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960节


“不一样的!”摇摇头,朱明忠解释道。

“江北现在有两座大型铁厂,一是利国驿,一是海州,前者就地采矿炼焦炼铁,而后者所需要铁矿皆来自朝鲜,焦炭则来自徐州,密之可知道他们有何不同?”

“利国驿所炼大抵都是普通毛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铁锅、铁钉等物,而忠义军所用铁炮、铳管等物皆出自海州,因其所炼皆为上等精铁,其精良远胜于闽铁。不过,炮子却大抵上都是由利国驿铸造”

明代铸造精致的兵器,都选用闽铁,甚至有“制铳须用福建铁,他铁性燥不可用。”之说,可实际上,并不是闽铁有多么优良,而是工艺决定了闽铁胜于其它地方的铁,钢铁中最忌含硫,若不能除往硫这种有害杂质,钢铁器物轻易产生裂纹,将它制炮,轻易炸裂。北方炼铁原料选用煤,煤中含有硫的成份,所以不如南方用木炭炼制的钢铁。这是明代武器专家都夸大用福建铁的缘故。而福建铁畅销于国内市场,与福建用木炭炼铁有关。福建号称东南山国,境内覆盖着茂密的山林,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木柴产地。发达的炼铁业便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而北方,森林资源的破坏超过福建省,只能用煤炼铁,质量自然不如福建。

相比之下,因为焦炭的使用,即使是利国驿出产的铁料质量也远胜于“闽铁”,尽管如此,采用低磷低硫优质铁矿炼制的海州铁,才是忠义军的最爱,毕竟海州铁的质量更高,用其制造的火炮、铳管寿命更长。

“大王,您的意思是,这本溪和辽阳,就像利国驿与海州一般?一个出产平常用铁,一个专出精铁?”朱明忠点了下头,对方以智说道。

“正是如此,辽阳铁矿铁质一般,其出产铁产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使用,至于本溪,那里的铁质远胜于朝鲜铁,其最适合炼精铁,用于造炮、造铳再合适不过!”

低磷铁是生产特殊武器的主要原料。本溪的低磷铁生产是因日本而起,日本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海军造炮所需要的低磷铁主要从英国和瑞典进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低磷铁不仅价格猛涨,还发生过断绝进口的现象。日本海军在考察一番后,眼睛就瞄向了本溪。他们瞄向本溪的原因是庙儿沟铁矿具有低硫低磷的特质。用木炭做燃料进行冶炼当能炼制出低磷铁。而且本溪湖煤矿上层宝砟煤除具有低磷、低硫的特点外,还具有粘结性强的优势,成为了生产优质铁的理想燃料。

也正因如此,本溪成为世界上最早用低磷煤炼成低磷铁的厂家。所以,朱明忠才会选择本溪作为未来海军炮的生产基础,通过提供性能更加优良的低磷铁,获得性能优良的火炮,从而保证海军的技术领先。

“东北不同于关内,将来汉人意定居于此,并且不断向北移民,扩张,必须要一手拿犁,一手拿铳,没有铳炮之威,就绝无移民的可能,更没有稳定边疆的可能,所以,才要在本溪设立铳厂,这铳厂直接关系到将来东北的稳定。”

在两人的交谈中,马车已经来到了铁厂,相比于利国的铁厂,这座铁厂厂外耸立有高墙,铁厂就是位于一座小城中一般,有城墙保护,这是为了避免工厂被袭击,特意修建的城墙。在进入铁厂之后,除了一座新建的石砌炼铁炉外,还可以看到不少工棚,成百上千的工匠正在工棚中制作着火铳等物。相比于江北兵工厂的“机器化”,这里因此设备不足,很多工艺都是手工或者半手工制成,不过尽管如此,那一杆杆火铳,仍然清楚的表明,这座兵工厂已经初显雏形。

“大王,目前这里有制铳工匠700余人,他们过去大都有制鸟铳的经验,所以上手极快,每天可制铳150支”

在主管的介绍中,朱明忠来到工棚里,拿起了一支火铳,看着手中制作颇有精良的火铳,他轻声说道。

“在战场上,火铳的损耗很大,忠军入辽东以来,全军已经损失了不下两万支火铳,现在这里出产的鸟铳关系到将来能否平定东北,当然,也不能局限于生产,还有抽调一批工匠修复那些损坏的火铳”

说在朱明忠吩咐着工厂的主管要修复那些在行军作战中损坏的火铳时,一骑飞马从北边奔来,穿过城门,直向工厂这边冲去,马上的骑兵高喊着。

“行宫八百里加急!”所谓的行营,自然就是沈阳的行营,猛听得“八百里加急”声,他赶紧停下脚步。那骑兵已经跳下马来,对朱明忠说道。

“大王,行宫八百里加急。”出了什么事吗?如果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又怎么可能这边自己刚到这里,那边行营那边就发来了“八百里加急”,这是因为东北的电报目前只有一条从营口到沈阳的电报线路,其它地区仍然依靠八百里加急的骑兵送传。

突如其来的加急信,让所有人无不是惊愕万分,一齐望着大王。只见朱明忠接过的信后,只是微微扫视一眼,然后那原本带着笑的面庞上,笑容消失了,那脸色更是变得铁青,两眼没有丝毫情感。他甚至只是机械地说了声。

“回沈阳!”然后就整整衣袍,昂首向着城门的方向走去。望着那些得到命令后,再次准备启程的骑兵,朱明忠此时心底无数个念头在那里翻滚着。

突如其来的密报内容非常简单。仅仅只是提到了张煌言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还驾京师,而在张煌言上书之后,京师那边也有情报显示李子渊同样也上书了。一直以来,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什么时候不说走,偏偏在这个时候说走!当真是以及孤是孝烈皇帝之后了!

想到这里,朱明忠从头寒到了脚,他的心头更是蒙上一层浓厚的阴影

第93章 谁是鱼肉(第一更,求支持)

浑河上,一艘艘多桨船泊停于码头附近,在一队队兵士的护卫下,一个个沉重的楠木箱被战士们抬上了船。

“那是运银子的船!”

就像是介绍着什么新鲜事似的,船上的水手向这位大人物显摆着。

“那些船上装的都是大王从沈阳城里头抄没的银子!”

“这是要运回江北吧!”

钱磊顺着水手的话说道。作用参军,他当然知道这些银子的去处,从沈阳经浑河运往河口然后再从那里装上舰队的军舰,经海路运抵海州,这阵子每隔几天总有多则上千万两少则数百万银子运到江北,然后存入江淮银行。

“那可不是,这银子都存进了银行里头,有了这些银子,咱们手里的银元券,那才算是真金白银,别的不说,有那几万万两银子在,那银元券就不愁换不到银子!”

水手的话让钱磊笑而不语的点了下头,大张旗鼓的告诉外界把二万万两银子存进江淮银行,并且大张旗鼓的运回去,就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看到那些银子,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现在江淮银行有的是银子。当然同样也是为了让那些居心叵测,想要挤兑江淮银行的人知道,银行有足够的银子应对任何挤兑,从而彻底绝了他们的心思。

二万万两银子!

足以让全天下的人相信江北有足够的银子,让他们对江淮银行的银元券深信不疑,也只有如此,这江北的银元券才能行通天下。即便是地方各省推出类似的银元券,也不会对江淮的银元券造成影响,因为相比于他们,江淮的银元券有着充足的储备金,寻常百姓不需要担心在银行中换不出银子来。

“金融战”想着当初从“顺治通宝”开始打响的这场金融战,钱磊的唇角轻挑,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当初满清入关时,洪承畴用含同铜量高且较重的“顺治通宝”一点点的构建了满清的“正统”,因为百姓用的见的都是“顺治通宝”。后来大王用一招“铸劣钱”,轻易的把“顺治通宝”的信用打垮,数百万串江北铸造的“顺治通宝”,摧毁了满清的“正统”。

而现在,银元券只不过是换了种形式的金融战,尽管看不见硝烟,也看不到杀戮,可是它所产生的影响,甚至不亚于一场大战!

在这场金融战中,从沈阳运出的二万万两银子就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弹药,而且事实证明,这些弹药的效果极为显著,现在银元券的流通范围相比于过去更大,甚至就是在洪承畴治下的长沙等地,也出现了江淮的银元券。这种大范围的流通,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市场上白银不足的银荒,令百姓不得不使用银元券代替白银。

更重要的是信用,有二亿两白银作保的江淮银行的银元券信用极高,百姓们自然乐意使用。百姓的乐意使用,不仅有助的让他们接受江北,还能够给予其它地方经济上的重创,使得他们不能效仿江北,通过印制银元券获取巨额的利润。

战争!

局势到底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对此,钱磊并不清楚,但是他却知道现在局势远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恶劣。

尤其是那个谣言传出来之后,即便是身在清河,钱磊也能够感觉到气氛的变化,不是变化的,并不仅仅只是世间的气氛。

最大的变化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随着这个谣言的传播,淮王和朝廷的关系已经变得极为微妙。猪油佬会容得下淮王吗?

这并没有任何答案。尽管没有答案,但是所有人都很清楚,从此之后,朝廷与江北之间所有的信任都随着这个谣言,彻底消失了。

对于朝廷来说,哪怕是大王忠心耿耿,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大王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威胁。朱由榔决不会容忍大王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他会怎么办?

大王又会怎么办?
首节 上一节 960/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