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380节


在训练结束后的例行训话后,王怀之看到三大队的陈明心站那牵着马,似乎有话对他说。

“陈明心,你有事要说?”

“报告营长,我想给营长看一样东西。”

陈明心的语气显得有些犹豫,虽然有些犹豫,可却又有些激动。

“什么东西?拿给我看看。”

“营长,”

陈明心从马鞍旁取出了短铳,那是明军骑兵最普通的装备双管线膛手铳,明军之所以选择改良半回旋战术,就是因为线膛手铳的射程完全不逊于滑膛长铳,从其问世以来,一直深受骑兵的欢迎。

“营长,你看这双管铳,咱们标配是两支,再加上一支双管长铳,在战斗的时候,先在百寻外放长铳,然后是短铳,六铳后,开始冲锋”

一个骑兵营骑兵千人左右,每人六铳也就是六千发铳子,20的命中率就足以让敌军阵营陷入混乱,只要敌人一陷入混乱无法形成稳定的空心方阵,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屠杀。

而这也是明军骑兵最大的特点,线膛火铳于马刀的结合。

“可是,六铳够吗?”

看着陈明心,王怀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肯定不够,要不然,弟兄们又怎么会自己买上一支短铳,可即便是多配一支短铳,顶多也就是只能放8铳”

陈明心看着营长,然后又说道。

“反正,按弟兄们的说法就是那怕再买两支短铳,也不嫌多”

王怀之点了点头。

“确实不嫌多,铳子越多,越容易击溃敌人的防线,越容易让他们崩溃,冲锋的时候自然也就越容易,可是不是谁都有钱买那么多,基本上,咱们也就是多带一支,即便是多备一支,也都是在陷阵的时候,偶尔应急。”

不是谁都能买得起几支短铳,而且再多配几支,骑马冲锋陷阵时取放也不方便,所以为了平衡,三短一长,四支火铳是明军的标配。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临阵八铳”的说法,而这个八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已经是极限了。

“营长,所以,我才寻思着,能不能多放几铳,所以”

拿起那只双管短铳,陈明心扳动击锤然后说道。

“营长,你看过去咱们用的是燧发铳,现在用的是击发铳,这击发铳好,就是下雨的时候,也是照用不误,而且几乎不可能碰到“瞎火”,更好的是,它不像过去用燧发铳那样,要在铳尾的发火槽内装上一点火药,要不然就打不响,有时候在咱们冲锋的时候,那些火药很容易飞散,所以总会碰到瞎火的时候。现在只要把火帽扣上,一准就能打响。”

使用火帽的击发铳,现在明军的精锐部队已经开始换装,相比于燧发铳,他的优点是极为显著的。

击发铳显著提高了枪械的射击可靠性,并有较好的防水性能,“瞎火”故障大幅度减少。而使用燧发铳,平均每7 发子弹就会出现一次“瞎火”,采用击发铳大约发射200 发子弹才会出现一次“瞎火”现象。

也正是因为这种优点,才使得他刚一出线就立即受到了军队的欢迎。毕竟它的性能实在是优异到让人无法忽视。

而骑兵作为明军的精锐,自然在第一批换装的序列,不过因为骑兵过去就用线膛铳,现在用的击发铳只是将燧发机换成了击发机,这样一来,改造武器总比新生产武器更简单一些,所以骑兵是明军唯一一支全面使用击发线膛铳的部队,而且击发铳也克服了过去燧发铳发火率不高的毛病。

听陈明心在那里说道着击发铳的好处,王怀之只是笑而不语,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所以,几乎是刚一拿到这击发铳的时候,我就想到先前看过的一个东西,然后,就让人做了一个东西”

就在陈明心从马鞍旁的袋子里拿出他想要给营长看的东西时,那边匆匆赶来的传令兵,已经骑马赶了过来。

“报告,都督府紧急军命!”

第221章 体验(求支持,求月票)

军队在集结!

从三月初十开始,整个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官道上,都可以看到在行军的部队,尽管官道颇为宽敞,可仍然被行军的部队给占满了,一辆接一辆大马车在路中行驶,而在道路两侧,是扛着火铳行军的战士。

大模大样的军事集结,完全没有丝毫掩饰的意思。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去掩饰的,毕竟那么多的军队人员物资的调动根本就不可能掩饰,所以也就是这样光明正大的进行军事调动。一支支部队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从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南直隶、山东、北直隶、向中原集结,数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入中原。

片片白云在风的吹动下向着东南移动着,太阳即便隐于云后,仍然能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暖意,光秃的树梢上已经长满了嫩叶,在冬天里几乎绝迹的鸟鹊,又一次出现在大地上。

经过二十一个昼夜的行军,从战士们终于踏过了北直隶平原的黄土路,越过黄河来到了河南,中原大地也映入到这些东北赶过来的战士们的眼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没有来过这么远的地方。

对于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甚至在当兵之前连县城都没有出过。也许在那之前她们去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只是县城而已,而现在,他们却要远赴千里之外。

也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远方,所以对于远方的一切才会如此的好奇。

“这里就是河南?”

所有人的眼中都带着些好奇,对于这些来自北直隶的士兵来说,尽管与河南只是一河之隔,可是他们却从来都不曾离乡这么远,尽管这里看起来和她们的家乡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每一个人仍然显得有些好奇,甚至显得有些兴奋。

毕竟在这个时代,每一次远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可以炫耀一生。所以他们才会眼巴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以便将来好友与其他人在一起聊天时的谈资。

当然,即便是后期他们也没有忘记身体的疲惫。

因为军靴的牛皮靴底太硬,张国东便脱下脚上的靴子,然后把它系在牛皮背包上去,又把袜子装在口袋里,然后就那样用光脚板行走,似乎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为硬底军靴走路确实不舒服,不少的人也立即跟着仿效起来。到了后来到一个大队的大多数人,都这样做了。

大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这样走路更舒服一些,当然也有一些战士他们会穿着一双布底鞋,相比于的硬底军靴,布底鞋更适合行军。只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所以还有一些人干脆选择了赤脚。

就这样最后一个营的战士有一半赤着脚,一边穿着布鞋沿着官道继续往西行军,就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队伍正在前进的路上,突然有人在前面大声喊道。

“你们快看,看到那边没有?那里是啥?”
首节 上一节 138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