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160节

几路流贼,一时间搅得西北处处烽烟,追赶无力的大队官兵只能远远跟在后面吃土,欲与流贼一战而不可得。

马懋才所在的延安府,更是流贼肆虐的重灾区,下辖米脂县便为闯将李自成的出生地,李自成在这里群众基础雄厚,为人又慷慨好义,经常劫富济贫,以至于这里几乎成了李自成的主场,官府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给李自成通风报信。

马懋才派兵前去征讨了几次,每次不是连流贼的影都见不到,便是如瞎子一般,被李自成设下陷阱后一网打尽,一来二去,把延安府仅存的一点兵力也折腾的差不多了。

这下子,马懋才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有一日流贼杀过来,攻破延安府,与他新账旧账一起算,然而他又是个贪官,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悉数塞入自己的腰包,却又舍不得花钱募兵。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马知府的思路就是如此清奇,想来想去,让他想起了不久前护送上缴秋粮和商税的那支乡勇队伍来。

那支队伍,训练有素,队列整齐,武器装备甚是精良,关键是士气也十分昂扬,看样子竟比马懋才以往见过的骁将左良玉的精锐部众也不遑多让。

得知这支部队是神木县的乡勇之后,马懋才就打起了这支部队的主意,在他看来,自己是四品知府,对方是七品知县,自己又是直接管着对方的上官,只要自己有所暗示,对方必然会识趣地将部队拱手相让。

于是他便派出自己的心腹蒋师爷,明着以探病为由,实则伺机透露自己的心意,让那知县主动将部队双手奉上,没想到这个知县又臭又硬,竟然直接怼了回来,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留。

第二百三十四章流言奏效

想到这里,马懋才心中暗恨,但是这神木知县赵无忌政绩斐然,超额完成秋粮和商税任务,在西北诸县中,政绩俨然一枝独秀,并且军功也是了得,前些日子协助新起之秀,名将萧承勇里应外合,大破多铎,风头一时无两。

这样一个人,虽然官职微小,要对付他,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懋才虽然恨赵无忌恨的牙痒痒的,但是他仔细思量了半晌,发现竟然没有办法将对方如何如何,顿时便泄了气。

蒋师爷侍立在旁,已知其意,于是阴笑着上前说道:“好叫府尊得知,在下返回途中,听闻到一件有趣之事。”

马懋才知道蒋师爷从来不无的放矢,心中一动,便问道:“可是什么有趣之事?”

蒋师爷徐徐说道:“坊间皆尽传言,曾被皇太极打败,如丧家之犬一般,四处逃窜的林丹汗部,突然如有神助,转身反噬,连续剿灭了四部当初背叛林丹汗的蒙古部落,尽收其部众,威震草原,而今声势大盛,隐隐再度有与后金分庭抗礼之势。”

马懋才说道:“这倒是奇了,本官听闻察哈尔部被皇太极连年征伐,已近山穷水尽,今年皇太极入侵我大明时,打的也是征讨林丹汗的借口,本以为察哈尔部覆灭在即,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在困境中扭转局势,莫非是从外部寻找到了得力援军?”

蒋师爷伸出大拇指,说道:“大人慧眼如炬,一眼便看出了问题的实质,在下佩服。”

马懋才得意地摇头捻须,笑道:“若无外力之助,林丹汗安能轻易击败反叛的部落,你且说说,察哈尔部自何处搬来的援军?”

蒋师爷眼中精光闪动,说道:“听说察哈尔部剿灭反叛四部时,另有一部援军出力甚多,打着我大明军队的旗号,其主帅及士卒据说来自于我大明,主帅乃是大明西北招讨使,姓赵名无忌!”

“西北招讨使?本官记得我大明并无此官职啊,赵无忌?啊?莫非是他!”马懋才会过意来,不由得也是大吃一惊,“好一个小小知县,做得好大事!居然擅自出兵境外,居然还自封为西北招讨使!”

蒋师爷凑到近前,阴沉沉地说道:“谁说不是呢,如此狂妄自大之人,也难怪会拒绝了大人的调兵请求。”

马懋才思忖半晌,却又失望地摇了摇头,说道:“只怕此乃流言而已,那赵无忌不过一介文官,手下兵马虽然强壮,也不过是一支乡勇而已,如何能在草原上击败蒙古骑兵?只怕这一切只是巧合同名罢了。”

蒋师爷笑道:“究竟是不是他不重要,只不过,这不正是大人整治他的一个契机吗?”

马懋才眼睛一亮,不过很快就暗淡下去:“本官又不是御史,可以只根据传闻,便闻风上奏,弹劾官员,赵无忌政绩不错,葭州知州吴炳也很看重他,要拿下他,仅仅凭着流言是不行的。”

蒋师爷笑着说道:“在下当年行走江湖之时,也学了一身医术,前几日与那赵知县相见,观其面相种种,在下可以笃定,此人从未患病!前些日子称病不出,必是装病!”

马懋才又惊又喜,急忙问道:“蒋师爷从何处看出他在装病?”

蒋师爷冷哼一声,说道:“两眼炯炯有神,谈吐条理分明,虽然神色故作萎靡之态,然室内并未闻到药材的气味,一旁的丫鬟也是一脸不在乎的神情,并未因主人病重而忧心,以此种种迹象,在下判断出,赵知县根本没有病!”

马懋才大喜,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无故装病,显然内心有鬼,传我的命令,立即派人把赵无忌抓过来!”

蒋师爷急忙拦住马懋才,连道不可,心忖自己这上官的蠢脾气又发作了,他是上官,做下蠢事后拍拍屁股没事人一般,一旦闯了祸,最后还是自己背锅。

想到这里,蒋师爷急忙说道:“如今尚无确凿证据,在下以为还不能马上去抓人,在下以为,不妨使一招敲山震虎之计……”

马懋才疑惑地问道:“何谓敲山震虎?”

蒋师爷徐徐说道:“大人可派人传唤赵无忌前来延安府,他若是来了,说明他心中坦荡,无所畏惧,那协助林丹汗之人,多半不是他;他若是不敢前来,便说明他心中有鬼,大人便可速速将此事禀明三边总督洪承畴洪大人,洪大人精明强干,定会洞察赵无忌的阴谋。”

蒋师爷继续说道:“在下听说赵无忌在神木敛财有道,什么庆记,叶记都是他家的生意,每月利润都是几千两往上,此等不义之财,与其募集的乡勇,抄家时也应一并没收。”

马懋才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会意地说道:“这是自然,赵无忌利用权势敛财,本官自然要为民做主,不可放纵奸人逍遥法外。”

三日后,马懋才派去的使者来到了神木县,传达了马知府的命令,命令赵无忌立即前往延安府,结果被赵无忌以病情尚未痊愈的理由,给拒绝了。

京城,建极殿内,看着面前的几位阁老,崇祯只觉得嘴里发苦,心里暗想:“难道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江南第一才子,也要背叛朕了吗?”

赵无忌担任察哈尔部摄政王,又娶了林丹汗嫡女淑济公主之事,在京城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这几日接连有御史闻风奏事,弹劾赵无忌勾结蒙古,心怀不臣之心,建议尽早将此人缉拿归案。

今日的平台召对,此事也成了焦点之一,原兵部尚书张凤翼,因久病缠身,这几日正在家中静养,如今兵部主政的,是崇祯极为欣赏的前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兵部右侍郎杨嗣昌。

杨鹤总督陕西时,招抚流贼失败,贼首神一魁降而复叛,为祸西北,杨鹤被言官弹劾,最终被处以死刑,杨嗣昌此时正任山海关内监兵备道,闻讯后,三次上书崇祯,希望以身代父,接受惩罚,崇祯虽然驳回了杨嗣昌的请求,最终却免去了杨鹤的死罪,改为流放。

第二百三十五章长平公主

然而杨嗣昌意图以身代父之举,令崇祯十分欣赏,认为此人至纯至孝,杨嗣昌根据自己在户部参与财政管理的心得和经历所编写的《地官集》一书,崇祯看过之后,也是赞叹不已。

杨嗣昌此人,算是明末难得的干臣之一了,他素怀大志,在基层时,便处处留心政事,勤于政务,或许因为其父曾为三边总督的原因,杨嗣昌思考问题时,也常常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思考,大局观非常强。

秋日的太阳,毫不吝啬地将温暖的日光,慷慨地挥洒下去,空阔的建极殿内,明媚的阳光透过清澈的平板玻璃,照耀在崇祯皇帝疲惫的身躯上,似是也在默默抚慰这位心灵饱受伤害的帝王。

平板玻璃是庆记商行最新的研制成果,成本极高,产量极少,第一批产品就被魏国公献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见状大喜,便吩咐人将其安装在了建极殿上,替换了原本的明瓦。

崇祯帝两眼布满血丝,说话声也有些有气无力,昨日他依旧是直到午夜,方才批完下属官员的奏折,正打算安歇时,便得到了锦衣卫的急报,说道如今京师疯传西北神木知县赵无忌,与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嫡女成亲,更是私自出兵蒙古,为林丹汗讨伐叛逆四部,隐有不臣之心。

崇祯皇帝没想到又出了一桩闹心事,顿时刚起的睡意也消失了,反复思量了半晌,也没弄明白这传言到底是真是假,迷迷糊糊中直到凌晨方才睡着,睡了没多久,天色一亮他又再度醒来,强打精神上朝与诸位大臣议事。
首节 上一节 160/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