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254节

“臣惶恐,这茶楼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

“是真的不错,刚才说书先生那个故事很好,这个茶楼,刚才朕也看了,几乎是人山人海,宾客如潮,怕是整个京师,再也没有比你这里更热闹的地方了,对了,你办的那个报纸,如今销售情况如何?”

“启禀皇上,报纸如今面世已有十天,臣将其命名为‘京师晚报’,连卖带送,每日都是一万份的销量。”

“哦?送到哪里?”

“俱是一些茶馆,客栈之所,一般每家会赠送十份报纸,臣打算免费赠送一个月,此后便须他们花钱来买了。”

“报纸售价几何?”

“启禀皇上,一份一文钱。”

崇祯哦了一声,扭头看向赵无忌,目光温和:“一份一文钱,还有一部分赠送,那这个报纸,想必利润不高吧?”

“皇上圣明,报纸暂时还没有赚钱,去掉人工和材料的成本,目前只是维持了收支平衡。”

“那茶楼的利润怎么样?今日这么多客流,收入想必不菲吧?”

赵无忌迟疑了一下,这才回答道:“虽然客流多,但是很有一部分人是专门为了获取求职雇工,买卖信息而来,并不在店里消费,并且所有的茶楼一楼都是保持原价,利润并没有高多少,二楼因为有戏台,有雅座,所以利润会稍高一些,据臣的测算,一所茶楼,一个月应该能赚三四十两银子这样。”

“爱卿很坦诚啊,朕事先也调查了京城市面上茶楼的利润,像这样一月三四十两银子,半年下来有二百多两银子,已经相当不易了,不过比之二十万两,依旧是杯水车薪,朕很好奇,爱卿打算如何利用报纸和茶楼,完成目标呢?朕可是听说你把两千两银子都给用光了。”

赵无忌凑近崇祯,压低了声音说道:“请皇上无需忧心,臣已成竹在胸,茶楼和报纸,无一不是在为完成赚钱目标而铺路,真正赚钱的方法,还需要得到皇上的首肯。”

“嗯?你且说来听听。”

“皇上,臣打算如此如此……”

崇祯听了,闭上眼睛,凝神想了半晌,这才徐徐开口:“你这个做法也不是不行,朕可以答应你,一应压力,朕替你扛住,不过,你确定这个法子可行?”

“请皇上放心,此举必然有效,一旦实施,银钱必然滚滚而来。”

“银钱滚滚而来”这六个字似乎对崇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沉吟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好,这事朕便答应你,卿家尽管放手去做,朝堂之上,朕替你顶着。”

时间缓缓流逝,不久便到了一个月后,这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大事,最为轰动的,莫过于剿匪总兵官曹文诏之死,崇祯八年,六月二十八日,骁勇的曹文诏再次孤军深入,杀入农民军大军之中,可惜这次他却不幸中了埋伏,率军左冲右突之下,依旧不得突围,最后寡不敌众,兵败力竭,只得自刎而死。

得知曹文诏的死讯后,崇祯悲痛莫名,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左都督,子孙世袭指挥佥事,还为他立了庙,春秋两季都会去祭奠。

赵无忌得知消息后,也是扼腕叹息,看来历史果然不是那么轻易能改变的,号称‘万人敌’的曹文诏之死,预示着大明王朝的黄昏即将来临,大明的忠臣良将们,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地身死陨落,待这些将星逐一消散殆尽之时,也便是后金入寇中原,华夏民族沉沦之日。

第三百六十章发财大计

名将曹文诏之死,在大明朝堂上激起了轩然大波,而在民间,一件看起来不那么显眼的小事,也在一些权贵和富人的圈子里面悄悄流传着。

“你听说了吗?定国公世子徐世龙前一阵走了眼,买了一间不赚钱的胭脂铺。”

“这都是旧闻了吧?早就听说了,听说那卖家使了些手段,蒙蔽了世子,把个不赚钱的铺子卖掉,拿到钱就跑了,现在还找不到人。”

“听说那铺子又火了,天天都有小娘上门买胭脂,人太多时还得排队呢,你说奇怪不奇怪。”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最近不知怎地,现在老百姓买米都去张家米行,他家门口每天客人都要排长队,明明我家的粮食价格更低,这些百姓也要排队去买贵的,就连街上的小孩,都在唱什么‘张家米行,童叟无欺,’真是奇哉怪哉。”

“还有成国公家的布行,最近也是火得不行了,因为客人太多,忙不过来,他们已经开始增招人手了。”

“嗯,最近怪事频出。”

“据我的分析,这些怪异之事的发生,都和一个人有关。”

“谁?”

“第一才子赵无忌!”

定国公府,依旧是那座幽静的亭台,依旧是一样的四个人团团而坐,徐世龙满面含笑,举起酒杯:“多谢赵大人的帮助,我那胭脂铺子,最近一月销量翻了三倍之多,本来因为地点太偏,客流太少,我都打算将他赔钱甩卖了,没想到不但起死回生,居然还能赚到暴利。”

朱中兴也举起酒杯:“我家那布行,销量也翻番了,不过还是比不上张锐家的米行,买米的百姓天天都要排队。”

张锐笑着挥挥手道:“米行利薄,别看来买的人多,真正论起来利润丰厚,还得是朱兄的布行。”

赵无忌笑笑,跟他们喝了一杯酒,这才徐徐开口说道:“这就是广告的威力,不过牛刀小试而已,不算什么,本官如今手中还有一桩大买卖,想带几位一起发个大财。”

一听到‘发财’两字,在场的三人俱都是精神一振,于是都目光炯炯地看向赵无忌,想听听他这个大买卖是什么。

“你们缴纳一笔钱,然后我会把你们想宣传的产品或是店铺,授予皇家指定产品、皇家指定店铺的荣誉,当然,产品的质量必须要有保障,不能折了天家的面子,每一类商品具有唯一性,比如,张家米行被列为皇家指定商铺,那么就不会再有第二家米行会被皇家指定。”

“皇家指定产品?赵大人,这个皇上同意了吗?”

“皇上当然已经同意了,所以这些产品一定要保证质量,因为也要送进宫中,供皇上和诸位宾妃使用的,可不是仅仅挂个名而已。”

“至于价格,则视商品价格、利润高低而定,不能低于三千两银子,上不封顶,此外皇家指定商品,每年都会评选一次,也就是说,这三千两银子,买的是一年的皇家指定产品的冠名权。”

“三位可要好好想一想,这可是皇家指定专用,价值不可估量,咱们这皇家指定产品的称号可是在整个大明境内都是独一家的,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西北,都会有皇家的信誉为这些商品背书,

此外,和记商行旗下的万达茶楼与京师晚报,也会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例如天津卫、太原府、应天府、济南府、开封府等等,最终都会保证这些比较大的府县,至少会有一家万达茶楼和一家京师晚报分销点,利用万达茶楼和京师晚报的影响力,将皇家指定商品的影响力扩散得更深更远。”

“三位,请想一想,同样的一类商品,在你面前,其中一个是皇家指定商品,另一个不是,你会选择哪个?”

“三位若是今日能拿定主意,本官可以做主给你们一个内部优惠价,京师晚报上,关于征集皇家指定产品冠名的广告已经印刷完毕,明日便会面世发售,到时面对市场上诸多商家的竞争出价,本官可不保证你们想要的商品种类一定会留下来啊。”
首节 上一节 254/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