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287节

王海亮发现张大毛跟大白梨都没事,终于虚口气。

他对得起二丫了,当初曾经在二丫的坟墓前发誓,要帮着女孩照顾爹娘的。

如果张大毛跟大白梨真有个好歹,海亮不知道怎么跟死去的二丫交代。

王海亮三纵两纵跳进了红薯窖,但是进去以后,他的脸腾地红了,这才发现张大毛跟大白梨都没穿衣服,他们两个光溜溜的,大白梨的那对大白梨……真的好白。

张大毛被救了出来,喜凤嫂被救了出来,疙瘩坡除了死去的几个人,人口的数量对上了。大营救宣告彻底结束。

经历了大灾难的疙瘩坡显得无比荒凉,漫山遍野都是无家可归的人,漫山遍野都是失去亲人的痛哭声,还有伤者的低吟声。

大梁山耷拉着它沉重的头颅,也好像在为死去的人默哀。

天上繁星点点,夜风吹过草丛呜呜啦啦地响,好像地狱发出的鬼哭,也好像死去的冤魂在哀鸣。

废墟上,从这头到那头,都是连绵不断的帐篷,每一个帐篷里都听不到喧闹,每一个帐篷都是冷清清的,人们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不知道从哪个帐篷里传来一阵胡琴声,那胡琴声非常优雅,高昂顿挫,传出一首悲凉的老腔唱段。

那是张大毛公鸡一样的嗓音,张大毛不但是远近闻名的柳编高手,也是远近闻名的胡琴高手,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拉胡琴,也喜欢唱老腔。

“征东一场总是空,难舍大国长安城,自古长安地,周秦汉代兴,山川花似锦,八水绕城流……。”

那老腔阴阳顿挫,高亢嘹亮,在暗夜里传出老远老远,为人们死后余生增添了又一份悲凉。

☆、第156章 小燕复活

第156章小燕复活

海亮从村长的位置人被人轰赶了下来,目前的村长位置暂时有建国顶上。

大夯哥跟建军死去以后,王海亮等于失去了两条臂膀,大梁山再无可用之才了。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整个大梁山有文化的青年寥寥无几,文盲数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也就建国认识几个字。

可建国的能力真的不行,没有威信,也没有经验,更没有领导能力,王海亮只好帮他。

他们搜集了村子里所有的粮食,埋锅造饭,寻找一切可以寻找的东西,顽强地活下去。

邻居跟邻居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安慰,他们扶老携幼,呼儿唤女,大灾难将所有人的心紧紧栓在了一起。

王海亮觉得,他肩头的担子更重了,路……还得修啊,柳编队,采药队,运输队也不能停止,那可是大梁山的经济命脉。

目前,他们需要的是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更需要钱……。

几天以后,村民们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家园,重新在废墟上垒砌了房屋,搭起了草棚。

因为大梁山依然很穷,根本没有什么建筑材料,也只能将从前的围墙修缮一下,重新垒砌起来,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

为了重新修缮家园,王海亮暂时顾不得柳编队跟运输队了,也顾不得修路队跟采药队的事情,修路不得不暂时停止,因为大梁山需要恢复元气。

大家白天相互帮衬,继续建造房屋,晚上的时候就吃大锅饭。

村子里专门有人做饭,带娣,玉珠,还有喜凤嫂领着一帮妇女担起了这一切,大灾以后的疙瘩坡,终于显出一丝活气。

这几天,王海亮有一个惊奇的发现,他看到建国的饭量出奇地大。

平时这小子一顿饭喝三碗玉米糊糊,大地震以后竟然一顿饭喝到了五碗。

平时一顿饭吃三个窝窝头,最近一段时间,一顿饭竟然吃到了五个窝窝头。

不但如此,而且海亮还意外地发现,张建国开始偷粮食。

每次吃饭,窝窝头总是偷偷塞进怀里几个。

这让海亮很纳闷。

大锅饭可以随便吃,虽说建国正在长个子,可也不该那么饿啊?不知道这粮食他是偷给谁的。

这天傍晚,王海亮亲眼看到建国偷偷装了两个窝窝头,放下碗筷以后抹抹嘴走了。

王海亮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于是同样放下碗筷,默不作声跟了过去。

晚饭以后夜色已经很黑,夜凉如水,半空中起了一层淡淡的雾气,草尖尖上也起了一层露水。

湿漉漉的露水将建国的鞋子跟衣裳全都打湿了,可建国却浑然不顾,穿过村子的帐篷群,慢慢上了大梁山。

王海亮亲眼看着建国穿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爬上了前面的高坡。

再往前就是从村子到不老峰那段笔直的山路了,这条路是王海亮领着村民修出来的。

大部分的山路还在,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山崩掩埋了,滑坡以后的山石将大片的山路覆盖在了下面。

因为村子要恢复元气,人们要修建住所,所以海亮暂时还顾不得这些。

建国竟然没有顺着山路走,反而横穿那条路,越过葫芦口,直接上了不远处的黑风岭。

建国在前面走,小心翼翼,竟然没有发现海亮在后面跟着他。
首节 上一节 287/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