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624节
历史证明,只有在保卫自己的财产时,戍边之人才会爆发出最强悍的战斗力和最坚定的决心,这也是收复失地运动中基督教骑士最终取胜的重要原因。
至于磷矿……不好意思,以撒已经在蒂姆加德更西边找到其他几座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公布出来。
“走吧,我们出去,有个东西还得带你们看看。”
以撒带着女儿女婿离开主营,来到营地边缘的一片空地,空地上摆着不少木桶,木桶中全是乌黑粘稠的胶状物,在太阳的照晒下冒出难闻的气息。
“你们来矿场的路上,应该见过这些东西了吧?”
以撒微笑着看向他们。
“您是说……那段路面?”
萨洛尼卡有些明白了。
“是这种东西铺成的?”
“是的,这是最重要的原材料。”
以撒点点头。
“这种东西叫做沥青。”
沥青,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沥青结合料铺成的道路平整耐用,不透水,不长草,稳定性很强,是一种十分高级的路面。
原时空中,现代工业所用到的沥青大多来自于石油工业或煤炭工业,也就是石油沥青和煤焦沥青,效果好,但前置科技实在太多,太过复杂,以撒领导的东罗马帝国根本没有任何生产能力。
但是,世界上还有第三种沥青,天然沥青。
顾名思义,天然沥青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生成,也分为几种,比如岩沥青,湖沥青和海底沥青,一般会分布在石油产区。
几个月前,被派往委内瑞拉总督区的考察队回到迦太基,他们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上发现了一个古怪的湖面,湖里没有一滴水,全是乌黑粘稠的胶状物,并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呈递到以撒的案头。
实际上,这就是天然沥青,位于多巴哥岛的天然沥青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沥青湖,彼奇湖。
以撒顿时来了灵感,开始命人在记忆中的产油地寻找天然沥青,这种东西存在的地方一般都会留下关于沥青的传说和故事,很容易寻找。
最终,东罗马帝国成功在阿尔巴尼亚的不少地方找到了天然岩沥青,诸如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其他石油产地则一无所获。
于是,以撒在阿尔巴尼亚设置了几个矿点,派人采集天然沥青,为沥青路面的大量铺设进行准备。
至于彼奇湖的天然沥青,数量的确庞大,但距离太远,深居雨林,湖沥青也没有岩沥青那样适合铺路,只能先行记载,留给后人。
其实,在以撒之前,位于南美洲的印加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沥青来铺设沥青碎石路了,这个文明在道路和通信上的造诣甚至领先于绝大部分旧大陆文明,硬生生地在群山之间开辟出了伟大的印加路网。
“沥青和碎石铺成的道路效果极佳,由于平坦柔和,足以让大型四轮马车跑出很高的速度,可以由更多马匹牵引,可以搭载更多货物,我会让交通部设立一个为期十年的铺路计划,将重要道路全部更换为沥青碎石路,促进商业往来,提高军事调动速度。”
以撒说道。
“你们刚才经过的是北非第一条沥青道路,目的是加快磷矿石的运输效率,这条道路还会扩张,从泰贝萨城直通迦太基城。”
“此后,迦太基的物资和援军可以很轻松地抵达泰贝萨,泰贝萨的粮食,矿产也可以迅速到达迦太基。”
“我会在近期成立一个大型建筑公司,如果你们有需要,可以向公司下订单,用沥青碎石路把蒂姆加德,汉舍莱,泰贝萨全都连接起来。”
以撒看向卡洛。
“你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得先把蒂姆加德行宫领的防御体系打理完善,以免游牧部落顺着高速道路直冲迦太基。”
“您放心,只要我们在关键要道建设城堡,他们就没办法冲下山脉。”
卡洛点点头。
“游牧部落没有火枪和火炮,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的确,你注意就行,我们的堡垒群没那么容易突破。”
以撒张开双臂,眺望远方。
“帝国的海上交通已经十分完善,等我的计划实现后,路上交通的漏洞也将全部补齐,整个帝国会连为一体,从君士坦丁堡出发的军队可以乘坐重型马车,轻而易举地抵达每一处前线,用马匹和刀剑来播撒帝国的恩威!”
“很宏伟的构想。”
萨洛尼卡由衷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这个计划叫什么名字?我会将它记述下去,后人会称颂您的壮举。”
“名字?暂时还没有。”
以撒想了想,眼神一亮。
“这种道路会大大提升运载速度,整个计划就是以这种高速公路为核心的。”
“帝国高速公路,这就是计划的名字。”
中招了,脑子昏,今天估计没了
今天得早点睡了,明天补上
第332章 丁香之岛
海洋颠簸起伏,海风卷起波浪,浪涛拍打着帆船,也将帆船送向远方。
船长室内点着蜡烛,朗姆酒在木桶中晃来晃去,木桌起伏,船长的笔却稳稳当当,在洁白的信纸上沙沙划过,写下一行行奔放的字母。
“亲爱的迪奥戈,我的兄弟,我的至亲,事务繁杂,很久没给你写信,希望你不要埋怨我。”
船长看着信纸,好一会儿,方才继续下笔。
“我的字迹十分潦草,相信你已经猜了出来,是的,我正在海上,在我心爱的圣克里斯蒂号的船长室中。”
“给你写这封信时,我已经渡过了风暴角,越过了马达加斯加,正在赶往北边的桑给巴尔岛,与其余舰队汇合。”
“舰队在几天前经过了基尔瓦苏丹国的首都,基尔瓦基斯瓦尼,那里商贸繁荣,文化繁盛,不得不说,萨拉森人在城市建设上有些天赋。”
“也许你已经知道,我们的前辈,埃斯特旺·达·伽马伯爵已经去世了,他的去世是帝国的损失,是基督教世界的损失,值得众人铭记,值得写在中学历史的教科书上。”
“愿上帝保佑他的灵魂。”
船长叹了口气,在胸前画上一个十字。
“埃斯特旺伯爵是一位勇敢而虔诚的基督徒,第一个冲破了风暴的阻塞,抵达富饶而美丽的东印度,成功占据了锡兰岛,将其打造成耶稣基督在印度半岛上的坚固堡垒。”
“东印度公司成立十年,并在十年间迅速发展壮大,埃斯特旺伯爵功不可没。”
“然而,或许是年岁已高,埃斯特旺伯爵依然犯下了不少错误,近乎狂热地认为印度半岛的原始信仰属于基督教的一种,还一度把一位印度土王看做祭司王约翰,这当然是愚不可及的。”
“一个典型的哥伦布式错误,不是吗?”
船长笑了笑,蘸蘸墨水。
“尽管我很尊重埃斯特旺伯爵,但还是不得不说,伯爵管控下的东印度公司是软弱的,是妥协的,年龄的增长迟钝了他的头脑,竟然希望通过谈判与协商来获取商贸特权,竟然试图与那些受魔鬼诅咒的萨拉森人共分利益,这是不可能的。”
“萨拉森人从九百年前就开始殖民印度洋,从九百年前就开始从事奴隶贸易,从事香料和丝绸的中转,在这九百年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印度洋霸主,从摩加迪沙到卡利卡特,从索法拉到马六甲,全是阿拉伯舢板的足迹,全是戴着白头巾的身影。”
“我曾看过一份报纸,上面刊载着一篇时政文章,文章中提出的观点让我大加赞赏。”
船长停下笔,回忆着。
“出于恐惧,荣耀或雄心,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将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通过各种手段来回应这种威胁,战争因此而不可避免。”
“现在,我们带着坚船利炮杀进了萨拉森人的后花园,他们慌作一团,急急忙忙地团结起来,想把我们赶出去,我们之间必有一战。”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埃斯特旺伯爵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土著盟友,卷入印度原住民的冲突而命丧他乡,本该与他联盟的科钦邦却对此视而不见。”
“老实说,这种死法太常见了,我认识的许多私人探险家都死在了原住民的石头下,殖民开拓本就如此,本就暗藏凶险,本就你死我活。”
“埃斯特旺伯爵的遗体已经被送回国内,他的心脏将被埋葬在君士坦丁堡的航海英雄陵园中,他是父亲的好友,有他陪伴,我们的父亲应该不会孤单。”
船长沉默片刻,有些感伤。
“埃斯特旺伯爵的死只是一个开始,萨拉森人在各个方向朝我们发起了反击。”
“在白羊王朝的默认下,霍尔木兹城邦偷袭了我们在霍尔木兹海峡的殖民地,并将霍尔木兹海峡封锁起来,禁止悬挂双头鹰旗和马林迪旗的船只进入波斯湾,我们在霍尔木兹的舰船和雇佣兵被迫回返。”
“锡兰岛群龙无首,两个土王背弃了皇帝,重新改回原始信仰,开始攻击其他土王,短短一个月内,半个锡兰丢失干净,仅剩几十名水手在海岸城堡中顽强抵抗。”
“接着,卡利卡特城邦,霍尔木兹城邦,摩加迪沙城邦,阿曼王国和古吉拉特苏丹国组建了海军联盟,纠集出一千余艘阿拉伯舢板,开始在印度洋上打击我们的商船。”
“他们打着反侵略的名义来捍卫疆土,简直可笑至极,他们自己就是侵略者,只不过比我们先到了几个世纪。”
船长撇撇嘴,面露讥讽之色。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盟友马林迪城邦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我们这边,基尔瓦苏丹国也由于之前的内战国力衰弱,无力干涉,这使得我们在印度洋西岸的贸易据点得以保全,海军基地大多完好无损。”
“最令我感到振奋的是,埃斯特旺伯爵的儿子保罗未能接替父亲的职位,皇帝不愿在远离君士坦丁堡的地方培养出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保罗·达·伽马也十分识相,对此并无异议,袭封蒙巴萨伯爵和东非总督。”
“新一任东印度总督也是我们的熟人,正是皇帝的教子,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海洋之花号的船长,骁勇而刚毅的贵族。”
“尽管我只和他见过几面,但依旧对他心服口服,我仅仅是个船长和探险家,但他却已经在战略布局和战术指挥上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赋,这是天生的,我和哥伦布都比不上他。”
船长摇摇头,继续写。
“他的身材魁梧而雄壮,他的声音低沉而昂扬,他的性格坚毅而顽强。”
“他的眼里,仿佛藏着狮子。”
船长回忆着。
“阿尔布克尔克总督刚刚从东方回来,一上任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以铁血手段镇压了桑给巴尔岛及其余几个岛屿的反对派,将叛乱扼死在摇篮里。”
“他要求东非总督和莫桑比克总督带着能够召集到的一切军力赶赴桑给巴尔,在那里与他汇合,准备向萨拉森同盟发起复仇。”
“他承诺带我们重回印度,带我们重夺霍尔木兹,带我们拿下摩加迪沙和马六甲,带我们铲除一切胆敢反抗的敌人,带我们夺取财宝和荣耀。”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