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651节

当然!

资源可不仅仅是土地。

东方大陆的文明已经诞生数千年,中华文明圈里有一个强大的优势。

人口!

这个时代的欧洲世界,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巴黎等一些城市人口到10万了,其他地方,都是人口数千,多的几万。

而大明朝呢?

随便挑出一个州府,例如江陵城,人口30万以上。

南京城的人口近200万,当之无愧世界第一大城。

不仅如此,城市管理体系非常完善。

这反应了一个国家在行政方面的综合能力。

人口就是优势?

你是说阿三可以称霸世界?

不不不,人口只是优势之一,但真的要发挥人口优势,还得有强大、开明的文化,以及对科学的追求。

也许过去的大明朝不能,毕竟儒家在明末进入到了一个死胡同里,越来越狭隘、封闭。

但是,此时此刻,张凡手里的大明朝,还真有这个潜力。

那面对欧洲崛起的关键时刻,张凡到底如何着手布局呢?

难道只是发展海军,到处赚钱,再跑去欧洲干一波?

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万事万物的发展,并不是按照打游戏那种已经被设定好的规则走。

世界总是充满了变数,灰犀牛和黑天鹅就隐藏在暗处。

我们只能是在掌握关键资源的同时,层级递进,合理安排,做好一步步战略规划,来引导国内外双向发展。

那想要有一个星辰大海般的海洋梦,第一步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制定南洋贸易规则。

当大明朝能制定南洋贸易规则之后,说明大明朝的战舰肯定已经控制住马六甲。

也就是说,东方世界的贸易基本上被囊括在中华文明圈里了。

那如何做到?

很简单,干掉南洋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的武装势力。

具体一点呢?

第一、通过贸易制裁,来弱化西班牙人的收入,削减西班牙人在南洋的势力。

第二、在安南的九龙港建立一个大军港,发起对占据马来的葡萄牙人的战争。九龙港离马来非常近了,那里建造军港,完全可以辐射到马来,为以后争夺马六甲做准备。

第三、挑起荷兰人与葡萄牙人的矛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四、待削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后,在吕宋岛(菲律宾)、爪哇(印度尼西亚)、马来分别设置军港,传播儒家文明和新政。

这一套战略落到南洋,再加上大明海军的硬实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加在一起,也未必是对手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还真的防范这三家联合。

毕竟这三家都来自欧洲,都信奉基督教。

一旦大明朝在南洋势力日渐强大,三家必然心生警惕而报团。

这就完了?

不不不,还没有完,还有最重要的一步。

什么?

设置海上之都。

这话怎么讲?

简单来说,就是设立一个管控海洋贸易的行政中心。

哪里呢?

上海!

为什么是上海?

这还用问么,上海连接江南水乡,又是长江出口。

最主要的是,皇帝要去上海,也不算远,有大运河,然后转陆路。

对这个地方的管控可以做到很强。

如果设在泉州或者广州,皇帝自己要去一趟,得走海运,海运是充满了不可控的危险的。

第680章 外汇储备的问题?

皇帝将自己的想法与韩爌说了一遍,一边听着的柳如是却内心震撼,波澜起伏。

而韩爌却不这么想了,他一张老脸皱起来,每一条皱纹上都爬满了痛苦。

按照这套对南洋的战略,南部军区的军费,简直要上天了。

更何况还要打西北,这踏马的不是步子跨大扯到蛋的问题,是要把两条腿掰开啊卧槽!

等等!

腿掰开?

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韩爌当然知道在南洋是可以获利的。

问题是风险有点大,要控制整个南洋,几乎不可能。

韩爌等人的想法是大明朝能在南洋有几条赚钱的贸易线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在吕宋岛、爪哇和马来驻军。

而皇帝的这一套战略,很显然,是要将整个南洋变成大明朝的。

这个挑战太大了。

韩爌并没有与皇帝争论太过,他觉得皇帝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还是先下去和几个重要大臣讨论讨论,再来慢慢引导皇帝的想法。

可柳如是不一样,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世事的毒打,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乐观的。

更何况,她对皇帝总是相信的。

在她心中,皇帝无所不能。

她怎么会不相信呢?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份,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十一月的时候,郑芝龙回来了。

他向皇帝汇报了这一次出去的所有情况,包括陈立一事。

目前与吕宋岛的贸易,基本上就按照这个套路来执行了。

一边竖立起民族大义,向海外的汉人表态。

一边通过私下的手段,打通吕宋岛的生意。

政治立场和钱,都得要。

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一直待在泉州的周延儒也回了一趟京城。

他将市舶司所有的情况都汇报了一遍。

进入到十一月后,从南洋到泉州的贸易线基本上太平了下来。

如此看来,葡萄牙人那边也稳定了。

而整体来说,天津港、登州、海州、上海、泉州和广州,这六个港口的市舶司海关也都已经准备就位。

从《海关法》到各地官员、人员、制度,在这两年,基本全部就位。

是不是可以立刻开放了?

还真就可以了!

现在立刻可以全部开放出来,整个配套已经起来了。

而且因为这些事,还解决了不少就业的问题。

例如各地市舶司现在需要的文员,都是从各地大学里选拔的优秀学生进来的。

仅仅这一点,就让无数人对大学充满了向往。

因为社会上升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了。

以前普通人想要平步青云,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一条路。

现在?

进大学!

首节 上一节 651/1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挂在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