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387节

此战,四万朝鲜官兵被以马福塔为首的三百满清骑兵杀的一败涂地,五千名官兵当场丧命,其余朝鲜官兵四散而逃,朝鲜王惊慌之下,将王妃王子和大臣的家眷都送往江华岛,自己则带着部分家属和侍卫匆忙逃入了南汉山城,在守军高达一万两千人的情况下,居然不敢出城与外面的三百满清骑兵交战!

马福塔包围朝鲜王城,围而不攻,封锁住王城之后,便开始在朝鲜境内大肆烧杀劫掠,此时皇太极也已率领主力,连下郭山城,定州,安州数个城池,多尔衮部更是攻占了朝鲜重镇汉阳城,自此,皇太极主力与多尔衮部在朝鲜王城胜利会师,十万大军将南汉山城团团围住。

十余日后,满清大军在朝鲜境内到处抢劫财物和人口,足足五十万平民百姓被抓为奴隶,送往辽东,此后,睿亲王多尔衮趁冬季江面结冰之际,再度故伎重演,率主力横穿冰面,攻破了江华岛,俘虏朝鲜王子、妃子共七十六人。

此后,孔有德部的红夷大炮也已运到,于是皇太极便下令,以红夷大炮发炮攻城,每日王城之下总是炮声隆隆,使得朝鲜王惊惧不已。

眼看大势已去,正月三十日,朝鲜王送出自己两个儿子作为质子(人质),又把朝中的主战派大臣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交出,自己则脱去王服,改穿青衣,徒步前往清军营寨拜见皇太极,行以三拜九叩大礼,皇太极亲自拿鞭子给了朝鲜王一阵狠抽,这才消了心中之气,自此,满清入侵仅一个月,朝鲜便宣布投降,成为满清的藩属国,而被交出的三人,被皇太极全部处以极刑。

而此时,朝鲜王派去大明请求援军的使臣才刚刚到达大明京师……

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接见了朝鲜使臣,表示了对朝鲜局势的深深关心,承诺会立即派出大军,前去援救朝鲜。

随即,与内阁六部大臣商议过后,崇祯皇帝决定任命总兵陈洪范为平虏将军,调集各镇舟师,前去援救朝鲜。

然而十天后,当朝鲜投降的消息也传到京师的时候,大明派出的平虏将军陈洪范的大军,还没有出发。

建极殿平台之上,崇祯再度召集手下重臣在此议事,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脸色铁青,他感觉自己又被手下这些无能的臣子们给拖累了。

目光瞥向礼部尚书孔贞远,“孔阁老,满清使者何在?朕要问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一边在这里和朕议和,一边暗中偷袭大明的藩属国?”

孔贞远脸色十分尴尬,犹豫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道:“老臣无能,满清使者十余日前已不辞而别,临走时留下书信一封,指责我大明没有诚意议和,故此他们才会愤然离京。”

啪的一声,气急败坏的崇祯站起身来,随手抓了身边一个物件就冲着孔贞远掷了过去,孔贞远吓得呆了,竟然也不知躲避,但崇祯皇上气急出手,准头有失,他掷出去的玉如意砸到了孔贞远身后的柱子上,断成两截。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最喜爱的玉如意受损,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一股热血涌上脑门,他猛地伸出右手,指着孔贞远,“满清使者出逃,为何今日才禀告给朕?分明是你也与满清私通,朋比为奸!来人!”

眼看皇帝明显是被气糊涂了,以温体仁为首,殿中大臣急忙纷纷跪倒,“皇上请息雷霆之怒,孔尚书绝非此类人,请皇上三思啊。”群臣一面跪倒,一面在心中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今日皇上把怒火发向了孔贞远,来日未免不会轮到自己等人。

看到手下重臣们纷纷跪倒,崇祯也晓得自己做得有些过火,他勉强压抑住自己的怒气,沉着脸缓缓坐下,冷冷的声音在宽阔的大殿中响起,“孔贞远尸位素餐,碌碌无能,以至贻误国事,现免去礼部尚书一职,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孔贞远如遭雷击一般,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为大明朝廷勤勤恳恳地效力了一辈子,刚刚担任礼部尚书不过几个月,便一脚自天堂掉落万劫不复的地狱,万般委屈和心酸一起涌上心头,花白的头颅微微颤抖,身子不断抽动,哽咽着半晌也没能说出话来。

“怎么?朕的决定,孔贞远,你好像不满意?!”崇祯眉毛挑起,眼中似有无穷的雷电正在缓缓聚集。

扑通一声,孔贞远跪倒在地,用力地接连磕了三个响头,“老臣无能,老臣谢恩。”

片刻后,看着孔贞远踉跄孤寂的身影渐行渐远,几位阁老也都沉着脸一言不发,心中却是涌起了无穷的悲哀之意……

第五百三十六章白皙通候最少年

看着孔贞远的身影渐渐消失,崇祯皇帝余怒未消地冷哼了一声,他扫视了群臣一眼,“诸位卿家,可是觉得朕刚才做得过分了?”

几位大臣急忙摇头不迭,眼看崇祯皇帝如此刚愎自用,谁也不敢这时候触皇上的霉头,温体仁上前一步,开口说道:“老臣以为,孔贞远能力平庸,碌碌无为,以至耽误了朝廷大事,此种人确实不宜再在朝中为官,皇上及时贬斥他,乃是再正确不过的亡羊补牢之举。”

“亡羊补牢?”想起前几日做出的同意与满清议和的决定,崇祯简直连肠子都悔青了,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个钓鱼的人,刚把带着香饵的鱼钩扔下去,结果狡猾的鱼儿马上吃了诱饵,却把钩子吐出来跑掉了。

一个月啊,这才短短一个月,朝鲜就投降了,而大批的流贼却依旧在大明境内活跃着,李自成继承了闯王的名头,高迎祥的残部大都前去投靠于他,声势相比高迎祥反而更胜,张献忠为人狡猾,又有收买了大批民众给他通风报信,行动一向神出鬼没,官军总也无法找到他的踪迹,却经常被他时不时地偷袭一下,损失惨重。

早知今日,朕当初为什么要同意议和啊,张凤翼张阁老早就提醒朕,满清要对朝鲜下手,赵无忌更是又上奏折,又派人前来京师,提醒朕满清将会速胜,让朕早做准备。

朕要是听了赵无忌的劝说,早早地派出陈洪范出兵,或许朝鲜也就不会投降了吧?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悚然惊觉,赵无忌当初可是还说过,皇太极攻破朝鲜之后,必然会出兵皮岛,拔掉皮岛这颗满清眼中的钉子,不行,失去朝鲜,再失去皮岛,皇太极将再无后顾之忧,朕必须早做准备!

他看了恭恭敬敬侍立在一旁的杨嗣昌,不知为何心中突然对这个臣子有些厌烦,略一沉吟之后,崇祯皇帝开口说道:“老首辅言之有理,如今朝鲜已失,正是亡羊补牢之时,我大明是万万不能再失去皮岛了,不知众位卿家,计将安出?”

几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彼此都已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同意议和是崇祯皇帝的决定,而丢了朝鲜后,皇上却把责任推到礼部尚书孔贞远的头上,如此揽功诿过,让人寒心,这个时候,当然是尽量不说话,少说话,万一说错了话,皇上秋后算账、甩锅怎么办?就在刚才的朝堂上,若不是群臣一起下跪拦住了崇祯皇上,皇上盛怒之下,只怕孔贞远当真会被扣上一个通敌的帽子,更会罪及九族,满门抄斩。

只有兵部老尚书张凤翼乃是曾上过战场,经历过战阵的,他却是不怕事,“皇上,朝鲜与东江镇向来是我大明在满清背后的利剑,如今朝鲜已失,满清朝鲜联手,东江镇危矣,所幸总兵陈洪范大军已集结完成,皇上可速速下令,命陈洪范率军急援皮岛,不得有误,只要皮岛在,朝鲜会或许还有重新收回的一日。”

他嘴上说的坚定,其实心中早已对收复朝鲜不再抱任何希望了,大明如今应付满清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去朝鲜半岛开辟第二战场?只怕从此之后,实力此消彼长,得了朝鲜的满清,将更是如虎添翼一般,只盼能守住皮岛,保住这把满清背后的利刃,以减轻大明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张凤翼年岁已高,说了一番话后就有点喘不上气,他停了停,又开口说道:“此外,皇上也无需过分担忧,皮岛四面环海,易守难攻,鞑子长于骑射,海战却是其短板,只要陈总兵的援军能够及时赶到,多多带去火炮弹药,以火器据坚城以守,皮岛必不会有失。”

崇祯听了,点了点头,“张阁老此言大善,诸位卿家可还有其他计策?”

众人顿时都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张阁老一向胆大敢说话,他肯出头最好,到时万一皮岛也丢了,背锅的就是他了,至于自己,还是韬光养晦比较好。

杨嗣昌脸色有些讪讪的,提出同意议和的乃是他,结果崇祯把怒火发泄到了孔贞远身上,他内心明镜一般,晓得皇上对他网开一面,感恩之余,他觉得自己应该再为皇上做一些什么。

“皇上,臣以为,皇太极精锐尽出,后方必然空虚,皇上此时或可下令辽东诸将骚扰敌军后方,命总兵吴襄,祖大寿等人率军突袭鞑子腹地,一来可报失去朝鲜之仇,而来也可侧翼呼应东江镇,减轻鞑子攻击皮岛的压力。”杨嗣昌也站了出来,给崇祯出谋划策。

“善。”崇祯听了,大喜过望,在宁锦一线,可是有着几十万大明的士卒在那里驻守,皇太极全力攻取朝鲜,后方空虚是一定的,哪怕明军出兵十万,能杀伤杀死几千几百个鞑子也是好的,也能多少挽回一些大明失去朝鲜的颜面。

“嗯,传朕的旨意,命辽东总兵吴襄,总兵祖大寿速速派兵,攻击满清腹地,侧翼呼应皮岛守军,此外,总兵陈洪范即日起集结舟师,增援皮岛。”事不宜迟,崇祯急忙下旨调兵遣将,希望保住皮岛,保住东江镇。

东江镇的重要性,崇祯当初可是领教过的,当时袁承焕矫旨斩了毛文龙,没了毛大帅在背后的牵制,皇太极大喜过望,三个月后便兴兵来犯京师,杀得京城之外一片尸山血海,数百万百姓,俱遭荼毒,这也是其后崇祯杀袁承焕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皇太极打下了朝鲜,若是丢了皮岛,崇祯几乎可以想象,皇太极卷土重来,再度入侵大明简直已是板板钉钉,这,不容得这位年轻皇帝不着急。

张凤翼不动声色地瞥了杨嗣昌一眼,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杨文弱还是过于想当然了,辽东那些骄兵悍将,要起饷来如狼似虎,打起仗来哭爹喊娘,固守不出他们还能胜任,想要他们上阵打仗,还是主动攻击满清,怕是难啊。

下完了旨意,松了口气之余,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好像遗忘了什么事似的,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此番的安排应是无懈可击,他带着疑惑的神情又想了一会,却依旧没有想起自己疏忽了哪里,只得叹了口气,“东江镇位置重要,断然不容有失,命总兵陈洪范加紧进军,一定要赶在满清攻皮岛之前到达,若再有耽搁,定斩不饶!!”

辽东,宁远城,几匹快马迅速地在城内奔驰着,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沿途百姓无不慌张躲避,没多久,快马在总兵府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将官打扮的人翻身下马,此时早有听到马蹄声的门子将大门打开,那将官将手中缰绳随意抛给身后的手下,便急匆匆地走进了总兵府。

此人身材高大健壮,头戴亮银盔,一身银白色甲胄,身上还披着一件白色披风,他的耳朵比一般人要大很多,此外鼻子上方也有一道淡淡的伤痕,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此人面容白皙,眉宇间英气勃发,步伐矫健有力,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首节 上一节 387/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