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310节


吴伟业的建议让朱明忠笑道。

“吴老兄所言极是,不过四石那边一刻前,就已经动手抄家了!”

啊!

直到这个时候,吴伟业终于明白了,眼前的朱明忠分明就是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抄没这些盐商家业,至于他吴伟业,居然像是傻子似的一头撞了上来,结果却变成了他手中的刀!

“这些个汉奸,若是不抄其家,灭其族,又焉能令世人警醒,原本朱某无意如此,可他们所行所为,可曾有丝毫后悔之心?不杀他们,又焉能服以天下!”

尽管朱明忠的话语听着是大义凛然,但是在吴伟业看来,这一切不过只是借口,不过只是理由,真正的原因是银子!

眼前的这位经略,处心积虑的想要的是那些盐商的银子,只不过,这些人却像是傻子一般,自己把罪名拱手送了上来。

事到如今,又怪得了谁?

抄其家、灭其族!

简单的六字传入吴伟业的耳中,让他的心头微颤之余又苦笑道。

“不知经略准备如何处置吴某?”

知道很快自己所收贿赂一事就会败露的吴伟业,这会反倒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位经略不会放过他。这正是将他赶出扬州的机会。

“处置?”

放下手中的筷子,朱明忠冷笑道。

“如何处置?吴兄以为,朱某应该如何处置?”

直视着吴伟业,朱明忠反问道。

“倒是朱某想问一声,吴兄为何一直处心积虑对付朱某,朱某自问自从军起兵以为,不曾有丝毫对不起我大明,所作所为不曾有丝毫对不起天地良心,吴兄等人为何处处逼人太甚!”

朱明忠的语气中压抑着无名的怒火,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针对自己,但他很清楚,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他自问问心不愧,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需要一个答案!

“朱将军忠义之名天下皆知!”

没有任何虚情假义,吴伟业抱拳行揖时,又说道。

“可为大明,吴某非得如此不可!”

第110章 主与奴(第二更,求月票)

“全是为了我大清!”

在前往中军大帐的时候,范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那等同数间屋子大小的牛皮大帐,他知道,别说是现如今天不过只是刚转凉,即便是在滴水成冰的满洲,这牛皮大帐也能挡住满洲的酷寒。

在牛油蜡烛映亮的的帐内,一身明黄绵甲的福临正在那里看着书。

“奴才叩见皇上!”

前脚进帐,范程连忙叩头行礼。原本正在看书的福临,连忙放下手中的书,热情的说道。

“范先生!快,给范先生搬个马扎!”

尽管福临显得很是客气,但范程却依然恪守着他所谓的”臣子之道”,选择跪拜,而不是坐在那,对于他的脾气,福临当然很是清楚,同样也很是高兴,这正是奴才的本份,绝不会持宠而娇。

“哎,范先生,罢了,随你、随你”

在范程再三表示拒绝之后,福临虽看似叹息,可实际上却很欣赏这奴才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恪守为奴才的本份,大清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奴才!

无论是不是旗人,大清国首先需要的是奴才,而不是人!

尽管对于多尔衮的恨意,既然是其身死之后,也未曾消融半分,但是对于多尔衮定下的”奴汉之道”,他却极为认同。”奴汉”正是大清国立足中国的根本,或是不能”奴汉”,大清国自然也就只能灰溜溜的滚回关外,甚至连满洲都不一定能保住。

“范先生,原本您已休仕在家,本来实不应该扰你清闲,可现在我大清正是用人之时,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再说,有你这样的老臣在身边,朕也放心,当年您为先皇出谋划策,为我大清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朕御驾亲征,有你在一旁出谋划策,焉能不凯旋而归!”

相比于大多数满人说着一口并不利索的汉话,福临口中说着的却是一口流利的辽东官话,几乎没有任何满人发音。

跪在帐中范程立即奏还道。

“皇上,能给皇上出谋划策,实是皇上予奴才的荣典,只是有一句话,奴才不知当说不当说!”

范程的回答让福临一愣,瞧着这跪在地上的老奴,沉吟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过去先皇在的时候,事事皆问范先生是否同意,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皇上,此次御驾亲征确实令我大清上下士气大震,更是为天下万民所瞩目,百姓无不是盼着皇上能刻日扫荡贼寇,平定江南。皇上能为天下百姓,不惜亲征,实是我大清福、我大清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幸”

一个个高帽子不断着,范程并没有扯到正题,他知道皇上的脾气,皇上喜欢让人夸,他这么一通对其猛夸,只使得福临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此次御驾亲征,朝中大都是反对之言,到最后,还是太后知道他,出言加以支持,只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让范程跟着他,对此,福临自然不会反对,毕竟当年范程就是先皇的”军师”,几乎每次先皇出兵,都会征求范程的意见。

“范先生,好了好了,朕知道,此次御驾亲征,不知有多人抱怨,说朕是在胡闹,说朕从未曾打过仗,此次领兵的二十余万,更是我大清从未有过兵势,他们这么说,朕自然知道他们的道理,可这天下人都在看着朕,看着江南,江南糜烂如此,朕焉能不出兵?”

被范程夸得的心花怒放的福临,倒也显出了他坦然的那一面,听着皇上的话,范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便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皇上御驾亲征,自然是定以天下士民之心的根本,可奴才觉得,这江南远没到糜烂的地步!至于江南粮饷,于我大清此时,也绝非命脉所在。”

“哦?范先生,此话怎么讲?”
首节 上一节 31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