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第617节

其所做的无非就是给自己所在家乡谋取最大化的利益!

在京城待了一段时间的秦锋心中很清楚这里面的道道有多深,这也使得他有些时候对于那些居于高位的官员深表鄙视,可又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他又能怎么办呢?你能力不够就只能是高位者手中的棋子!

即便是很多时候你不愿做棋子,但局势左右这你不得不去做那棋子!

正是因为厌恶这种当棋子的感觉才使得秦锋想变强,而在变强的过程中更让他明白唯有手中掌控的越多,那么你才能真正做到强大,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也就使得他无比渴望华夏一族能在他手中变得更为强盛!

若一切都只为了内斗那有什么意思?

可这想象出来的事情永远是简单的,而真正付出实际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面拥有着数不胜数的拦路虎,而这些拦路虎就是阻挡你不断变强的鸿沟,而如果你被这其中的拦路虎所击败的话那么也就代表着你失败了……

对现在的秦锋来说摆在他眼前的拦路虎就是教育问题!

这原本掌控在秦锋手中的仅仅只有一个鞍山卫,这也使得最初秦锋在施行教育的时候组建了启智学舍,对来自后世的秦锋来说没什么比教育更重要了,为什么现在的秦锋手下并没那么多可用人才?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麾下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准确些说他麾下的教育机制成立时间过短,这也就使得原本能迸发出无限能量的教育机制并未发挥出属于它的潜力出现,要知道鞍山卫最初可是在各个镇堡都修建了启智学舍,并且在修建完启智学舍后下严令让各村适龄儿童加入到启智学舍中进行教育!

这一举措让秦锋每年都需要向启智学舍倒贴一大笔银子,可一旦将这些受过教育的学生培养出来,那对于鞍山卫未来的发展来说绝对是加了一针强心剂,也因为有了这些受过教育的学生的加入使得鞍山卫底蕴不断增厚!

对于教育秦锋这心中是下了大决心的,无论有多难这教育是一定要推行的!

但如今摆在秦锋眼前的却不是教育能否继续的问题,现在摆在秦锋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对麾下教育进行扩大!

对秦锋来讲因为现在其所掌是整个辽东半岛,这也就使得在未来接受教育的不能只单单是鞍山府的百姓,对其他诸府来说他们也应该享受到教育,而启智学舍这带有私人性质的机构就不能再用了!

教育这东西必须掌握在官府手中,因为知识是比较私密的,可能因为一个断句就会使得其本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秦锋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这到最后却被一些有心人给玩了手脚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也使得秦锋最初决定组建辽东督府时便在其麾下归建了教育署!

教育是国之重器!

“侯爷,按原定计划需在诸府建立的高级学舍,诸县建立的中级学舍,诸镇建立的初级学舍皆以搭建完毕,并且按照改进的教育对各学舍进行了基础划分,凡是适龄学子皆入相应学舍接受教育!”

作为原启智学舍的舍长陈安因不喜政务因此就被调入到了启智学舍当教师,你还别说这是人皆有其擅长的一面,这也使得对政务并不感冒的陈安,在教育一行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基础教上来的陈安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见解,这也使得他对于如何改善教育体制也常常思索。

是金子就会发亮。

于是乎陈安就被秦锋给发现了并让他当上了这启智学舍的舍长,而随着整个辽东半岛皆纳归到秦锋手中,这也使得陈安摇身一变从原来的启智学舍的舍长变成了归属于辽东督府麾下的教育署署长!

而这也就使得他身上的担子变得更为重要了!

第161章:知识改变命运(上)

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别看陈安上当了这教育署的署长,可这个职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当得,在前文中曾提到因为秦锋手下实在是缺少人才,这也就使得他不得不想出较为折中的吏员制度,通过将麾下所有读书人纳入到吏员制度中来挑选人才!

对于现在封闭的辽东半岛来说秦锋才敢做这样的事情,这要是换到大明其他地方,那肯定会被言官、御史喷的体无完肤,因为其已经严重破坏了科举制的根本!

但处在秦锋这样的境遇这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诸地的学舍教师可配备完整?”

对秦锋来说虽说这各级学舍是逐级逐渐完毕了,可对他来说真正负责运转这各级学舍的是教师,如果说这新建的各级学舍仅仅只是一个空架子那要之何用?毕竟他成立各级学舍是为了培养人才的!

陈安听到这便道:“回侯爷,根据教育署规划的初级学舍、中级学舍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以一名原启智学舍教师为骨干担任学舍舍长并对所管学舍进行管理,如此一来方使得我教育署在鞍山府、海州府、盖州府、复州府、金州府五府之地规定筹建的的初级、中级学舍得以建立!”

这建立学舍仅仅只是第一步,秦锋可不希望这学舍中出现空档现象:“那在各地所建学舍教师人员能否对学舍学生进行完整教育?”

这教育最怕的就是出现质量问题,这秦锋每年花费这么多银子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培养出人才出来,这如果说都是装模作样的话那怎么可能会教育出人才呢?!

“回侯爷,为了避免侯爷所提的这种情况出现,我教育署在最初归建各级学舍时就根据各府实际情况,在得到了辽东督府的协助后便先行制定了2大重点区域,3大缓冲区域,这其中作为人口密集的鞍山府、金州府作为2大重点区域进行高密度筹建,确保两府之地入学学生皆能受到完整的基础教育;

而海州府、盖州府、复州府因为所定人口并没那么大,并且三府辖下诸县很多皆处建设状态,这也就使得其处并不需要那么多优秀的老教师,经选拔进入到实习教习队伍中的人员多部分皆派到了上述三府,而在未来待三府辖下彻底稳定下来后教育署便会从鞍山府、金州府抽调优秀教师对各级学舍进行补充。”

在这一点上陈安他做的就非常很好,他能根据各府实际情况出发并对各级学舍亦进行细致调整,这毕竟对海州府、盖州府、复州府三地的百姓来说因为地方尚未处稳定状态,这也就使得让他们将孩子放出来去参与学习一定会有些难度的!

对那些从未接受过教育一生仅在生养地活着的百姓来说,他们不会想的那么远,他们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孩子就是半个劳力,与其将这半个劳力放出去,那倒不如帮助家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对于他们来说也能够减轻些许负担!

对那些‘愚昧’的百姓来说有时候这严令也不过是一纸空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而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在未来海州府、盖州府、复州府、金州府推行基础教育将会遇到的种种麻烦,因为鞍山府已进行了这基础教育有一段时间了,这当初鞍山府经历的那些难题还会在上述四府重现!

听了陈安的讲述,秦锋点头称赞道:“不错,真是辛苦你了,这教育对我辽东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而这本侯手中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供你使用,你能在这等紧张情况下完成这些部署已然是非常好了,但陈安,本侯有一点要给你重申,这困难都是暂时的,无论你教育署在推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经历怎样的困难都不能放弃!

你要知道你这一退对于这辽东孩童来说就是扼杀了他们的未来,这间接也扼杀了辽东想完成收复的战略目标!”

按照先前秦锋和陈安商议出的教育核心,他们在辽东所推行的是高、中、初级的基础教育,其中以初级教育4年,中级教育2年,高级教育2年,完成对入学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在升学到中级学舍时学生就会面对两种抉择!

一种是学习优异者可通过考学升入到高级学舍中进行教育,而另一种则是学习差者未通过考学会被刷下转到另一种教育体系中,可能这样的方式显得比较武断,但对于现在的辽东来说需要的就是这种模式!

这学习优异者必定脑瓜灵光,那么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触能力要更强,这也使得他们能以最快的程度接受新鲜知识,而那些处于高精端的学科需要这些聪明者进行研究,这在未来也就集聚成了高级知识群体!
首节 上一节 617/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乡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