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122节

“这个帝皇能力不错啊,以一万敌五十万的兵力,都能坚守下来。”

“并且,这个帝皇继位后,改变了前一个皇帝穷兵黩武的政策,让天下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不过可惜的是,他死得太早了!”

“如果他能够再多活个十年,二十年,说不定这个王朝能够迎来一个更加璀璨的盛世。”

秦始皇嬴政看完视频后,他摇了摇头,遗憾的说道。

这时,视频画面一闪。

陈枫的声音,缓缓响起。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洪武十一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嗣。”

“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

“他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他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朱高炽是明朝非常具有故事性的一个皇帝。

他体型肥胖,常被人嘲笑。

但是他以区区万人,就抵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围困。

他智慧超群,精通儒学,但却被认为是靠儿子上位。

他不畏流言,锐意改革,改变明朝治国模式!

一举扭转前三朝政务之弊端。

他励精图治、改革图强,在位身体十个月,就打下一个盛世的基础。

俗语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在朱高炽身上得到完美的验证。

他的爷爷朱元璋、父亲朱棣、弟弟朱高煦都是杀伐果断崇尚武力之人。

但是朱高炽却从小崇尚儒学仁义为先。

朱元璋对他说,佛晓时分帮爷爷检阅一下部队,他溜达一圈回来了,告诉朱元璋士兵太辛苦,要让他们吃过早饭在检阅,朱元璋蓦然。

朱元璋又挑选一部分孙子看大臣的奏折,其余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皆侃侃而谈,挑了很多毛病。

唯独朱高炽沉默不语,问起缘故,答曰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他关心国家的大事,朱元璋赞赏。

不夸张的说,如果刨除身体的残疾,朱高炽在朱元璋所有的孙子辈里,也绝对属于领跑者之一。

但是可惜,历史不接受如果,朱高炽就是一个因肥胖而致残的残疾人。

于是他成了众兄弟嘲讽的对象,成了朱棣手下的留守专业户。

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证明了自己。

“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率领1万老弱病残抗击李景隆的50万征缴大军,成功守住北平。

建文帝朱允炆想要使用离间计,结果他看都不看把信转给了朱棣,让朱允炆亦是无可奈何。

每每想到这,都不由得感叹,评价一个人能力高低,真的不能只看外表。

对朱高炽来说,真正的生死挑战始于朱棣称帝之时,原因有两个。

第一,朱高煦勇猛好战,更符合朱棣的审美标准。

第二,朱高煦曾经得到过朱棣一个不是承诺的承诺。

“世子有疾,汝勤勉之。”

朱高炽有祖制支撑,朱高煦则有军功在身。

两人的背后又分别占有文官和武官集团,本来朱元璋尸骨未寒,祖制的压制作用是很明显。

奈何朱棣的态度偏向于朱高煦,两人一时之间斗的难分上下。

好在朱高炽崇尚儒学,解缙、杨士奇等人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

就连朱棣派来监视他的礼部郎胡濙暗也多次为他说好话。

尤其是解缙那句“好圣孙”,成为打破储位之争平衡的关键。

首节 上一节 122/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