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第123节

诸多客人炸了,各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实在是这画太过珍贵。

赵大年赵令穰,山水青鸟画天下独树一帜,极富盛名,此时其已去世,其画作皆为各藏家珍藏,寻常难得一见。

至于黄庭坚题跋的,更是少之又少,遑论还有赵佶的用印。

爱此道的,当然会把此画视若珍宝。

不感兴趣的,拿出去换三五千贯轻而易举。

这可不少了。

前宰相章惇许诺给潘良贵的嫁妆,不过三百万钱,合计三千贯而已,足够普通人家一跃二富。

赵桓却兴致缺缺。

就算他拿回去,也只是放着看,不能拿出去换钱花。

东宫内此类画作典籍其实不少,为何还是缺钱?

概因卖家当换钱的扛把子,难免让人怀疑,因此不能卖。

赵桓抿了一口果酒,只听王诜继续道:“文魁只有一个,余者佳作亦有酬赏。

恰好东宫赐下两瓮龙泉酒,但有好诗好词,皆酬一壶。”

“好~”众人再次喝彩。

几日内,龙泉酒的大名已经流遍东京,只是量少,且一两一贯钱,一斤十五贯,大多数人并喝不起。

却不想王诜却把东宫送来的贺礼搬了出来,现场爱酒的都快疯了。

“诸位,但有佳作,皆可呈上,令众人品鉴。”王诜邀请道。

沉默片刻,一中年文士起身,道:“晚辈抛砖引玉,做一曲忆故人为贺。

且听: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好~”众人喝彩不迭。

赵桓也是轻轻鼓掌,表示赞赏。

作为东主,王诜理所当然地进行了一番点评,其后众人中有名望者也跟着点评。

概括起来一句话,这词确实不错,值得一壶酒。

有了带头的,后面呈诗者络绎不绝。

精彩的,众人喝彩不迭,平庸的,也无人嘲笑,而是指出其中不足,倒是一片和谐。

待无人再上时,已经圆月西斜。

这时,赵楷起身走到赵桓前,道:“近日大哥几首词曲并三国风靡东京,今日难得如此多英杰齐聚,大哥何不作词一曲,以飨众人。”

声音颇大,众人都看了过来。

“不错,殿下大才,我等皆是敬服,敬候殿下大作。”秦桧高声附和道。

“是啊是啊,恭候殿下大作。”许多人纷纷叫嚷。

赵桓起身,拱手道:“文章本天成,今日灵感不复,无新词出,便不献拙了。”

赵楷如何能依?只道:“群贤聚集,繁花似锦,如何不能激发灵感。莫非大哥心中轻视众人,不欲与我等为伍?”

赵桓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吾不如三哥才学出众,不若三哥作诗一首,可好?”

“大哥哪里话,凭着三国演义开场曲,便知大哥才学,如何没有好诗?”赵楷停顿片刻,犹犹豫豫道:“莫非……”

却是没有再言,一副我给你留面子,自行领悟的表情。

“莫非三国演义,却是旁人代笔?”人群中冒出一声来。

“谁敢大放厥词!”赵楷跳将起来,喝道:“居然敢污蔑东宫,可敢出来对质?”

“三哥何必急躁,公道自在人心。”赵桓配合着他,假意劝道。

赵楷还是不依,只做愤怒状,疾呼道:“事关东宫清誉,是可忍孰不可忍?请大哥作词一曲,证明东宫所出皆是亲作,代笔之事纯属无稽之谈!”

“三哥如此为东宫着想,实在让为兄感动啊。”赵桓笑道。

“事关兄长名誉,小弟自然不能放任不理,还请大哥落笔!”赵楷拜道。

“无妨,身正不怕影子斜,区区流言,何足道哉!”赵桓摇头道。

赵楷做出及其惊讶的模样,退后两步,上下打量赵桓后,痛心疾首道:“莫非,大哥为求虚名,果真找人代笔?”
首节 上一节 123/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之力挽狂澜

下一篇:大唐声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