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第412节

陈一明白方逸华的含义,就是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一人。

这些老家伙,已经没有雄心万丈,他们已经很有钱了,所以就不需要去把这笔天文数字翻番。

创业难,但守业更难。

老家伙们现在唯一关心的,就是将这笔天文数字传承下去。

富不过三代,虽然是个悖论,但不肖子孙败光家产,在他们漫长的生涯中,不是稀奇事儿。

他们在寻找一个将家产传承下去的办法。

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还在寻找,邵逸夫就属于还在寻找的那一拨人。

把这帮人当成合作伙伴,的确是让人担忧。

陈一沉思片刻,也就不在谈论合作的事儿,开始认真吃饭喝酒。

晚宴很快结束,方逸华带着张小燕离开,返回马赛市区的大酒店。

陈一目送两人离开,就返回饭桌旁,继续喝着闷酒。

王京和杜琪峰也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坐在桌子旁,见陈一有点闷闷不乐,两人对视一眼,统一了思想,就由王京开口说道:“阿一,方逸华他们参加,就咱们兄弟搞。”

“不就是拍电影吗!”

“咱们都是喜爱这行,就算累死也乐意!”。

陈一听到王京的话,心里暖暖的,于是肯定的点头,笑着说道:“好!求人不如求己!”

“这帮老家伙都想吃现成的,那老子就给他们做出来。”

“但那时候,可不是他们想下筷子,就可以下筷子的!”。

第二天,张小燕就拿着合同找陈一,陈一让法务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没有问题,就签署了自己名字。

这些杂事儿已经处理完,陈一等人又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又一次放在了电影拍摄上。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非常人贩》的全片,已经全部剪辑完。

邹文怀十分看重《非常人贩》这部电影,亲自飞到马赛,观看电影。

全片时长一百六十分钟,王京为了证明自己,对电影的细节,扣的很仔细,加上拍摄资金充足,让王京有耐心补拍很多片段。

邹文怀对成片很满意,这种老江湖,自然明白,这是一个欧美故事,很适合北美观众。

有些努力,从一开始就是错误。

港岛导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市井,这些文化底色,让他们拍摄黑帮片,信手拈来。

可北美黑帮跟港岛黑帮,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样同等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到观众上,那就是观众的审美不同。

邹文怀在剪辑室点燃了一根哈瓦那雪茄,递给了陈一,之后又给自己点燃了一根,满意的称赞道:“这电影拍的不错。”

“王京这个小胖子,拍摄手法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成片明天就送回港岛,准备刻制。”

“上一次《碟中谍》的首映式,就在洛杉矶举行的,港岛的媒体,将我骂的狗血淋头。”

“这次我要搞两个首映式,洛杉矶和港岛一起首映。”

“一周之后,再在东京,汉城播映,这次声势我要搞到最大!”。

陈一没有想到,年过半百的邹文怀,居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但电影是嘉禾投资的,自己只是打工人,实在没有立场阻挡邹文怀的大操大办,只能鼓掌祝贺。

港岛的生意,都是妮可管理,虽然她也是股东之一,管理的名正言顺。

可是她毕竟不是超人,无法同时照看那么多的分公司,几次打电话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询问陈一何时返回港岛。

既然《非常人贩》拍完,陈一就让王京跟邹文怀一起返回港岛,回去照看生意。

因为《电锯惊魂》还没有开拍,陈一只能继续留在马赛,处理问题。

《电锯惊魂》之所以耽搁怎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场景没有搭设成功。

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度,浪漫到散漫,因为主场景当中,有大量的木材,必须要有消防证明,证明这些木材的不会失火。

为了这个证明,陈一找了无数的人,最后还是法国电影协会出面,才彻底解决。

拿到这个证明,陈一才敢让道具师把场景搭建起来。

第301章 制片人之耻

这张许可,算是坑哭了陈一和杜琪峰。

首节 上一节 412/4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我真的不是谋士

下一篇:重生到港岛之商业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