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第684节

  巴尔萨蒙的笑容收敛了些,想了想,叹了口气。

  “积累经验的事情,我们已经在做了,您以后会明白的。”

  ……

  乌黑的云层翻涌着,笼罩在西西里岛的上空。

  一座位于高地的临时指挥部中,以撒点着鲸油灯,专心致志地审视着卡塔尼亚平原的详细地图。

  地图上,每条河流都做上了详细标注,根据当地居民的叙述,工兵队将它们的蓄水量分成了几个等级。

  河流上游位于山区,一些河段上被划上了横线,另一些则是竖线。

  与巴尔干北部和意大利中北部的一些地区不同,西西里岛属于完完全全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降雨非常稀少,冬季降雨十分集中,这就导致西西里的道路情况极其差劣,每逢冬季,地势低平的地方全会化为沼泽湿地,遍地泥泞,几乎无法行军。

  起初,在攻下叙拉古城后,以撒的确想在雨季到来前突破卡塔尼亚,直取墨西拿,但加蒂斯侯爵的冷静应对让这个计划很快破产,时间上的不足让以撒不得不寻求其他方法,以期赶在圣诞节前拿下卡塔尼亚。

  恰逢此时,君士坦丁堡大学的一位建筑学导师声称自己成功研发出了混凝土水坝的建筑模式,并将其与东方巧思精妙结合,希望能够在帝国本土建造新式水利工程,造福于民。

  于是,以撒顿时得到了灵感。

  既然雨季难行,既然你想把泥泞的道路化为一个烂摊子,妄想陷住我的大军,那我干脆直接把摊子掀了。

  火炮?火枪?不,西西里岛每逢冬季的暴雨,才是以撒最强悍的战争工具。

  于是,以撒开始将工兵部队分为两批,一批配合小股部队在卡塔尼亚诸河流下游修筑道路桥梁,用以迷惑敌军,另一批则进入上游,开始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实现水流调控。

  卡塔尼亚是坐落在山脚下的海港城市,本身地势较低,阿曼达诺河从此入海,但阿曼达诺河的水量明显是不够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光凭这条河流,无法冲垮卡塔尼亚城的防御工事。

  所以,以撒在其他河流上修建了一系列水利设施,并要求军队开凿河道,试图让其他河流在决堤后变更流向,全部经阿曼达诺河入海。

  如果没有最新式的技术,这项计划显然是天方夜谭,水坝倒是能修,但时间显然不够。

  但是,在混凝土技术的加持下,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以撒不需要真的修建几道完美无缺的堤坝,这些堤坝都属于一次性用品,只要能够蓄满足够的水,它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帐帘被推开,以撒记得这个沉稳的脚步声,来自于自己的老臣易卜拉欣。

  “陛下,已经有三条河段完工了,冬季尚未来临,暴雨尚未降下,河流水位较低,您的工兵队也很卖力,混凝土水坝的筑造速度当真很快。”

  易卜拉欣的声音中透着些许激动。

  “我们在下游的其余行动起到效果了,加蒂斯侯爵那个莽夫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主要目标,把侦查部队撤了回去,意图固守。”

  “很好,我知道了。”

  以撒默默点头,继续看着地图。

  “我们的建筑技术在这两年里取得的突破比过去两百年都多,加蒂斯侯爵转变不了思路的。”

  “流民转移计划也必须抓紧时间了,这里离欧洲大陆太近,我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

  想了想,以撒看向易卜拉欣。

  “我们在卡塔尼亚城的渗透行动还是没有突破吗?”

  “没有,陛下。”

  易卜拉欣简单明了地说。

  “加蒂斯侯爵的主力部队全都在卡塔尼亚一带,这位老贵族十分凶狠,一进城就杀了几百人,原本与我们有所勾结的地方势力纷纷偃旗息鼓,他们害怕了,现在反倒为加蒂斯侯爵提供了帮助。”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以撒叹了口气。

  “让工兵队加快速度,在暴雨来临前,必须万事俱备!”

  “这次行动,也是他们学习与成长的最好机会,等战争结束,他们还得将这项技术传授给国内的几大建筑公司!”

  “是!”

  易卜拉欣敬礼离开,以撒则继续看着地图。

  轰!

  怒雷敲响,以撒心中一惊,站起身,走出营帐,凝望着灰黑的天空。

  乌云越压越低,以撒伸出手,一颗冰凉的雨滴落在了他的手心。

  雨季来临了。

第361章 卡塔尼亚决堤

  淫雨霏霏,自西而来的湿润水汽降临在地中海沿海的各个地区,如同千万年前那样,西风带再次击垮了副热带高压,地中海世界温暖湿润的冬季正式来临。

  天空中飘着小雨,道路变得泥泞滑腻,卡塔尼亚平原西北部的山区土路上,一群民兵向西而行,他们披着村民自制的斗笠,带着兜袍,时不时望向乌蒙蒙的天空,眼中布满焦虑。

  人群前方,民兵队长骑着毛驴,眉毛拧成一团。

  “加快速度,我们要赶在暴雨降下前去加固堤坝,别让洪水冲垮我们的村庄!”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们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

  “是!”

  民兵们齐声吼叫,脚步加快了不少。

  雨渐渐大了,民兵队长策动毛驴,思绪纷乱。

  东罗马帝国攻占诺托谷地后,在当地执行怀柔政策,为百姓们分发粮食,组织娱乐活动,分配基础田产,从而获取他们的支持与效忠。

  除了这些民生上的政策外,东罗马帝国还在诺托谷地的占领区组织了西西里自卫队,每一个自治村社和自治城镇都得参加,属于半常备的地方性民兵队,现有员额一千人。

  西西里自卫队不需要参加针对阿拉贡王国的战争,也不需要随东罗马军队一起行军,他们的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自己的财产,包括房屋,农田,牲畜和工具。

  事实证明,这种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模式为东罗马帝国赢得了不少西西里民众的好感,阿拉贡王国统治时期,他们几乎一无所有,西班牙统治者在战争期间可以随意征用他们的粮食,马匹,铁器和劳动力,但东罗马皇帝已经很久没在帝国本土干这种缺德事,如果有需要,基本上采取赎买模式,村民们跟着大军,反倒能挣不少钱。

  在这几个月的战争中,西班牙统治者的税收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西西里民众被这种模式所吸引,从阿拉贡控制区跑到东罗马控制区的百姓越来越多,这群桀骜而自私的西西里人对两个国家也许都没有太多的向心力,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名叫马尔蒂尼的民兵队长也是西西里自卫队的一员,当东罗马军队来到他世代居住的村庄时,加蒂斯侯爵的征粮队刚刚离开,村子里一片狼藉,民众们呼喊哭嚎,不知道该怎么渡过下一个艰难的冬天。

  跟随东罗马士兵一起到来的还有粮食,衣服,焦炭,药品和教士,充裕的生活用品缓解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新式的药品让几个罹患疟疾的孩子奇迹般好转了过来,叙拉古大主教派来的教士也告诉他们,东罗马皇帝才是上帝认可的西西里君主,无需因为略有不同的宗教礼仪而排斥他,要像敬爱父亲一样敬爱皇帝,尊重他的统治。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西西里地方教会取得了最基本的自治权,西西里民众可以施行西方仪轨,可以依照原来的习俗在胸口画十字,依照原来的习俗领取饼酒,自主决定到底是否发酵。

  刚刚失去父亲的马尔蒂尼立马加入了西西里自卫队,因为高大的外表和更加健壮的身体而成功当上了民兵队长,领取到了叙拉古仓库中的陈旧兵器,奉命守卫自己的村庄,抗拒阿拉贡统治者的征粮收税。

  后来,一支东罗马正规军到村子附近的河谷平原驻扎下来,与不少村民所想的不同,他们没有随意欺压百姓,更没有强制征收他们的生产资料,偶尔需要粮食或服务,军需官也会掏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马尔蒂尼见过他们,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淡漠而非暴虐,是不屑而非贪婪,他十分清楚,这些士兵之所以没有像同时代的大部分军队那样四处抢劫,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在极短时间内就将西西里民众看成了同胞,而是因为他们埋藏内心的高傲。

  皇帝的军饷很充足,他们在军队中挣到的薪水足以供应全家老小的美好生活,比起爱琴海沿岸大城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色各样的娱乐,西西里的村庄显得那样贫穷而粗陋,士兵们根本就看不上,不需要为了这些小钱而败坏名声。

  这支心气高傲而素质极高的士兵让驻地的村民十分新奇,知道他们不会随意伤害自己后,不少胆子够大的村民都与士兵做起了生意,将本地特产的柑橘提供给财大气粗的军需官,换取士兵们的糖果,烟草和其他高端补给品。

  在皇帝的强制要求下,东罗马正规军的军服不求廉价,但求美观,行军起来显得威严而神武,将士兵们高大俊郎的身躯衬托得淋漓尽致,他们每走到一个地方,总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仰慕目光,孩子们羡慕地望着他们背上的火枪,少女们也总会躲在暗处,偷偷地注视着这群英俊潇洒的年轻小伙子们。

  东罗马士兵在一个地方驻扎后,过上一年,这里总会掀起一波婴儿潮,教士和军法官们最开始还会加以管制,但耐不住当地少女的投怀送抱,后来也就放任自流了。

  东罗马帝国法律规定,父母一方为帝国公民,或者在帝国境内出生的基督教婴儿均能自动获取公民权利,这些混血宝宝在长大后往往也会因为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而选择在东罗马境内生活,缺乏人口的东罗马帝国当然也是来者不拒。

  过了几天,又有一支工兵团来到了马尔蒂尼的村庄,他们开始在村庄北边的河流上修建堤坝,发掘河道,还雇佣了不少村民为他们搬运建筑材料。

  起初,村民们感到十分开心,地中海气候的西西里岛每逢冬季都必然会有暴雨危害,尤其是地势低平的卡塔尼亚平原,洪涝灾害已经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够借助东罗马帝国的力量来修筑水利,控制洪涝,他们的生活将会有很大改观。

  所以,当东罗马工兵团提出修筑水坝时,附近的村民踊跃报名参加,自发地来到建筑工地,协助工兵团完成施工。

  然而,堤坝修建到一定程度后,一些有见识的村民隐隐发觉了不对劲,这些水坝似乎存在粗制滥造的嫌疑,工兵团们不仅对此视而不见,反倒禁止村民随意加固,驻扎于此的正规军也开始设置封锁线,禁止村民肆意离开。

  除此之外,工兵团员们还经常到各段河道勘测水文,进行村民们难以理解的各种规划,政务人员开始购买村庄土地,说服村民离开家乡,前往南方的诺托谷地。

  部分村民被成功说服,拿着卖地换来的金钱南下诺托,甚至有些技术人才直接举家带口前往爱琴海沿岸的各大城市,他们能在那里得到更好的生活。

  但是,一些顽固村民与年老村民不愿背井离乡,截止到1475年冬季,仍然有近一半的村民留在原地。

  第一场大雨很快到来,东罗马工兵团建造的诸多水坝成功起到了预想中的效果,但部分水坝的建筑强度显然难以支撑到下一个春季,最终的决堤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非但如此,由于人为干涉,一些河流的流向被略微改变,部分村庄因此远离了水患威胁,另一些村庄则恰巧挡在洪水下游,成为了计划的牺牲品。

  于是,西西里自卫队开始组织起来,希望帮助东罗马工兵团加固水坝,保卫家园。

  雨越下越大,前方的工兵大营依稀可见,他们驻扎在一处高地上,高地下方正是他们这几个月修建的拦河水坝之一。

  “站住!前方已经进入军管状态,任何人禁止入内!”

  一支负责巡逻的骑兵队挡在了民兵队的道路上,他们穿着血红色的军衣,身上的甲胄有着明显的北非特色。

  这是斯拉维斯军团,马尔蒂尼见过他们。

  “队长大人,我们是西西里自卫队第三民兵团,齐装满员,赶来加固河堤!”

  马尔蒂尼用西西里语大声说道,指了指民兵们手中的箩筐,镐头和铲锹。

  “嗯,我知道了,这件事不用你们管!皇帝陛下政府自会负责!”

  斯拉维斯队长努力思考着马尔蒂尼的话,用拉丁语简单回复道。

  西西里语是意大利语的地方性分支,也算是拉丁语的延伸语言,如果说慢一点,吐词清晰一点,虽然做不到完全互通,但弄懂意思还是勉强可以的。

  拉丁语是东罗马帝国两大官方语言之一,并且正逐步取得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级官员和高级军官都得会拉丁语,这并不是因为拉丁语有多么优美,也不是因为拉丁语是老祖宗的语言,而是因为拉丁语的使用面实在是太广了,学会了拉丁语后,其他几个由拉丁语延伸出来的语言均要简单易学很多。

  “但……但这是为什么?”

  马尔蒂尼十分不解。

  “这些堤坝快要决堤了啊!”

首节 上一节 684/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