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576节
“你说吧。”
伊凡三世严肃起来。
“是这样,皇帝曾接见过一些从莫斯科和梁赞而来的商人,从他们口中,知道了您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
狄奥多西徐徐说道。
“据我们了解,您现在严重缺乏贵金属,不仅没办法发行太多货币,收拢财权,就连民间商业也严重受阻。”
“我在梁赞城随意逛了逛,发现竟然有百分之八十的民间商贸还在以物易物,这是万万不行的,将会严重拖慢您的发展步伐。”
“是,你说得对,所以呢?”
伊凡三世面色不变。
“陛下认为,我们两国是姻亲之国,还同属东方正教,既然你们有困难,他可以提供帮助,可以向您提供大量的贵金属,供您铸造货币,不仅可以加强集权,还能促进商业发展。”
狄奥多西看向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沉默片刻,不动声色。
“很好的提议,但,条件呢?”
“我刚刚见您的城市有不少流民,梁赞也一样,我们希望获得流民的招募权,为您的城市减轻压力,也为正教事业尽一份力。”
狄奥多西状若虔诚地在胸前画上一个十字。
“陛下仁慈而善良,不愿看到同宗兄弟遭受严寒的折磨,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伊凡三世哼了一声,眼光闪烁。
“罗斯虽大,没有一片土地是多余的,罗斯人虽多,也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他们无法为您提供任何价值,天气寒冷,适合耕种的土地都是有数的。”
狄奥多西反驳道。
“但是,黄金和白银却是实打实的,您怎么处置,全部随意。”
“如果您想购买我们的武器,铠甲,枪炮乃至日后可能的军舰,也可以使用这些贵金属。”
伊凡三世没有说话,内心却不断挣扎。
狄奥多西说得没有错,他现在的确急需贵金属,罗斯民间的确有相当多的商业行为还在通过以物易物这种原始手段。
而且,现在的他可是连铸币权都没有从封建王公手里完全收回来,主要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贵金属。
但是,在未来的莫斯科——东罗马贸易里,莫斯科完全处于贸易逆差中,这些贵金属辗转一遍还是能回到东罗马手中,人口丢了可就真丢了。
不过,他的确可以在这一轮的交换中获益良多,可以养更多的兵,买更好的武器,距离集权君主又近了一步,距离打破鞑靼枷锁又近了一步。
“如果我不同意,伊萨克皇帝会怎么办呢?”
伊凡三世试探着问道。
“有些商人建议陛下资助鞑靼劫匪,从他们手中直接购买正教奴隶。”
狄奥多西痛心疾首地说。
“陛下严厉斥责了他们,并表示伊凡大公向来善解人意,一定不会为难我们的。”
伊凡三世倒没有动怒,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从几个世纪前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此期间,数目庞大的罗斯白奴被鞑靼人卖给热那亚商人,组成了黑海贸易的重要一环。
“你怎么看?”
伊凡三世看向佐伊。
“您是君主,您自己决断。”
佐伊淡淡地说。
似乎对佐伊的表现比较满意,伊凡三世点了点头,转向狄奥多西。
“我需要召开杜马会议,和贵族们进行商谈。”
“这是您的权力。”
狄奥多西说道。
“但是,我刚刚从诺夫哥罗德俘虏了一些战俘,都是民团,没什么文化和战斗力,他们可以卖给你们。”
伊凡三世叹了口气。
“希望你们的皇帝说到做到,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您放心,皇帝对自己人一向很好。”
狄奥多西的笑容浓郁了不少。
“您会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庆幸的。”
伊凡三世摆摆手,有些烦闷。
“你们今后还有什么打算?”
“如果您允许的话,我们将在这里住下,等来年开春,我们还会前往基辅大公国,试着也签署一份类似的商业协约。”
狄奥多西说道。
“基辅?你们准备绕开波兰人和立陶宛人?”
伊凡三世有些惊讶。
“试试看吧,如果政治层面走不通,那我们就去联络商人。”
狄奥多西耸耸肩。
“等顿河解冻,我们也会派出船队,将流民接回去。”
“行,那就先在这里住下吧。”
伊凡三世点点头。
“莫斯科的冬天很冷,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我们没什么特产,如果有,那就是熊,酒和寒风。”
……
1472年初,北风呼啸中,东罗马帝国使节团抵达莫斯科,开始就军事联盟和商业协约进行谈判和协商。
第312章 香蕉热潮
1472年初,北半球的天气愈发寒冷,雪花飘扬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上,将城市和乡野染成洁白的银色。
然而,在浩渺的大西洋海岛上,阳光依旧和煦,气温依旧适宜,西风带的盛行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各种植物茁壮成长,各座教堂正为每年年初接二连三的节日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准备。
这里是加那利群岛,整个西北非海域面积最大的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适宜,冬季降水较多,夏季则比较干旱。
由于位置优异,随着大西洋航路的开通和繁荣,加那利群岛的战略地位迅速攀升,成为了地中海航船前往大西洋海域至关重要的中转站,许许多多的商船队都会将这里当作离开地中海后的第一道补给站,为这座原本渺无人烟的火山群岛带来了繁荣和兴旺。
几十年前,东罗马帝国从由法国探险家建立的加那利王国手中买下了西半个加那利群岛,并组建了拉帕尔马总督区,将首府定为土地肥沃的拉帕尔马火山岛。
之后的几十年里,东罗马帝国在大西洋上高歌猛进,拉帕尔马总督区也随之不断发展,制度逐步完善,法治陆续健全,人口逐年增多。
由于这里距地中海世界很近,当地土著比较稀少,可以更快捷地接受地中海文明的滋润,岛上的几座海港已经和其他的东正教城市别无两样。
比起大半荒芜的圣尼古拉斯总督区和血腥黑暗的比热戈斯总督区,这里才是真正的文明地带。
几年前,东罗马帝国海陆两军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欧罗巴海角登陆,耗费大量金钱,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建起了日不落要塞,成功在直布罗陀海峡占据了一席之地。
日不落要塞建立后,马林王朝和格拉纳达埃米尔国的海盗行为受到限制,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发起的自由化改革又提升了资本商人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组建股份制商会,从事大西洋贸易,市场上的海外商品越来越多,各大造船厂的船坞夜以继日。
当时,加那利群岛王国的老国王已经病死,他的侄子接替王冠,但这位花花公子已经背上了一大笔债务,急于将手上的地产卖出变现。
在此背景下,皇帝决定将整座加那利群岛纳入囊中,用更高的价格战胜了卡斯蒂利亚和法兰西的买家,用强大的大西洋舰队开进加那利海域,威吓国外竞争者。
花花公子带上巨款欢喜离开,拉帕尔马总督区也就此扩张了两倍,改组为加那利总督区,首府仍为东正教人口居多的拉帕尔马岛。
至此,东罗马帝国的海洋布局基本完毕,从君士坦丁堡到帖撒罗尼迦,从帖撒罗尼迦到雅典,再到北非的比林奇,迦太基,阿尔及尔,从阿尔及尔驶入日不落要塞,再向西南抵达加那利总督区,冲向广阔的海洋。
一座座港口组成四通八达的海洋商路,将半个世界的财富汇聚起来,流向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
现在,整个加那利总督区拥有人口八万,包括一万余名希腊正教徒,八千余名拉丁公教徒和数万名黑白奴隶,大多位于拉帕尔马岛和大加那利岛等土地较好的大岛上。
在拉帕尔马港旁边的海崖上,一座大理石像沐浴着大西洋的海风,石像昂扬而挺拔,身后的披风极为传神,手中利剑高举,指向海洋。
这是拉帕尔马总督在五年前出资修建的伊萨克皇帝像,二十七年前,尚且青涩的皇帝正是从这里出发,建立了不朽功业,开启了自己传奇的复兴之路。
大理石像的基座上刻着一行碑文,来自于皇帝当年的讲话。
以上帝之名,远征黑域。
时至今日,驶入港口的大小航船都会沐浴在大理石像的荣光下,船上的海员无论来自五湖四海,都会脱下帽子,向伟大的开拓者致以最诚挚的尊崇。
这座雕像有专人负责维护和监管,出海远航的水手和得胜归来的海员总爱在雕像下方放上几枚金币,祈求胜利,感谢祝福。
拉帕尔马岛,平整的泥土道路上,一辆马车飞速驶过,绕过繁荣的港口,向城外的种植园驶去。
马车上,一位衣着华丽的中年男人静静地注视着窗外大片大片的农田,看着蓬勃生长的甘蔗和咖啡树,看着田垄上手持皮鞭的监工和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奴隶,面色平静。
他叫洛泰尔,加那利总督区的现任总督,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兢兢业业二十七年,见证了总督区的从无到有,见证了港口的兴旺和种植园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自由化改革下民间资本的庞大力量。
洛泰尔并非贵族出身,他的父亲安德烈曾是皇帝的私人管家,在几年前年老离世,遵照遗愿,葬在君士坦丁堡,葬在先皇后凯瑟琳坟墓的旁边。
安德烈并非希腊裔,而是热那亚人,作为加提卢西奥家族的仆人跟随以撒的母亲凯瑟琳来到君士坦丁堡,凯瑟琳难产去世后,一直陪在以撒身边。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