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第616节

见孙传庭并不言语,秦锋继续道:“未来我辽东想要真正抵御并对建奴发起反击,那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我辽东督府有足有的银钱粮草,唯有这样你才能和建奴不断的进行战争,如果没有这些做保障那你根本就没实力和之硬撼;

而这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因此扶持商业对我辽东来说并不是一件错误的选择,相反其还是关系到我辽东是否富强的关键所在,伯雅,我们的眼光不能只放在这眼前,商业也不单单只在辽东可进行,在草原,在朝鲜,在日本那都是可以进行贸易的,用我大明之精美商品换取他们的银钱何乐而不为呢?”

在秦锋看来扶持商业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相反有了商业做加持,未来的辽东才能跑的更快!

当然他必须要把控好这其中的度!

而随着商业的发展势必会给原有的赋税体系造成冲击,如果不进行改革的话那每年辽东督府都会损失海量银子,这对秦锋来说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存在,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到手的银子溜走了!

想到这秦锋便目光坚定的讲道:“因此我大明先前所定商税并不适用于当下的辽东,推行赋税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你身为辽东督府的督长必须要明白这一点,不要用旧眼光看待如今的辽东!”

好嘛!

这话说得让孙传庭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孙传庭的眼光还旧啊,这如果说要是换任何一位大明官员听了秦锋的话,那绝对会以祖制不可违将其顶回去,甚至于还会用自己脑袋的鲜血来捍卫祖制,在他们看来任何改变祖制的东西都是大不敬!

也就是现在的辽东是一块大明朝廷无法直接掌控的飞地,要不然单单是这些年秦锋的所作所为那都足够其喝一壶的了!

毕竟你论做事儿能力他们可能比不上,但是你要说这打嘴炮的功夫那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

关键是人家真的敢豁出命来!

毕竟在人家看来那是名留青史的存在啊!

一番思考后孙传庭也理解秦锋为什么急于进行赋税改革的心情了,若不是因为这压力过大秦锋也不会这么着急,毕竟这时间它并不等人啊,论谁也无法做到顶着数百万吃喝拉撒的压力还无动于衷啊!

更何况在辽东之外还有外敌惦记着!

“卑职明白,但卑职不知侯爷对于辽东赋税改革可有何见解?”虽说孙传庭对于赋税制定改革了解并不多,但为官数载的他心中同样明白这赋税制定并不是简单的一说就拍板敲定的,它是需要结合实际出发来定的!

按秦锋所想为鼓励辽东民间商业,那么首先要取消的就是一城一收入城税的制度,这在他看来虽说让官府得到了些许银子,但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地方人口流动,而要知道这里主要参与流动的多半是商贾!

由官府所收商税就包含了这其中的一切赋税!

按照秦锋所预想的辽东赋税体系应细致划分为:地丁税、田赋、商税、盐税、矿税、榷关税、海关税、奢侈税等十余种税收分类!

其中有一些税收并不适用于当下的辽东,但秦锋明白只要辽东能保证基础发展的稳定不出十年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变,与其到那时在制定相关税收倒不如在现在先行定下基调,避免推诿现象发生!

而在这其中并行的还有废除官绅免税特权的举措,官绅一体纳粮!

在秦锋看来既然是官府进行征税,那么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在征税上面不应进行两手套路,一方面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可另一方面却对士绅进行免征赋税,这对于官府税赋体制是最大的践踏!

在明末为什么赋税征收那么难?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如今的辽东已经成为了一块飞地,那么秦锋他就必须要将原先存在的不合理特权尽皆打掉!

唯有打掉了这些特权才能从根本上去治理士绅阶层!

对于秦锋的决心孙传庭很钦佩,因为自家侯爷所制定的这一连串赋税制度将会让很多人失去特权,同时如果这样的赋税体系最终确定下来,那未来的辽东必将会迎来崭新的格局出现!

既然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局面,那对秦锋来说倒不如狠下心来一刀砍下的好,毕竟在他看来只要手中军队不出乱子,那么即便是辽东内部出现些许的动荡他还是能够承受的,反正如今的辽东已然是够乱的了!

但这乱却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对秦锋来说他不怕自己遇到困难,恰恰相反如果在不断变强的道路上遇不到困难这反而成为了一件值得琢磨的事情了!

如今的辽东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纷杂,但对秦锋来说只要他能带领着众人挺过这一段创业艰难期,那未来等待他们的必然是一条康庄大道!

如果他连这一点小波折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也就不要再谈什么华夏复兴的大话了!

如果想实现华夏复兴那就必须负重前行!

第160章:教育之本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在大明读书永远都是属于富庶之家该有的存在,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来说连温饱仍属头等大事儿,这也就使得他们根本就没能力供养自己的孩子前去读书,单单是那每年都需交上一笔的银子绝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起的!

科举制的兴盛使得寒门得以有机会在政治上谋求改变,但在古代即便是这寒门也绝非是什么人都能称得上的,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自始至终就从未被看作是民,他们不过是国家里面的黔首,被称之为民的在地方皆是有一定财富的豪绅!

但这些豪绅却因为没有晋升渠道仅仅只是在地方作威作福,而有了科举制便得以使得他们有了政治追求的底蕴,而在此之前这国家之位多半是笼络在贵族手中,而慢慢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便多了士族。

剖开表面去看待问题的本质,这世上不会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再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因为有了这些并不纯粹的目的性才使得有了更为复杂的环境,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官场永远是属于那些在地方上掌控着一定势力的士绅阶层,这也就使得真正能坐到官位的多半也是他们!

而这翻来覆去搞下来不过是地方士绅为巩固自有财富并为了能扩大手中的财富,才不断的让子嗣进行科举,而再加上我华夏一族有着他国所无法比拟的乡土之情,而在这样慢慢的演变之中就有了乡党存在!

因为地域限制的缘故使得我们在外地若见到老乡的话,那么在心里面肯定会相信老乡的话而绝非旁人的话!

这便是乡情!

党争的本质是什么?

那说白了就是为了能谋取到最大利益,可是在这争斗的过程中红眼了,而在官场又是最不能认怂的地方,一旦认怂就代表着你权威不在,为了确保自身地位那么就只能腹黑的玩下去,而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慢慢就演变成了两个团体甚至多个团体的斗争!
首节 上一节 616/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乡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