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第144节

毛子们大眼瞪小眼!

看吧,技术领先就是不一样,一个只能卖五块钱的十五瓦日光灯灯泡就能把一大群学富五车的苏联专家给唬得一愣一愣了!

“现在天气比较炎热,住在集装箱里可能有点儿吃不消,所以我们特地为你们安装了空调。”陈部长拿起个遥控器一按,只听到嘀一声,一股冷气飘了出来,凉飕飕的,让毛子们倍感舒适。

“如果不喜欢空调,还可以用电风肩。”部长大人拎出一个小小的电风扇插上插座,然后啪地一拧,那玩意儿就呼呼的扇起风来,凉快,真是凉快。

“此外还有暖气扇。我们的条件还比较艰苦,无力为大家提供暖气,所以只好用暖气扇来代替了。”他又拎出一台三百来块钱一暖气扇插上,打开,在苏联专家们惊奇的目光中,发热管迅速发红,一股热浪滚滚而出,有这玩意下雪都不用怕了,大雨天还可以用它把衣服吹干,用途多多。

“由于地方太小,很难再建一个厨房,所以我们为你们准备了电饭煲和电磁炉。呶,看到了没有,这个圆滚滚的就是电饭煲,美的电饭煲,把米洗好然后加水,水超过米大约一个指节,插上电,把这个扳下去就可以自动煮饭了。一定要扳下去哦,不然它就一直是保温,煮不好的。电磁炉在这,插上电按下启动开关,就可以炒菜了,功率可以调节的,一般来说选择一千五百瓦最好,再大再小都不行。”

“这个呢,是电热丝,想洗热水澡的话就装一桶水过来,然后把电热丝的金属棒放进去,插上电,过上十几分钟就能把水烧好了。”

“这个是电热水壶,想喝开水的话装一壶水插上电,然后打开开关,过上几分钟水就烧开了,非常方便。”

“对了,还有这个,驱蚊液,晚上睡觉的时候插上去,按下开关就会自动加热,散发出特殊气味的气体把蚊虫赶走,很好用的。”

“还有这个,小型收音机,个头虽小但信号强大,可以接收多个国家的无线电广播,无聊的时候可以听听……”

毛子们基本上都是这个表情:0-0……

看着这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电器,他们很羞愧地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土鳖,这些窝在山沟沟里的中国同志们比他们时髦多了……这一堆电器,他们认识的就没几件……

毛子们对棚户区的居住环境表示很满意!

就是不远处电机房里柴油发电机的噪声大了点……

居住环境不错,那么外面的环境怎么样?

把行李放好后,毛子们跟着陈部长出去,继续参观。

然后就看到一大排集装箱房子在生活区外一线排开,都被改造成小商店了。商店里的商品异常丰富,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土豆、鱼、肉,这几个显然是专门卖菜的。然后就是粮店,里面摆卖小米、大米、面粉、油盐酱醋,仔细看了看,质量还不错,尤其是米和小麦,一点砂子、虫子都没有,货源供应还挺充足的。然后就是副食品店,商品架上摆放着午餐肉罐头、鱼肉罐头、糖果、饼干、白糖、砂糖、咸鱼、腊肉、香肠……哦,对了,还有红肠!此外还有酒,不认得牌子,但是看到这么多清澈的、不带一丝杂质的酒,毛子们眼里顿时就腾起了一缕绿油油的光芒!

此外还有服装店、鞋袜店,服装店里那些服装洋气得很,t恤、衬衫、西裤、牛仔裤、喇叭裤、牛仔裙……应有尽有,布料都十分轻薄精美,穿上去肯定很舒适。鞋袜店里商品同样很多,拖鞋、皮鞋、胶鞋、布鞋、运动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袜子也多得吓人,款式齐全,品种多样,其中居然还有……

伊柳申科指向一个商品架,神情颇为惊悚的样子,问陈部长:“那……那是怎么回事?”

陈部长瞟了一眼,说:“丝袜啊。”

伊柳申科说:“我当然知道是丝袜!问题是,丝袜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可是奢侈品啊!”

陈部长暗暗在心里骂翻。都怪薛剑强这个王八蛋,说要让根据地的物质丰富起来,逮着什么就买什么,不是按件买,而是按车买,结果一不小心就买了一集装箱的丝袜……看到这玩意儿的时候,老革命们全都傻了眼。这玩意儿根据地哪里用得着啊,拿去卖?估计也没什么销路,这是奢侈品呢,除了那些官太太啊名媛小姐啊,谁买得起?对此,薛剑强满不在乎:“尽量卖吧,实在卖不掉就烧了,反正又不值几个钱……”这些毛子还是挺识货的,一眼就认出了丝袜,可是让他怎么向他们解释来源哦?难不成告诉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好吧,确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压扁了一座仓库咧。

好在毛子们也不在意这些,他们继续逛。

然后就逛到了书店。

书店里,书籍堆积如山,不过没有一本跟马列有关,都是技术性的书籍,里面有种植、养植技术,有模具加工,有机械操作,也有电工、电焊什么的,当然,数理化方面的书籍也是占了很大比例。拉夫罗夫要了一本翻开来看,嗯,印刷精美,纸质优良,不过采取的是横排,而不是竖排。此外,所有书籍无一例外,全部使用简体字,让这位中国通看着都有点头疼。

然后店员很体贴的递给他一本字典,告诉他怎么查……

此外还有电器店和五金店,电器店里摆满了各种电器,五金店里则摆着各种五金工具和零件,扳手、螺丝刀、游卡尺、电工刀、剪线钳……应有尽有,基本上只要是用得着的东西,在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

逛了一圈之后,毛子们得出了结论:这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落后,在这里工作肯定会很舒适的!

然后他们又逛回到副食品店前,直勾勾的盯着那一排排烈酒咽口水。

陈部长叹了口气,掏出一沓十元现钞发下去……是第四套人民币的那种,薛剑强这个孙子找几个造假币的家伙让他们帮忙印的,最大面额是五十元,总共印五百万,这将是陕甘宁边区的货币储备。不过现在这种货币还没有流通,所以陈部长把钱发到毛子们手里的时候这帮毛子还在发愣:“这是什么?你们发行的债券吗?”

陈部长说:“这是我们最新发行的边币,和卢布的汇率是一比一,根据协议,你们在边区工作的月薪是一百五十元,这些钱你们拿好,想买什么就到商店去买,他们很欢迎这种货币的。”

有个毛子半信半疑,拿着钱跑到商店去试了试,然后拎着两瓶红星二锅头屁颠屁颠的跑了回来,兴奋地叫:“真的能买到东西咧!而且一张就买了两瓶好酒咧!”

呼啦一下,一大半的毛子都挥舞着手里的小钱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卖酒的小店猛冲过去,懂中国话的连说带比划:“那个,买酒!买最烈的酒!”

拉夫罗夫没去,反倒在那里研究手里的钞票。他是比较罕见的对烈酒不大感兴趣的苏联人,对知识的渴望永远压倒对享受的追求。把他这些钞票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儿,才笑着对陈部长说:“这些钞票印刷技术非常高超啊,甚至可能比卢布还要高一些,真不敢相信你们竟然掌握了这么先进的印钞技术。”

陈部长说:“这是我们用最新技术印刷出来的新一版货币,嗯,怎么说呢?防伪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对方非要印假钞,最后他们肯定会赔本,因为造假的成本远远超过了他们印出来的钞票的价值。”

拉夫罗夫说:“很棒的技术。”说完拿着钞票加入了购物的行列,不过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一窝蜂的去买烈酒,而是每样东西买一点,也不管用得着用不着,显然,他是在了解这些货币的购买力和信誉程度,还有边区的物价。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子,不管是跟他做对手还是做朋友,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他绝不是一个容易被糊弄的人。

毛子们很兴奋,手里的钞票一元就相当于一卢布咧,他们等于每个月有一百五十卢布的收入……好吧,其实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工资是多少,战争年代,一切实行配给制,钱有个卵用?不过到了这里钱就很有用了,没看到物资供应这么充足么?买买买,尽情享受疯狂购物的乐趣!要知道,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乐趣了!就连拉夫罗夫,在收集完数据之后也不由自主的加入疯狂购物的行列,他一口气买下了十二条巨大的红肠,十公斤腊肉,十二双丝袜,六条牛仔裤,六条精美的连衣裙,还有很多糖果、罐头什么的,然后将这些东西打包写上地址,托同样跑过来狂购物的飞行员帮忙带回莫斯科寄给他的亲人。红肠、腊肉是给家里几个熊孩子的,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现在苏联的副食品供应极其匮乏,这些东西省着点吃,够他们吃上半个月了。丝袜、牛仔裤、连衣裙是给他那两个臭美的孙女,她们已经上大学了,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学……

然后,没过几天,他们口袋里的钱就全部回到了边区手里,连同他们带来的卢布也通通换成人民币买酒喝掉了……感谢这些可爱的毛子,他们为边区的外汇储备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156章.一五六 食品换飞机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我们已经顺利抵达延安,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同志们的精神都异常饱满,随时可以展开工作,请勿担忧。

哦,刚刚说到我们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对吧?是的,待遇太好了,好得我们的心都有点儿不安。中国同志们为我们提供了洁净舒适的住所,水电一应俱全,还有丰盛的食品。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在他们的饭堂里吃了享用了一顿盛宴,其中的牛肉(牛肉罐头)、鱼肉(鲤鱼罐头)、加了很多配菜的炒饭(什锦炒饭,一百多块钱一大麻袋)、红肠、腊肉、鸡蛋肉卷,甚至,还有月饼,我们最喜爱的红菜汤也不缺乏。是的,真的是太奢侈了,就算是克里姆林宫现在恐怕也很难拿得出如此丰盛的菜肴来招呼客人了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月饼,小小的一块,吃起来很香很甜,每咬一口你都会感觉到强大的能量正源源不断地注入你的身体,只要吃一块就能支撑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红军战士能随身携带几块这样的口粮,想必会战斗力大增。中国同志们真的太热情了,他们那么困难,还拿出这么多好东西来招待我们,这让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

中国同志按照苏联的水准向我们支付薪水,哦,不,他们支付的薪水甚至比苏联的还要高一点,达到了每个月一百五十卢布。我本人领到的是最高的,每个月二百五十卢布,还有五十卢布的补助。他们所发行的钞票印刷异常精美,而且面额齐全,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据说最高面额是五十元,但这么大面额的钞票我暂时还没有见过,想必是跟过去的百元美金一样,仅在银行之间流通,作为结算债券的一种吧。我已经收集了一整套货币,从一分到十元都有,托飞行员带回莫斯科,希望国家可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这些货币的印刷技术真的非常高超,值得学习。

然后我必须说说中国同志们。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很瘦,营养不良,就连他们的士兵和干部也不例外,据说哪怕是前线的将军,也经常以红薯、野菜为食,异常艰苦。最近他们突然获得了强大的援助,从武器到食品再到工业设备,一应俱全,很难想象是哪个国家如此慷慨,一次性给予他们这么多援助。这些援助极大地改善了苏区的局面,食品危机已经彻底解决,副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的供应空前地充足,让这些饱受饥寒之苦的布尔什维克们极为振奋。他们雄心勃勃地制订了一个类似五年计划的建设项目,计划在五年之内在这个小小的苏区建起两个炼油厂,三个炼钢厂,四个火电厂,一个水电站,三个化肥厂,五个水泥厂,十个纺织厂,十个煤炭厂……形成每年提炼原油十五万吨、生产钢铁十五万吨、发电一千万千瓦时、年产化肥十万吨、水泥五十万吨、布匹三百万米、煤炭三百万吨的工业能力。此外应该还有一些军工项目,但他们实施了严格的保密,还没有对我们开放,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具体内容。任何人看到这份计划,肯定会嘲笑他们异想天开,做白日梦,但是看得出,他们是认真的,而且正在以极高的热情和效率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去,为了缓解上马大量建设项目造所带来的人力不足,他们不惜从前线抽调部队回来,显然,杨家岭那位杰出的领袖深深地意识到,抓住这一次机会搞好工业建设远比在华北战场跟日军旷日持久地拼消耗要重要十倍。我带领工作组前去视察他们的油田,吃惊地发现钻井所需的设备已经全部到齐了,工人们正在日籍技术专家的带领下将这些设备组装起来,准备开钻,根本就不管炼油厂那边的进度。看着他们,我仿佛回到了十年之前的共青城工地,那时我们跟他们何其的相似:激情似火,雷厉风行,有着用不完的劲。我对他们的选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不得不承认他们找对了地方,那里确实有很高的几率可以打出旺井,甚至是自喷井,看来他们拥有真正的石油勘探专家,或者得到了外国顶尖的石油勘探专家的帮助。
首节 上一节 144/5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贞观唐钱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