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1671节


颓然地坐进龙椅里,玄烨端起茶杯,然后喝了一口茶,茶很淡,甚至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却仍然让他的心思冷静了一下。

“看样子,事到如今,也就只有这样了。”

尽管害怕死亡,但是玄烨已经决心接受这一切了,尽管他自觉无颜见列祖列宗,可是现在的局面,又岂是人力所能挽回的。

想到这,他自然又想到了满朝的武百官,他们现在是什么模样?他们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在这里忧心着时局?为什么在这个国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满朝武没有一个人进宫要求召对,献上一策来?

难道说,他们也是束手无策吗?

既然如此,要这群奴才又有何用?

“一群没用的奴才!”

他忽然又想到吩咐王化行的事情,他可是托孤于王化行。当亲征不利,返回靖南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南撤,以保存一丝元气,可是玄烨并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南撤,恐怕也保不住大清,因为只在他这个皇帝在,只要大清国的朝廷在,大明就不可能放弃追击,他们会继续追击下去,直到天涯海角。

但是也有人看出了他的心中的所想,也有人建议让太子南撤,招集南方国境的兵力,再领兵北上增援朝廷击退明军,尽管奏折里是这么说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一但撤往南方,其实也就是去逃命,至于什么增援不过说是说笑罢了。

到时候太子带着南边的军队。他逃到什么地方,只要他不登机,只要他不撑地,没有了大清国的皇帝,也没有了大清国的朝廷。对于大明来说,那些人不过只是一群流寇,只是一群匪盗,仅此而已。

到了那个时候,大清国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一线生机。几十年,也许上百年之后。大清国还有可能再次崛起。

但是这一切显然是要以他这个皇上的死作为代价。

想到这里,玄烨的心里开始痛恨朝廷中尽是庸庸碌碌之臣,竟没有一个人各位君分忧,能够为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想到这里,怒不可遏的玄烨,猛然将手中的茶杯用力往地上摔得粉碎,恨恨骂了一句。

“这些无用的废物,当真是该杀!”

一声该杀之后,玄烨又一次想到了王化行,又一次他的内心深处,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托孤于王化行。

这件事自己办对了吗?

王化行,说到底,他总归是汉人啊!

汉人!

王化行是汉人!

这么些年,他受到了多少委屈?

万一他要是投降了明人,到时候,大清国可就全完了。

“不会的,不会的,他是忠臣,他是忠臣”

玄烨喃喃自语道。

“他肯定会为大清国尽忠的,肯定会的”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甚至就连自己也不相信,不是他不相信,而是因为玄烨觉得在这个时候,但凡是人,都不可能看不清楚现实。

现在大清国已经走向了末路,在这个时候,别说是王化行那样的汉臣,就是自家人都不一定可靠。

可是除了他自己,还有谁可以用?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名字。最后,他又连连摇着头。那些人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要是指望那些人。恐怕大清国就再也没有的希望了。

“都是一群没用的奴才。”

愤恨的骂了一声。最后又无奈的说道。

“算了算了。就这样吧。”

他又对着远格外的太监喊道,让他们进来。殿前的太监闻声,赶快进进来,跪到地上。

玄烨望望他们,小声说。

“传旨,马上往奉先殿去!”

太监连忙轻声问道。

“要备辇么?”

“不用备辇,步行过去!”

掌事太监赶快出了暖阁,安排一部分太监随驾去奉先殿,一部分留在宫内,另外差一名小答应速去通知奉先殿的太监,恭候接驾。即便是在这个时候,该有的规矩是一样也不能少的,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讲究一些规矩。

当太监和宫女们正在准备时候,玄烨则默默垂泪,他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无颜见列祖列宗啊!”

他一想到不久之后的亡国之祸。他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要用性命去,去保住大清国的一线生机。想到自己都是年纪轻轻的,就要把命丢在这个地方。他的心里就是阵凄楚,鼻子一酸,热泪奔涌而出。

但凡事人谁又想死?
首节 上一节 167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