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第411节

要不是福特二世迷途知返,加上家底够硬,早就失去福特公司的控制权。

洛杉矶作为美利坚第二大城市,体育财团和娱乐财团非常的多,他们需要海量的资金。

北美的银行业非常发达,所以专门给他们设立了灵活的贷款项目。

前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内地电影业发展迅速,大片层出不穷,票房日渐火红,开始出现第一个吃螃蟹的。

04年的时候,华谊从深圳发展银行借贷拍摄《夜宴》,打响了民营电影公司向银行贷款的第一枪。

而到了09年,工行分别向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提供1.2亿元、5500万元的贷款,成为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民营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事件。

早在07年,《集结号》的成功。已经让银行业开始意识到,影视产业也隐藏着丰厚利润。

特别是在当前内地影视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电影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2010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达101.72亿元。

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影行业在前期的影片拍摄制作和后期的市场推广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融资问题便更为明显地凸显出来。

以电影版权抵押、没有第三方公司担保授信的银行贷款形式则始于2007年。

关键事件,就是招行向华谊电影公司提供5000万元贷款,用来投拍《集结号》。

但在此次贷款中,除了电影版权做质押担保外,还加上了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的个人名义担保。

当然条件也是苛刻的,但也不是无法接受,就是将《集结号》票房收入专设帐户监管,作为担保。

而影视业版权质押第一单,被公认为是2007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签订的600万元贷款合同。

至此以后,版权质押才逐渐成为影视行业贷款的主要质押物。

但怎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影视业属于高风险高回报行业,需要独特的融资和风险管理。

好莱坞就是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运作的。

在好莱坞,从导演、编剧到演员、美术指导、摄影等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投保,一旦发生意外,就能从保险公司得到相应的偿付。

同时,为控制影片制作风险,在好莱坞的融资过程中,通常是由保险机构为影片按照商定时间、预算与质量完成交付进行担保,向银行融资。

这个想法,虽然在港岛或者整个亚洲是超前的,但好莱坞已经推行了二十几年。

方逸华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也明白里面的风险。

说实话,她对电影财团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这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是个样子货而已。

她更加感兴趣的是,电影银行的构思。

邵家一直想成立自己的银行,好将触手伸进金融业。

这些年,邵逸夫主持的邵氏基金,在股市上运作,挣了不少的钱,就有心进入金融业。

但港岛富豪和财团,分为好几拨,相互合作,但并不相互帮忙。

尤其是这种进入对方领域发展的过分想法。

“陈先生,你的野心很大,但我必须提醒你一句,整个亚洲,只有内地才能承载你的梦想。”

“不用我提醒,你也知道,港岛承载不了你的野望。”

“我们邵家对你那个电影财团没有多少兴趣,我想陈先生也不想集团当中,有太多意见相左的人吧!”

“银行这件事儿,我们倒是可以考虑。”

“邵家手里正好有一张银行的执照,你也知道,现在这样重要的执照,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申请下来。”

“只是不知道,邵家在里面会有多大的话语权?要是少了,我们也就不耽误陈先生闷声发大财了!”方逸华淡淡的说道。

陈一明白,方逸华想要主动权,他最近是挣了不少的钱,但是跟邵氏家族相比,还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每人出资多少,就代表未来在银行的话语权多大。

但独木难支,陈一必须要尽快拉拢住一帮盟友,要是拉拢失败,自己就必须要走奈飞的路,靠海量高质量电影,堆积口碑,持续发展。

“方小姐,这些都可以谈,您我都是想让港岛娱乐业越来越好,毕竟这是我们的根!”陈一认真的说道。

听到陈一恳切的话,方逸华也认真地点点头,之后对陈一说道:“这件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

“我尽快打给邵先生,听取他的意见。”

“不过,我个人对陈先生的想法,是表示赞成的,时间不等人,要是失去了主动权,我们就失去一切。”

“那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但作为您的领路人之一,我必须要给你一个建议,有时候盟友,是累赘!”

“目标不一致,终点一定也不一样,这样的组合,不会有任何的进展!”

“我用了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

首节 上一节 411/4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我真的不是谋士

下一篇:重生到港岛之商业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