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86节

东江镇是毛文龙一手创建,少了毛文龙的东江镇,无论是实力,还是精气神俱已不复当初,战力大损,,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这些毛帅当年的义子们和得力部下,如今已变成不共戴天的对手,随时准备着对昔日的袍泽们反戈一击。

这个袁蛮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沈世魁恨恨地想道。

沈世魁怀着心事慢慢走着,靴子踩在积雪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城墙上值守的士兵,看到他纷纷行礼问好,他也是笑着一一点头回应。

忽然眼前一花,一阵香风袭来,一个身披白裘的女子笑吟吟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沈总兵,小女子这厢有礼了。”沈世魁定睛看去,正是赵无忌的使者,王盈儿。

沈世魁于是也抱拳一礼,“原来是王姑娘,外面风大雪大,你一个姑娘家家的,还是回屋中好好休息吧。”说话间,他的目光越过王盈儿,扫了紧紧跟在少女身后的几名黑旗军士卒一眼。

他是毛文龙的姻亲,跟随毛文龙大大小小的阵仗也见过一些,王盈儿身后的这几名士卒神色虽然淡定,有的人甚至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然而笔挺的身姿,以及眉宇间的那种百战老卒的杀气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这种气势,他也曾在后金最精锐的白甲兵身上见过。

这让沈世魁对于王盈儿背后的那位素未谋面的赵大人,兴趣更浓,能练成这样一支精兵的,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人,想不到这位名满天下的第一才子,居然还会练兵,还能练出如此悍卒!

所以,他对赵无忌通过王盈儿带给他的口信,也是无比重视!能练出这样一支强兵的人,眼光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王盈儿笑的俏皮可爱,“鞑子大军不知何时便至,沈总兵可万万不要轻敌啊。”

沈世魁呵呵一笑,“盈儿姑娘请放心,本将早已做好万全准备,自从接到皇太极攻朝的消息,本将已命人广筑炮台,多蓄炮药,收集兵船,以为固守,便是你家大人不来增援,本将尽也守得住这座岛。”

自天启二年,大明在皮岛开东江镇以来,皮岛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满清一直面临着四面皆敌的境遇,东有朝鲜王朝,西有蒙古诸部,宁锦一线,数十万明军在此固守,背后东南沿海则由以皮岛为支撑的东江镇。

东江镇乃是以皮岛为中心,包含周围数十个大小岛屿的一片岛屿群,天启年间,曾出使朝鲜的大明官员姜曰广曾把皮岛比作跳蚤,说道建虏对东江镇无可奈何,不管他吧,他就会在建虏背后不断吸血,让建虏不得安生,管他吧,还拿他没办法,因皮岛四面环海,而建虏长于骑射,却不善海战,跨海作战很难成功。

正因明军在海上的优势,以及皮岛易守难攻的地势,沈世魁才会对守住皮岛信心满满。

王盈儿眉头轻蹙,她与赵无忌接触的越久,对他的景仰就越深,越是对他心悦诚服。

王盈儿是京城人士,没有遇上赵无忌之前,她和弟弟王进一起经营一个小茶馆,每日的收入不是太多,却足以让姐弟二人维持生计,而遇上这个年轻的少年官员,便是她一生的转折点。

见到他的第一眼,她便已经喜欢上他了,只不过,也许那时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少女的情怀,便是自己,也是一片懵懂。

她亲眼所见,在他的点金妙手之下,原本只是在微利边缘挣扎的茶楼,一跃而变成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收入相比以往,也翻了几番,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茶楼带给老百姓,带给商贾们的便利、商机。

随后,她跟着他来到了青州府,看着他一路与贪官污吏斗,与劣绅土豪斗,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她从小生长在天子脚下,这里的生活,富庶而安宁,来到青州府之前,她从未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经恶劣如此。

青州城外,每天都有被活活饿死的难民,他们或是来自西北,或是来自辽东,人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们住在城外臭烘烘的窝棚中,靠着几个善心人的施舍,苟延残喘,麻木地等待着自己不可预知的将来。

而这样的人群还在不断地扩大,缙绅豪族们愈发的富有,而失地的农民年年增多,很多失去土地,衣食无着的农民,最终也加入了难民的行列,有时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不知有几千几万人聚集在此的难民区,王盈儿就感觉头皮发麻。

最令人绝望的是,这种情况在大明的北方比比皆是,青州府的境况,已经还属于是较好的那一种,听说在大明的西北,几乎是遍地饿殍,活不下去的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一跃而变身为叛乱贼子,打家劫舍,跟官军杀得难解难分。

这种情况下,出事是早晚的,便是王盈儿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却也知道难民越来越多的危险性,不再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王盈儿觉得赵无忌说的这两句话,真是太贴切了。

然而短短半年内,王盈儿明白了什么是鬼斧神工,什么是翻天覆地。

城外的难民几乎被一扫而空,原本一些无所事事的闲人如今也不见了踪迹,他们有的去了工坊,有的去了城管大队,还有的在高速公路那里找到了营生,更多的人,则被赵大人组织起来,拿着固定的工钱,干起了建筑修路的活计。

青州府到临淄,到乐安港的高速公路,便是这些人的杰作,乐安港此刻也在大规模轰轰烈烈地建设,而今的青州府,只要肯出来做事,就能拿到一份可观的薪水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家人。

商业兴旺发达,道路整洁畅通,百姓们也都能安居乐业,昔日的难民俱已消失,就连那些黑心的地主们,也不得不把地租一降再降,相比周围的几个府县,青州府的地租是最低的,百姓的幸福感却是最高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少年。

第五百三十五章两国恩怨

看着眼前的少女似是有些出神的样子,沈世魁轻咳一声,“王姑娘,你家大人的意思本将已经明了,皮岛固若金汤,请他放心,若是满清鞑子攻打朝鲜,皮岛必然也不能幸免,这里即将成为战场,俗话说刀剑无眼,王姑娘,这里很危险,趁着鞑子还没有来,本将劝你,先回去吧。”

王盈儿蓦地回过神来,她有些歉意地冲着沈世魁笑了笑,回去吗?自己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安稳坚定沈世魁之心,让他在这里固守待援,等待大人的援军前来助战吗?自己若是走了,沈将军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对这里没信心?临行之时大人说得可是清楚,皮岛对于大明至关重要,万万不可有失。

想到这里,少女嫣然一笑,“既然沈总兵说这里固若金汤,那想必一定安稳的紧,待在这里,却也无妨,我家大人一向言出必行,他说要来,是一定会来的,我,我不走,我要在这里等他。”做到最后,她的语气变得娇憨起来,难得的露出了小儿女之态。

沈世魁人老成精,一看她这神态,哪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即便是哈哈大笑,“好,好,没想到王姑娘看着怯生生的,却也是个女中豪杰,好,既然如此,本将也不再劝你,请王姑娘在这里暂住,待到鞑子来日,请看本将在此破敌!”

王盈儿看着远处海上星星点点捕鱼的渔船,心里有些感慨,“为什么满清一定要侵略朝鲜,侵略大明呢,大家一起安居乐业,不再打打杀杀的不好吗?”

沈世魁闻言,叹了口气,“王姑娘你有所不知,女真人不善劳作,不善耕织,只擅打猎,他们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怎么办?他们就过来抢,其实此次皇太极侵略朝鲜,在本将看来,早已势在必行,只是或早或晚之事。”

他眼光看向远处,似是也想起了当年的往事,“大帅还在的时候,那时鞑子就曾侵略过朝鲜,当时是丁卯年间,最终强迫朝鲜王与后金结为兄弟之国,还从朝鲜劫掠了大批的人口和财物。”

“而今年皇太极称帝,改称大清,向朝鲜提出修改两国关系,从兄弟变为君臣,年年给大清上贡,朝鲜王当然就不干了。”

“嗯,朝鲜乃是我大明的藩属,想必是不肯给大清做藩属的。”王盈儿觉得她能理解朝鲜王的想法。

“王姑娘说的有理,朝鲜人向来仰慕我中华文化,自称小中华,原本就看不起女真人,认为他们是低等胡人,当年被迫与胡人结盟,他们就觉得已经很丢面子了,如今低等胡人居然还要自称天朝,让自己认主,是可忍孰不可忍,朝鲜人是一定不肯的,到了这时,两国关系已无可挽回,彻底撕破了脸皮。”沈世魁在这里待得久了,对于朝鲜和满清的那些恩恩怨怨他很清楚。

“哦,原来是这样。”王盈儿点了点头。

“不过王姑娘也不必太过担心,朝鲜人口十倍于满清,全力动员之下,满清未必能胜,若是满清败了,正是我大明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到时本将也会出兵截杀鞑子溃兵。”沈世魁与其说是在安慰王盈儿,莫不如说他是在安慰自己。

“但愿如此。”王盈儿淡淡地说道,她也希望朝鲜会赢,到时明军坐收其利,但是自家大人向来是言出法随,无有不中,只怕到时朝鲜战局多半是事与愿违。

满清出兵之日终于来临,一个寒冷的冬日,趁着河水结冰,冰面冻得结结实实的时候,皇太极率领满蒙汉族十二万大军,踏马冰河,一举杀入朝鲜!

朝鲜王朝上上下下完全没有提防,担任先锋的满清大将马福塔,率领三百最精锐的白甲兵,在朝鲜境内纵横穿插,神出鬼没,如入无人之境,极大地打乱和迷惑了朝鲜军队的军事部署。

随后,皇太极与代善的主力大军挥师南下,趁着马福塔将朝鲜境内搅得团团乱的时候,全力突击,一路弃坚城而不攻,直扑朝鲜王城。

猝不及防的朝鲜王,仁祖李倧惊慌之余,临时拼凑组织了四万军队前去抵抗这三百满清骑兵,由于是临时拉来的队伍,也没有什么纪律性,以至于在平壤的双岭遭遇了罕见的大败。
首节 上一节 386/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