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979节

以李邦华的资历和地位,他原本是不太想来的,光凭一个赵无忌,还真是请不动他。。

但架不住魏国公那边盛情难却,再李邦华加上对赵无忌修路的进度和过程也很感兴趣,于是他才勉为其难,从北到南不辞辛苦前来此地。

不过这一路上,李尚书看到各地的修路工程都被组织的有条不紊,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整个广西至江浙的水泥路已经初具雏形,是以他的心情极为振奋,对赵无忌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听得李邦华相问,沈犹龙和曹化淳两人也将目光投向了赵无忌。

能够请得李尚书和沈巡抚双双来此,又有奉了崇祯旨意前来观摩的曹化淳在场,众人皆是心知肚明,今日这国之重器,只怕是非同小可。

“好,李尚书果然快人快语,那下官便不卖关子了,三位大人,这边请。”说罢,赵无忌便带着三人向着不远处走了过去。

“上次福建一别,至今不过半年,老夫观之,赵大人却是清减了不少。”李邦华貌似无意地说道。

曹化淳一听,顿时也是哎呀一声,道:“老尚书所言不错,杂家与赵大人也是半年未见,这几日一见,镇南侯不但清减不少,这人也晒黑了许多,看来侯爷为了修路之事,也真是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了。”

赵无忌头也不回地哈哈一笑,没有做声。

看着前面赵无忌的矫健身姿,沈犹龙也不禁暗自佩服不已。

这次的大修路运动,确实是非同小可,工程量极为浩大,这半年来,赵无忌基本上没怎么回钦州,他一直都在粤,闽,江浙等地奔波不停,亲自督促指导修路事宜。

这半年赵无忌将其他事情都推了出去,一直都在忙碌修路之事,整日风吹雨打,在各地辗转奔波,这半年来,他确实是瘦了不少,也被晒黑了不少。

昔日纵横沙场的无敌名将,突然就变成了默默无声的包工头,埋着头只顾大搞基建,这半年来,赵无忌将修路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而将商业及兵事都交给了心腹手下去处理。

很快,赵无忌便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所在,眼前的情景,让众人都感觉有些惊奇。

一个三米多高,长达数百米的钢铁巨兽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从远处看,它看上去像是一条长蛇,离近了看,它又有些像是铁车,一节节车厢串接在一起,长方形的车厢下面,是一个又一个精钢打造的铁轮。

车厢的最前面,则是一个带着烟囱,浑身黝黑的巨大机车头,钢铁外壳下面,隐藏着无数复杂的金属构件,更为奢侈的是,这机车的前部和两侧的窗户上,都大量采用了目前售价还十分昂贵的平板玻璃。

而在这条钢铁长蛇的身下,则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轨,一直通向远方。

宋应星终于成功地把蒸汽机车给搞出来了!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詹天佑号

指着不远处的这只钢铁巨兽,赵无忌微笑着给李邦华等人介绍道:“几位大人,这便是本官所说的国之重器,叫做蒸汽机车,此物可不眠不休,负载数十万斤货物,日行千里!”

赵无忌对蒸汽机的研究非常早,早在他在南京赵家庄刚刚起步时,就已经动用巨资,委托宋应星,开展了对蒸汽机的研究,经过开发团队连续七八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改进,最终成功地制造出了第四代蒸汽机,为蒸汽机车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蒸汽机车最关键的部件便是蒸汽机,蒸汽机好比机车的心脏,而这台被赵无忌命名为‘詹天佑’号的蒸汽机车,使用的便是庆记工坊最新的科技成果,第四代蒸汽机改进型。

第四代蒸汽机相比前几代,突出特点便是体积更小,热能利用的效率也更高,功率也更加强大,并且其他各项方面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比如噪音更小,输出的动力更为平滑稳定,故障率更低等等。

而赵无忌半年前在福建进行的那项大借款活动,其实就是为了修建铁路和研制蒸汽机,而蒸汽机车这个秘密,也被他提前,在半年前就上奏给了崇祯,作为被允许在福建募兵团练的交换条件。

是以今日曹化淳才会带着崇祯的旨意前来此地。

“什么?你是说,这机车可负载大量货物,不停不歇日行千里?”李邦华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可置信地问道,“世间果有如此神奇之物么?莫非,这又是你小子的某种仙家之术?”

曹化淳亦是一脸震惊的神情,道:“侯,侯爷,这便是您要禀报给万岁爷的机车?能日行千里?建成以后,由岭南至京城,只需七八天就能到?”

赵无忌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纠正曹化淳道:“准确地说,以‘詹天佑’号的速度,从钦州到达京城,只需五六日,若是沿途不停靠其他站点的话,最快四日便可到达京城!”

沈犹龙顿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果然神乎其神,只不过,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李邦华和曹化淳的脸上,也都是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

也难怪他们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便是如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快马,想要从岭南到京城,也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并且这一路上,每隔几百里地就要换一次马,非要用一匹马跑到底的话,这马用不到两天,就得被活活累死。

而能用快马运输的,也只能是少量物品或是公文这样分量较轻的东西,负载数十万斤,日行千里,虽然这话是从赵无忌嘴里说出来的,但李邦华等人依旧难以接受。

这已经颠覆了他们的原有认知和世界观。

这世界上,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快的交通工具呢?

看着三人将信将疑的表情,赵无忌呵呵笑了两声,便道:“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本官说得再多,也不如三位大人亲眼所见,下面,本官便在三位大人面前,演示一下这蒸汽机车的速度,请三位大人细看。”

说罢,赵无忌便拍了拍手。

听到命令后,王喜便指挥着大量的民夫,用牛车马车往这边运来大量的货品,其中有粮食,有牲畜,也有布匹等商品。

然后这些民夫就开始往火车车厢上装载货品。

‘詹天佑’号蒸汽机车今日悬挂了十节货车车厢,众多民夫奋力搬运,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时辰,才将这十节车厢给填了个满满登登。

李邦华等人见了,暗暗点头,以他们的经验都能看出,刚才民夫们搬运的物资,确实是有数十万斤之重。

事实上,宋应星设计的货车车厢,载重可达三十吨,一吨等于一千公斤,也就是两千斤,四十吨就是六万斤,十节车厢满载的话,载重量可达六十万斤。

“三位大人,请随本官一同上车。”在十节车厢的后面,还挂了一个专门载人的车厢,在赵无忌的邀请下,李邦华等人欣然登上了这辆华夏历史上,也是这个时空中,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列火车。

“可惜萧大人没来,他错过了一个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赵无忌笑了笑,望向其余三人。

今日乃是‘詹天佑’号的首航,这一天,也将注定会被铭记在历史的记载中,萧奕辅若是得知自己错过了这么一个大机缘,想必会捶胸顿足,追悔莫及吧?赵无忌暗自想道。
首节 上一节 979/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当更强

下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