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486节

天子脚下,四九城中,最是一个消息灵通之地,车队还未进京,得知消息的老百姓们早已纷纷来到城外,在城门两边排成了长达一里地的队列,等着一睹这九千具清兵首级的盛况。

夕阳金色的光辉照耀在京师高大厚重的城墙上,此时此刻,沐浴在阳光中,这座北方的坚城显得如此的高大和雄伟,远处,运送清兵首级的车队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翘首以待的百姓们视线中。

人群顿时开始骚动起来。

慢慢地,车队越来越近,众人看得清楚,行在车队的最前面是五十名衣甲鲜明的明军骑兵,人人都是一副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的样子,眉宇之间俱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之色,似是身后的这些清兵首级,便是自己等人亲自上阵斩获的一般。

骑兵身后,便是一辆辆牛车或是驴车,巨大的车厢里,摆放着无数龇牙咧嘴,沾满了石灰粉的清兵首级,刮得铮亮的头皮和那独有的老鼠尾巴一般的小辫子极具辨识度,证明着他们的身份。

这些就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清兵首级!

百姓们顿时便激动起来,这些年清兵没少攻破关隘,入侵大明,清兵几乎每隔两三年都要来上那么一次,京城中的百姓固然是安全无忧,但城外的百姓们可就倒了大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家产化为乌有,如此等等,简直是数不胜数。

每次清兵入关,必是到处烧杀劫掠,京师周边的百姓们早就恨这些鞑子恨的牙痒痒的了,此时此刻,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烂菜叶子,臭鸡蛋,小石头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顿时便从百姓的人群中飞了出去,砸在了这些早已毫无知觉的首级上。

更有激动的百姓嚎啕大哭,当场便不顾一切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嘴里一面念叨着,一面泪如雨下痛哭不止,似是在祭奠死去的亲友。

也有激动的百姓想要冲上前去,损毁这些已经毫无知觉的首级,为死去的家人报仇,但车队两侧的明军士卒们及时阻止了他们,这些首级,朝廷还有用。

在这样一片纷乱的气氛中,九千具首级终于抵达了京师城门之外。

已有兵部的相应官员守在这里,与押送首级的明军交接了手续,正式接受了这批首级,并将它们妥善安置,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按正常的程序来讲,取得如此大胜,当今皇上极有可能会以这些首级献俘太庙,以告慰列祖列宗,并炫耀武功。

次日上午,建极殿平台之上,崇祯皇帝再度于这里和手下的重臣们议事,刚刚从西北急援来京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也在这里。

原本孙传庭并没有接到让其上朝的旨意,原因据说是孙传庭之前曾因某些事情得罪了杨嗣昌,杨嗣昌便故意疏漏了他,有意无意怠慢他,阻挠他上朝,但崇祯皇帝不知怎地,今日突然想起了立下擒获高迎祥大功的陕西巡抚,于是崇祯皇帝降下旨意,命孙传庭与洪承畴一同觐见。

自葫芦峪大捷以来,对赵无忌的封赏,崇祯一直没有表态,众人皆以为皇帝乃是为了慎重起见,要等到首级进京,验证无误后再行定夺,其实崇祯是另有想法。

在崇祯的内心深处,德王其实并不重要,他口口声声所谓德王是先帝最爱的子嗣,一定要救他出来,其实那不过是崇祯的借口而已。

德王只是个试金石,一块专门用来测试赵无忌的试金石。

此时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宋朝略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强大而侵略性强的北方邻居,徽钦二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崇祯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也会又朝一日,重蹈宋朝皇帝兵败被俘的覆辙。

崇祯当然知道皇太极那里有五十万百姓,他也知道百姓比德王重要,但他一直坚持要赵无忌去救德王,就是想看看赵无忌的内心。

这是一个纯粹的忠臣,还是一个自有主张,不易被驾驭的能臣。

若是忠臣,崇祯便准备用自己所有的能力,竭尽所能去栽培他,将他收为自己的心腹大臣,来日若是清军再度来犯京师,崇祯可以想象,自己培养的这样一位忠臣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前来营救自己。

但从这三道旨意之后,赵无忌的反应来看,此人很难被人完全控制,在赵无忌心目中,五十万百姓远远重于德王,由此推之,若是来日京城有难,在百姓和皇帝面前,只怕赵无忌会再一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舍皇帝而保百姓。

这才是赵无忌让崇祯最为愤怒的地方。

此人并非一个纯粹的愚忠之臣。

这样的一个人,能力越强,反而越可怕。

第六百三十四章大战之前的朝会

建极殿上,首先开口的是陕西巡抚洪承畴,“启禀皇上,臣已率大军十三万,一路日夜兼程,终于在昨日已全部抵达京师,而今将士们正在城外结寨驻守,大军枕戈待旦,随时等候皇上的旨意和调遣。”

崇祯望着洪承畴,微微颔首,“辛苦洪卿了。”

洪承畴垂首低眉,状极恭谨,“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崇祯皇帝听了,含笑不语。

次辅薛国观也上前禀道:“皇上,九千首级昨晚已运至京师,经兵部查验清点,确系鞑子首级无误,数量共八千八百九十三个,此诚为我朝对满清数十年间罕见的大胜,臣谨为陛下贺。”

说到这里,建极殿内重臣也纷纷出列,齐齐出声,“臣谨为陛下贺。”

崇祯也是微笑着连连点头不止,虽然他对赵无忌心怀不满,但能够杀死这么多的清兵,还是使他非常高兴,毕竟眼下对抗清兵才是排在最先的重中之重。

杨嗣昌是崇祯皇帝的心腹,也是最了解崇祯的大臣之一,崇祯对赵无忌的微妙态度,杨嗣昌看在眼里,心中也大致有了些猜测,只是如今首级已到京师,对赵无忌的封赏也已到了不能不提的时候。

无奈之下,身为礼部尚书的杨嗣昌,虽然知道此举定会招致皇上的不满,却也只得硬着头皮出列,“皇上,赵无忌在葫芦峪率军大破清兵岳托所部,斩首近九千人,按律应予以封赏,请皇上定夺。”

崇祯听了,并不急着出声,而是先缓缓环顾全场,将每一个人的神态都收入眼内,略一沉吟后,方才长叹一声,“此事朕颇觉为难,赵无忌立此大功,若是不赏他,难免有人会以为是朕刻薄寡恩,有功不赏;但若是赏他,他屡次不遵朕的旨意,三番五次自行其是,朕若是赏了他,又恐助长他这桀骜不驯的脾气,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次辅薛国观眼珠一转便出列说道:“皇上,赵无忌虽然立下大功,但他连续违背皇上旨意,飞扬跋扈自行其是,也只有皇上宽宏大量,不与其一般见识,没有惩治于他,臣以为,此人功过似可相抵,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崇祯听了,脸上露出不忍之色,“次辅虽是如此说,但赵无忌不畏艰险,亲冒矢石,上阵与清兵交锋,以少胜多,亦是大振我军之士气,如此功臣,若是不赏,朕,于心不忍。”

杨嗣昌皱了皱眉,也出列禀道:“既是如此,臣以为,如今山东战事尚未结束,不如这封赏之事,暂时搁置,待到杀退清兵,战事结束之后再议罢。”

洪承畴在一旁听了,心知也只能如此,他能感觉到,崇祯皇上对赵无忌的不遵旨意非常之不满,虽然如此,但他心中还是有些腹诽,觉得皇上未免太慢待功臣,但他心中素有城府,此时此刻却是神色如常,谁也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一旁的孙传庭却有些看不下去了,他也是善于用兵的名帅,深知将士打仗不易,心中一时有些气愤,不过他想了想,终究也没有开口。

他不过是一巡抚而已,在这朝堂之上,尚书阁老济济一堂,哪里有他说话的份,更何况连洪承畴都没有出声,他作为洪承畴的下属,此时更不宜贸然开口。

“不过,虽然赵无忌有错在先,但其手下将士出生入死,迎击强敌,以至取得此场大胜,却是不能不赏。”崇祯冷冷说道。

“传朕的旨意,陈国宝,李定国二人杀敌有功,皆升参将一职,刘芳亮,刘文秀二人升游击将军,其余诸将,亦皆有封赏。”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下面的群臣立刻便心中明了,皇上,怕是对赵无忌已经动了杀心。
首节 上一节 486/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