韩云则不用,往往怀揣的是一颗谦勉之心,总感觉自己还不够,和那些先贤相比,登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
他也只是在先贤的肩膀上,窥见一二风景罢了。韩云将自己对标的永远是那些先贤,而不是张之维。
他一直所做的,唯有朝谒,问道!
—————
华山之险,天下闻名。
韩云拾级而上,脚下青石斑驳,道旁古松虬劲,时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行至半山腰,忽见一老道倚松而坐,手持拂尘,双目微阖,似睡非睡。韩云察觉此人气息内敛,如渊渟岳峙,绝非寻常道士,于是上前搭话。
“敢问道长,可是此间修行的真人?”韩云拱手作揖,语气恭敬。
那老道缓缓睁眼,看向韩云身上木牌,眸中不由得一亮,却又转瞬归于平静。
上一篇:你一个武夫,谁让你炼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