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628节

顾炎武少见赵无忌如此郑重其事地吩咐某事,于是急忙答应下来,马上吩咐手下,将纺织工坊内外严禁明火的规定传达了下去。

“本官可不是故意吓唬你,宁人,这空气中的粉尘,你也闻到了吧?”赵无忌望着顾炎武问道。

顾炎武点了点头,他只是觉得这些灰尘有点呛人。

“这四处弥漫的粉尘,一旦遇上火源,便会产生剧烈的燃烧,而在密封的厂房中,燃烧又会导致威力强大的爆炸,一旦爆炸,整个工坊里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摧毁殆尽,化为乌有,宁人,你说,这问题严重不严重?”

“师父,这粉尘爆炸,有这么大的威力么?”顾炎武还未说话,归庄便已率先开口询问。

赵无忌环顾众人一眼,点了点头,“稍后咱们可以做个试验,到时你们便知道这粉尘爆炸的威力了,不光是这种丝线产生的粉尘,再比如小麦粉,木屑粉,茶叶粉,煤粉,只要是能燃烧的粉尘,遇上明火,都能引起这种破坏力巨大的粉尘爆炸,待到下午,本官会亲自示范给你们看。”

“至于口罩之事,”赵无忌看了顾炎武一眼,吩咐说道:“粉尘弥漫在空气中,被人吸入体内,会对身体产生不健康的影响,所以这些织工人人都要配备口罩,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等开办工坊,不仅仅是为了牟利,更是为了让民众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若是因此反而损害了民众百姓的身体,那便是本末倒置了。”赵无忌很温和地说道。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不已,夏允彝禁不住赞了一声:“大人悲天悯人,菩萨心肠,令人钦佩不已。”

第七百七十三章视察工坊

赵无忌叮嘱顾炎武道:“宁人,这些工坊,都要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必定是大事,本官再强调一次,对于安全问题,有多重视都不为过。”

“所有的工坊,都要严禁明火,尤其是纺织工坊和火药工坊,此外,所有的工匠,每月都发放几副口罩,纺织工坊,水泥工坊要多发。”顾炎武听了,连连点头。

“工坊如今产量如何?”赵无忌问道。

顾炎武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册子,翻了一下便答道:“前日生产布料二百九十七匹,昨日生产布料三百零三匹,到昨日为止,工坊共生产布匹四千三百六十二匹,随着工坊们对于织机使用熟练程度的不断增加,工坊应该能保持每日生产三百匹布料以上的规模。”

“这布料的质量如何?”市面上的布料,按照质量和花色分类,价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布料会比较廉价,但相对来说,质量也较次。

“请大人放心,工坊采用的织机非常先进,不但速度快,纺织出来的布匹质量也很好,这些布匹属下曾找来城中金梭布行的孙掌柜来看过,孙掌柜对这种布评价很高,认为这种布材质紧密,结实耐穿,质量处于中等偏上,他认为这些布匹尤为难得的是,保持了统一的质量,若是上市售卖,市面价格应能卖到六百文一匹。”顾炎武恭谨答道。

赵无忌听了,微微颔首。

第一次开办纺织工坊,便能生产出这种高质量的布匹,这让赵无忌很是满意,随着这里的纺织工匠慢慢从生手变成老练的熟手,以及技术团队对纺织机械的不断改进改善,将来这里工坊生产出来的布料,只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原本的布匹生产,都是那种小规模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生产,每个家庭的织机不同,织工手艺也良莠不齐,所以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也是有高有低,布行收购的时候,也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去鉴定这些布匹的质量,从而给出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

但是工坊以机械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都能保持一定的统一水准,对外售卖的时候,便会使得那些商家省去鉴定布匹质量的功夫,省时省力,也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陪同赵无忌参观了纺织工坊后,顾炎武便领着众人来到了工坊旁边的库房里,打开库房大门后,一批批布匹折叠得整整齐齐,堆放在库房中。

这些布匹都已经经过了染色处理,已经可以直接上市销售了。

“大人请看,所有的布料都放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对外销售,不仅是庆记自有的店铺,便是其他布行,比如金梭,元亨,太和等布行,也向工坊下了很多订单,尤其是得知这些布匹都会尽量平价销售后,他们都是非常有兴趣。”顾炎武说道。

赵无忌想了想,便摆了摆手,“这第一批布,暂时先不卖。”

“大人这又是为何?大人建造纺织工坊,不就是要对付那些夷人的印度布么?”夏允彝问道,他可是知道赵无忌如今目前的担子很重,不但要给广西的灾民送去钱粮,带回来的三万小袁营士卒,每日消耗的粮食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何况不久之后,刘文秀还会从山东运回来大量灾民过来。

这些布匹按六百文出售的话,能到手两千多两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宁人,如今工坊内共有工匠多少人?”赵无忌问道。

顾炎武抬头想了想,便给出了一个数字,“纺织工坊,铁器工坊,玻璃工坊,水泥工坊,龙江船厂等等,再加上铁矿,石灰石矿等地的矿工,总人数共计一万三千人左右。”

“若是算上家眷,应该能有近四万人了吧,按照三口之家的规模。”赵无忌在心中暗自算道,他想了想,便吩咐说道:“这第一批布,不对外发售,全部都用在这些工匠,以及他们的家眷身上。”

“一匹布能做十套衣服,这样算来,每匹布可以给三个家庭,共计九人,一人做一套衣服,四千多匹布,足够给所有的这些工匠们,每家每人都做出一套衣服了。”

“就这么办吧,此事由宁人牵头,对所有的工匠进行登记,弄清他们的家庭构成,用这些布匹,给他们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做一套衣服,当做发给他们的福利,至于做衣服的银钱,也都由咱们出。”顾炎武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事要尽快,抓紧去做。”赵无忌又吩咐了一句,“对了,本官此次前往广西,招降了小袁营,陈国宝那里能吸纳一万士卒,剩下两万多人,你看看飞马岭还能吸纳多少?”

“一万人左右吧,工坊一部分,矿井一部分。”顾炎武答道,“其余的人口,属下建议大人将他们编成施工队,大人不是打算在钦州修路么?让他们去修路,这样既能安置他们,算下来也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赵无忌点了点头,心想也只能如此了。

随后众人又去了铁器工坊,玻璃工坊,肥皂工坊等地,到了火器工坊后,赵无忌突然想起一事,便转身看向唐维。

“唐先生,本官有个想法,你看看能不能实现。”

“大人请讲。”

“本官打算把三眼燧发枪小型化,唐先生你看,能否把这三眼燧发枪做得小一些,再把枪管锯短,最好能做到类似短刀那么大,”赵无忌一边说,一边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做出一种便携式的火枪。”

唐维一面沉思着,一面缓缓地点了点头,“应该可行,虽然有点难度,但难度不大,成本会比三眼燧发枪低,生产工艺难度会比较复杂一些,不过,大人,这样一来,这种枪威力和射程怕不会很高。”

“无妨,无妨,既然可以,便请唐先生下一些功夫,尽快制造出样品火枪出来吧,对了,战舰上的火炮研制得怎么样了?”

第七百七十四章暗藏祸心

唐维知道赵无忌问的是那种专为中型战舰海沧船研制的火炮,他点了点头,道:“请大人放心,研制火炮的进展一切顺利,那些夷人工匠经常能想出一些奇特却有效的办法,对于火炮火枪的研究改进帮助很大,

舰载火炮这方面,属下和孙老师傅曾反复商议过,拿出了两个可行方案,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属下一时拿不定主意,今日正好请大人定夺。”

“唐先生请讲。”赵无忌说道。

“我军之海沧船,正常可载千斤佛郎机火炮四门,孙老师傅对海沧船的船体结构做了一些改进,体积和吨位都有所上升,,舰载火炮现在有两种方案,
首节 上一节 628/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