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798节

栓宝顿了一下,但很快打起了精神:“放心,我不会让海亮的心血付水东流的。”

就这样,栓宝走了,把海亮的药材如数交给了客户。

这是二丫跟海外的第一次交易。

这次交易是成功的。天也在帮助海亮。

那批药材刚刚到达欧洲没多久,偏赶上了欧洲爆发瘟疫。

那边的医生极尽全力,也没有研制出很好的药材。

但是王海亮的药材一到,对瘟疫产生了奇效。救活了一大批人。

于是,王海亮的药材在欧洲一炮打响,价格一路飙升。

不单单二丫一批一批订购,很多欧洲的商家也千里迢迢找到了大梁山,奔赴了大梁山制药厂。

到1991年的冬天,年底结算的时候,大梁山工厂的利润就翻了好几番。

这一年,大批的药材合同跟饮料合同滚滚而来,一批一批的大卡车也滚滚而来,将制药厂跟饮料厂围得水泄不通。

王海亮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当初购买机器的贷款,大梁山的人也拿到了更多的分红,到手的工资也是去年的两倍。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王海亮立刻在Z市声名鹊起,成为了大梁山的企业家,大老板。

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也纷纷走进了大山,帮他拍照,帮着工厂拍照,海亮的名字出现在了电视上,也出现在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上。

大梁山终于按上了腾飞的翅膀,真正跟外面的世界接了轨。

忽然间,大山里呼唤出了数万人口。

忽然间,大山里呼唤出千百座新房。

随着饮料厂跟制药厂的不断壮大,村子里的养殖业也在悄然兴起,还修建了好几座砖窑厂。

而且,一个个开发商也将目光瞄准了大梁山,准备到哪儿去开矿。

大梁山物产丰富,资源丰富,不单单有铁矿,还有煤。

因为有了路,这些矿产经过开采,都可以运出来,是商人最好的良机。

王海亮的行头也变了,一身的西装,里面是洁白的衬衣,脖子上是崭新的领带,下面是板裤跟程亮的皮鞋,出现在了各大电视的新闻里。

农民企业家愚公移山,历经十年,为大山开出一条前进路。

农民商人王海亮,艰难创业,开山路,种果园,带领村民致富。

农村想要富,少生孩子修条路:记大山优秀男儿王海亮的艰辛十年。

一条条大标语,一张张横幅,一次次记者招待会,电视屏里都是王海亮的身影。

因为男人出名了,玉珠也跟着沾光,女人的行头也变了,耳朵上是金耳环,手腕上是玉镯子,脖子上是金项链。

玉珠的话变得更少了,不是她不想说话,被那些金镯子金耳环坠得累得慌,懒得开口了。

总之,大梁山在随着王海亮的改变在改变,王海亮也随着大山的改变在改变。

这时候,却气坏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在城里开家具厂的张二狗。

张二狗正在看电视,王海亮的身影一个劲在电视里晃荡,把张二狗气得七窍生烟。

咣地一声,他把遥控器砸在了电视屏幕上,遥控器碎裂了,电视屏幕也碎裂了。

张二狗跳着脚地骂:“王海亮,你个狗曰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嘚瑟个毛?如果大梁山是在我张二狗的手里,老子一定比你干的更好,也比你更出名!”

张二狗咬牙切齿,嫉妒地不行。

他就是见不得穷人过年。

当初,王海亮开厂初期,举步维艰,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把张二狗可乐坏了。

他希望王海亮赔死,最好工厂一辈子开不了业。

那时候,他的钱比王海亮多,家具厂的生意也比王海亮好很多。

张二狗腆胸叠肚,觉得海亮完了,自己是大梁山最有钱的人。

等老子发了大财,然后就找人收拾你,将你弄得倾家荡产。

张二狗是懂法律的,知道硬来不行。不能跟海亮硬碰硬,应该打经济战。

国家跟国家之间,还打经济战呢。

彻底把海亮搞得倾家荡产,拖着棍子去讨饭,才是张二狗的梦想。

到时候,这小子就会像乞丐那样,跪在自己面前摇尾乞怜,希望老子赏他一碗饭吃。

那时候,我爹的仇报了,老子当初的挨打之仇也报了。
首节 上一节 798/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