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608节
“哼哼,穿戴同样的制服可是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最好方式,但军服列装得放在战后。”
帖木儿塔什说道。
“多一柄火枪就多一分胜算,这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你不管财务政务,怎么会懂。”
帖木儿塔什摇了摇头。
“流民吸引,武器升级,马匹更换,水军建设,哪一个不得花钱?”
“我们上次依靠大土耳其战争挣来的经费几乎在这轮扩张中花完了,陛下给的钱还得分切尔克斯一份,等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我看看能不能通过卖奴隶再弄一笔钱。”
卜拉木将烟斗扔在一边,望望窗外,站起身来。
“要到了,天气转暖,估计得打仗了。”
“不知道这一次,贡萨洛将军还会不会帮我们打仗。”
卜拉木自言自语道。
“不会了,贡萨洛不是我们的人,我了解他,他本身也不太喜欢我们这里。”
帖木儿塔什也站起身,准备组织船队靠岸。
“他只不过是看在陛下的份上帮我们打几仗罢了,现在估计正在棉花堡泡温泉。”
“行吧,我们自己就行,鞑靼人已经没落了,这东欧草原还得是哥萨克的天下。”
卜拉木伸个懒腰,整整衣装,推开木门,走向甲板。
港口越来越近,甲板上的贫苦逃奴欢呼起来,眼里也多了几分光彩。
这里位于亚速海东北岸,顿河出海口的南方,曾经建有热那亚人的亚速城,是黑海白奴贸易的重要口岸,在哈吉格莱时期被克里米亚汗国占据,曾经的港口几乎被毁于一旦。
五年前,查士丁尼和贡萨洛率部赶跑了克里米亚鞑靼人,占据这片紧要关口,正式建立顿河畔君士坦丁,将其作为哥萨克王国的首都。
五年来,由于黑海贸易和顿河商贸的复兴,顿河畔君士坦丁迅速繁荣起来,迁来这里的哥萨克人以城堡和港口为中心,在四周开辟农田和牧场,把马匹,粮食,毛皮和肉制品卖给东罗马商人,再从他们手中换取衣服,工具等高级手工制品。
如今,顿河畔君士坦丁拥有一座城堡,一个大型修道院和一个港口城镇,但城镇人口依然较少,一些人从事商业,其他人则为过往商船提供服务,手工业产出几乎为零。
这座城市本来就是一个贸易口岸,自身产出能力有限,也没什么价值特别高的特产。
当然,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当一个二道贩子已经足以让城市繁荣兴旺。
顿河畔君士坦丁是草原王城,哥萨克王国唯一一座像样的城市,每逢战争来临,国王的使节就会带着信件赶往一个个哥萨克聚集地,要求他们拿上武器,跨上战马,到王城集结。
国王的开明和公平是出了名的,哥萨克们可以保留最大的自治权,在战争后也能依照战争贡献平等分配战利品,骁勇善战的还会得到国王的额外奖赏,对于这些渴望自由,尊重与荣耀的勇武汉子来说,这已经是上帝的恩赐。
早期哥萨克的集体氛围很浓厚,具有一些原始的部落民主色彩,凡是跑来这里的农奴都能获得自由,都能在集体会议中投出自己的一票,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语言,无论什么肤色,只要你认同哥萨克的理念,认同哥萨克的生活方式,那就会被接纳为他们的一员。
大家都以兄弟相称,非常护短,哪怕你刚刚加入,只要受了欺负,立马会有一大堆哥萨克汉子提着马刀带你杀过去,为自己人伸张最朴素而原始的正义。
在这种氛围下,每一位哥萨克都对自己的身份无比骄傲,初来乍到的逃奴很快就能融入集体,效忠集体,将自己也视为集体的一员。
在东罗马帝国那么多的藩属领地中,唯有哥萨克人是不愿意去君士坦丁堡过好日子的。
原时空中,哥萨克人的这份质朴与自由没能维持多长时间,无论是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大公还是莫斯科的俄罗斯沙皇在骨子里都十分看不起他们,将他们视为野人,压根就没把他们视为同类,只是看中了他们的勇武无畏,从而通过各种手段强迫他们向自己效忠,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哥萨克,让他们成为普遍贫穷的边地骑手,沾满血腥的锋利弯刀。
旗舰的甲板上,帖木儿塔什凝望着气势恢宏的巴列奥略堡,看着堡垒上空飘扬的血火双头鹰旗,冷峻的脸颊上浮起一丝微笑。
“切尔克斯人也到了,他们比我们还快。”
卜拉木指了指不远处飘扬的切尔克斯王旗。
距离《十二协约》的签署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年头,查士丁尼在一场场战争和战后分配中收获了不少忠诚,不仅在万众瞩目中正式戴上了切尔克斯的黄铜王冠,还将巴列奥略十字添加到切尔克斯旗帜上,象征王权。
“就知道他们会跑过来。”
卜拉木抱怨着。
“又多一个分战利品的。”
“光靠我们自己不保险,本来就得留一些人防备术赤兀鲁思。”
帖木儿塔什回到王城,心情好了不少。
“上次是库班哥萨克收获最多,这次他们就留守吧。”
“行了,准备靠岸!”
帖木儿塔什大手一挥,帆船队陆续靠岸,码头管理员为他们安排泊位。
跳下甲板,帖木儿塔什呼吸着顿河畔君士坦丁微寒的空气,哈哈大笑。
“什么事如此高兴,我的大盖特曼。”
人群分开,一列骑兵走了过来,为首的高头大马上,查士丁尼头戴冠冕,身披血色大衣,微笑着看向帖木儿塔什。
“有什么好事吗?”
“欢迎回来,陛下。”
帖木儿塔什深深鞠躬,看向查士丁尼。
“见到您就是最大的好事。”
“少来这一套,赶快说,人数,素质,来源。”
查士丁尼望向正在陆续下船的罗斯难民。
“七百多人,素质一般,来源为乌克兰和喀尔巴阡山脉,都是因为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的压迫而被迫逃跑的。”
帖木儿塔什迅速说道。
“他们没有家了,您的国土将成为他们新的家园,您的话语将是他们新的法律。”
“很好,战争要开始了,王国水师得解放出来,这是我们面对鞑靼人最大的优势。”
查士丁尼看着不知所措的罗斯难民,评估着他们的身体素质。
“卜拉木!”
“在!”
卜拉木应声而来,面容严肃。
“你去告诉他们,愿意去南边的可以去,渴望自由和功名的可以留在这里,我赏罚分明,从不亏待自己人。”
查士丁尼吩咐道。
“至于分配指标,今晚我会通知你。”
“是!”
卜拉木点点头,向难民们走去。
“帖木儿塔什,跟我来,切尔克斯王国,克里米亚总督区和亚速总督区的代表都到了,我们得商讨出兵大事。”
“这一次,我们要一举灭亡哈吉格莱建立的这个丑陋政权,让整片草原都成为我们的农场和牧场!”
查士丁尼挥挥手,一名卫兵为帖木儿塔什牵来一匹战马。
“走,去我的城堡!”
……
1473年3月2日,东罗马帝国共治皇帝,哥萨克国王与切尔克斯国王查士丁尼在顿河畔君士坦丁集结军队,共得大军两万人,开始向西方进军,目标克里米亚。
第325章 普罗米修斯
春季总算来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地中海北岸恢复了生机,农田中的作物茁壮了起来,湖泊河流中的鱼虾活跃了起来,海面上的商船繁忙了起来。
港口很是繁华,密密麻麻的房屋挤在海岸上,这里依山傍海,拥有不错的深水良港,在陆地上易守难攻,在海洋上则适合商贸,具有成为重要商港和商业城邦的潜质。
港口东北部的半山腰上坐落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堡,城堡新颖别致,具有鲜明的仿古罗马风格,采用半圆形拱券,以穹顶为建筑中心,显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建筑。
城堡上空同时飘扬着两面旗帜,分别是红白条纹旗和金红双头鹰旗,象征着城市的归属。
这里是东罗马帝国的拉古萨自由市,一座位于巴尔干半岛亚德里亚海畔的贸易城市,是东罗马帝国进行亚平宁商贸的重要中转站,富裕而繁华。
拉古萨自建城以来便是一座“罗马——斯拉夫”二元城市,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衰退,斯拉夫比例越来越高,现如今的主要民族为斯拉夫族,但在文化上却偏向意大利,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意大利式贸易城邦。
当然,拉古萨并非意大利的拉丁殖民者,是随着第四次十字军劫掠而分裂出来的一块“东罗马碎片”,在米海尔八世时期还跟君士坦丁堡保持了相对良好的关系,直到东罗马彻底衰落才为了对抗威尼斯而转投匈牙利。
拉古萨市民喜爱自由,在科穆宁王朝时期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主权,文化多元,宗教相对自由,官方语言很多,拉丁语和克罗地亚语占据主导地位。
重新向东罗马帝国宣布效忠后,拉古萨自由市获得了长足发展,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一度衰微的海陆贸易迅速复苏。
最令拉古萨感到欢欣鼓舞的是,威尼斯共和国失去了东地中海霸权,开始急剧衰退,他们趁此良机分到了不少原属于威尼斯的商贸份额,国内亲东罗马一派彻底占据上风,亲匈牙利和亲威尼斯派系则逐渐落寞。
曾经的拉古萨主要将巴尔干地区的木材,牲畜和矿产等低级产品卖给意大利,再把意大利地区的高级手工业品售往巴尔干,由于距离亚平宁半岛很近,同样挣到了不少钱。
然而,近十年来,东罗马帝国的手工业不断发展,威尼斯等贸易大邦则不断衰微,拉古萨的进出口贸易开始逆转,来自东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品开始通过这座口岸涌入意大利,逐渐挤占当地市场。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种特殊的崇古情怀,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不少东罗马工坊开始刻意地在服装家具上增添大量古代文化特色,尽管这些特色大多来自已经消亡的多神教。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商人故意伪造古希腊典籍和古希腊文物来骗取金钱,教会对这些东西比较开明,向来不怎么管,就算想管也没什么办法。
批判性生产,批判性使用嘛。
当然,代价也是有的,东罗马手工艺品的大量涌入和君士坦丁堡对手工业者的格外优待让拉古萨自由市本就一般的自主生产体系几乎变成一片空白,走上了和拉斯佩齐亚自由市相仿的道路,基本上沦为东西方商品中转站,与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手工业城邦具有很大不同。
在东罗马帝国两大自由市中,拉斯佩齐亚自由市主要负责阿非利加——亚平宁商贸,还是远洋商品输入亚平宁的重要枢纽,发展速度遥遥领先,拉古萨自由市则负责巴尔干——亚平宁贸易,在东罗马手工业振兴的浪潮下潜力巨大,但依然被拉斯佩齐亚迎头赶上,并远远扔在身后。
远洋贸易就是如此不讲道理,胡椒香料之类的东西什么手工都不需要,但就是价格高昂,有价无市。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