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785节

多尔衮这一路虽然没能一战攻下杏山城,但也达到了清兵的战略目的,包围住了杏山城,并将赵无忌也困在了里面。

但前去袭击明军辎重队的多铎,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没能摧毁敌军的辎重队,反而不得不派人返回,跟大营索要支援。

只不过这索要炮营相助的言语,多铎却是有些不便出口,两万精锐清兵居然奈何三千明军不得,这消息一旦传出去,他这能征惯战豫亲王的面子何存。

一向与多铎不睦,乐见多铎吃瘪的萨哈廉,见状禁不住嘴角上勾,微微笑着,“豫亲王果然不愧是我大清诸王中,军功之最盛者,甫一出手,便成功围困住了敌军粮队,却不知豫亲王打算何时消灭掉明军的这支粮队?”

“又或也是打着包围困死明军的主意,等待敌军粮尽?”萨哈廉似笑非笑地看着多铎,“不过本王提醒豫亲王一句,敌军运送的可是粮草,他们手中的粮草足够他们吃上一年半载。”

自从在山东之战,多铎趁着岳托身死的机会,强行接管了岳托所部护送的金银珠宝,并私自吞匿了大半之后,多尔衮三兄弟与大贝勒代善这一面的势力,便算是结下了梁子。

作为代善次子,岳托之弟的萨哈廉,一旦得到机会,总喜欢讽刺挖苦多铎几句,毕竟多铎公然抢夺己方护送缴获财物之事,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多铎的行为,在很多满清贵族中,也早已激起了公愤。

那些财物是大家伙辛辛苦苦从大明那边抢过来的,人人有份,你自己私下抢夺算是怎么一回事?想独吞么?

听了萨哈廉的话语,多铎脸上顿时便现出了怒意,他想了想,冷哼一声后,便厚着脸皮说道:“这支明军很不好对付,本王打算请恭顺王出手帮忙,派出炮营,在远处以火炮击溃这支明军。”

豪格听了,当即也似笑非笑地看着多铎,道:“哦?区区一支粮队而已,居然要出动炮营?豫亲王,你这岂不是——大炮打蚊子么?”

随即豪格及萨哈廉等人顿时便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得多铎脸色更是尴尬。

一旁的苏克萨哈眼看主子多铎受窘,急忙出言帮他开脱:“肃亲王有所不知,粮队虽然好对付,但那支护送粮队的明军,却是棘手的紧,末将观其旗号,这支明军乃是白杆兵。”

“白杆兵?”顿时豪格和萨哈廉两人脸上也变了颜色,二十年前,在浑河一战中,白杆兵给这些满清贵族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清兵士卒,头一次被比他们更强的部队所迎头狙击,一时死伤惨重。

而那支部队,便是鼎鼎大名的白杆兵,而当年率领白杆兵死战不退,最终英勇殉国的明国大将秦邦屏,便是今日白杆兵主将秦翼明的父亲。

沉默了片刻之后,萨哈廉有些迟疑地说道:“白杆兵,那不是四川土司秦良玉手下的精兵么?为什么他们会打着黑旗军的旗号,成为赵无忌的下属?”

“秦良玉在四川,赵无忌在广西,二者之间应该并无交往才对。”豪格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莫非这支白杆兵是假的?赵无忌虚张声势?”

多铎顿时便有些气急,他刚说完这支明军凶悍,豪格便说这支明军可能是假的,这不是变相打自己脸,认为自己战力孱弱么?

“太子殿下,这支军马战力十分强悍,进队皆有章法,应就是四川的那支白杆兵无疑,这一点本王深信不疑。”多铎急忙说道。

“探讨白杆兵为何会出现在此地,并无意义,我等还是尽快拿出一个应对之策出来为好。”阿济格沉声说道,“恭顺王,看来少不得你是要走一遭了。”

孔有德听了,连连点头如小鸡啄米,“英亲王放心,此事末将责无旁贷,乃是末将分内之事,好说,好说;

敢问豫亲王,却不知那明军粮队,距离此地多远?”

多铎斜了孔有德一眼,十分傲慢地说道:“约六十里左右,本王若是强攻,也能将其拿下,只是需要稍费时日而已,不过若是炮营出手,就能较快取得胜利,本王也好早日收兵回营,会同诸位,齐攻杏山,拿下赵无忌。”

“六十里……”孔有德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炮营行进缓慢,明早出发,怕是要晚间方能到达。”

“那,要么本王明日亲自率军一万,前往增援?只需上午,便可抵达战场。”阿济格主动说道。

“不可!”很快便有人果断否决了阿济格的提案,众人抬眼望去,出声之人正是萨哈廉。

“杏山城中明军俱是精锐,今日下午,赵无忌便曾率军突围,其兵锋极锐,难以抵挡,若非本王反应及时,立即派出精兵前去阻拦,差点便被其得逞;

英亲王若是率军离去,定会削弱我军围城力量,若是被赵无忌觑了空档,突围而出,那又如何是好?”

众人听了,俱是点头不已。

在场众人皆是清军宿将,深知己方此时的头号目标便是赵无忌,若是为了区区一支粮队,却被赵无忌突围而走,那反倒是得不偿失了。

“哼,”一旁的豪格轻笑一声,故作不经意地在多尔衮那边扫了一眼,“本王记得当初好像有人曾信誓旦旦,说道能从岭南搞到轮胎,轴承等物呢,怎么?恭顺王,你那炮营的炮车,还没升级么?速度还是那么慢么?”

多尔衮有些不屑地看了豪格一眼,也懒得和他置气,他想了想,便道:“既如此,那便请恭顺王率领炮营,连夜出发罢,如此一来,明日午时,应可抵达战场。”

孔有德恭谨万分地答应了下来。

“此外,多铎你也派出一队人马,沿途护送恭顺王的炮队,以免被敌所趁。”

听了多尔衮的吩咐,多铎想了想,便吩咐苏克萨哈明日调集三千骑兵前去接应己方炮营。

“此外,今日一早,本王便已将此间情形修书一封,命人送往盛京,大汗的指示,明日应该便可到达,想必大汗得知此事后,定会星夜率军来此,共谋大事;

在大汗赶来之前,诸君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被那赵无忌突围而出,以至前功尽弃。”多尔衮嘱咐道。

第九百一十二章王喜离去

盛京城中,清冷的月光下,借着手中灯笼的微弱亮光,王喜不紧不慢地随意走在盛京城的街道上,离开洪承畴所在宅院后,他又以奴仆身份在孔有德府邸中帮了一会忙,方才在许平的掩护下,重新换上衣衫,跟在许平身后混了出去。

与许平辞别后,王喜准备前往泰和轩。

王喜一面慢慢走着,一面思忖着自己今日的得失。

自己成功地将大人前来此地的消息传给了洪承畴,圆满地完成了大人交代的任务,而洪承畴并未报警命人抓住自己,而直到现在,也并未有人前来追赶拦截自己,这让王喜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对于这位城府极深,神态威严的明朝重臣,王喜还是觉得自己看不透他,究竟此人是确实没有投降,所以才没有报警抓人;

还是说此人大奸若忠,明里放了自己,暗里却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想要得到更大的战果,对于此事,王喜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路上他遇见了好几拨手持长枪大刀,在街头巡逻的气势嚣张的清兵士卒,他们时不时便会拦住可疑或是陌生的路人,上前盘查根底,一旦发现可疑之处,便会立即将其拿下。

如今正是战时,街头巡逻的士卒相比以往,多了不少,负责盛京城治安的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已经下了命令,要严查明军奸细,更是命手下清兵,办事宁紧勿宽,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要放过一个!
首节 上一节 785/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