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123节

以前流行一种说法,叫“仁者无敌”,用来形容朱高炽非常关键贴切。

朱高炽在太子之位上坐的并不安稳,朱高煦依仗着朱棣的宠爱,不断发动攻击。

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人跳出来为朱高煦辩解。

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前途性命!

所谓仁者无敌,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你的敌人最终都变成了朋友。

于是,在众人的策划下,朱高煦被强制就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

既然诸君位置已定,朱棣自然可以放心的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

比如说打仗,这个在战争中出身的人,注定离不开战争。

他在位期间,五次出兵讨伐蒙古,每次都选择御驾亲征。

比如说迁都,几乎是从登基之日起,他就谋划着迁都,为此不惜与群臣反目。

既然朱棣很忙,那么朱高炽就要多劳动,于是在做太子期间,一共六次进行了六次长时间的监国。

这六次监国短则4个月,长则近4年,合起来竟达9年8个月的时间。

以至于后来除了重大人事调整,朱棣都让朱高炽全权负责。

第69章 明仁宗朱高炽【求推荐票!】

所谓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朱高炽虽然比一般太子劳累,但是积累的经验也远不是一般能比的。

他在这接近10年的监国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执政理念,培养了自己的辅政班子。

因此,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于第五次亲征途中去世后,朱高炽立刻实施了自己的政治想法。

比如说,立刻停止郑和的下西洋活动,立刻停止从云南、安南等地采购珍珠宝石。

为解缙、方孝孺等人平反昭雪,赦免建文旧臣及其家属,停止北伐行动,释放夏原吉,启用吴中等等。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所有的这些事几乎都是朱棣极力推动的,是的,朱高炽的执政,是从纠正朱棣的错误开始的。

再进一步分析,朱高炽所纠正或者所反对的,不仅仅是朱棣推动的这些事。

而是他的执政理念,一种武力至上、血性镇压的执政理念。

朱棣的理念虽然见效快,但在朱高炽看来,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很难长久,想要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仁政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反对穷兵黩武,反对自我标榜的政绩工程,转而将精力投向赈济灾民,收拢流民。

为此他训斥以走流程为由延迟发放救济粮的官员,鼓励流民返回原籍并免除所欠税收,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

自明朝建国以来,普通百姓第一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养生息。

事实也证明,只要不瞎折腾,百姓的创造力是很强的。

永乐时期,由于大兴土木建设、频繁发动战争造成的国库空虚、流民四起等问题。

但是在朱高炽执政的短短数月里,就得到了根本控制,按照这个势头,如果再给朱高炽十几二十年,说不定他会带给明朝一个空前盛世。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遗憾,上天给了朱高炽一颗仁义的心和一个治理国家的头脑,却只给了他10个月的执政时间。

但是即便只有这十个月,他还是成功的把明朝的治国理念,从武力治国拉回了以德治国,为“仁宣之治”打下了重要基础。

或者说拉开了“仁宣之治”的序章。

历史就是这样,有的人生命很短暂,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有的人生命很长,但是很快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人想起。

这就是历史,大浪淘沙,生命的长短,从来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大秦。

“原来这是大明王朝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亲自五征蒙古,这看似欣欣向荣,殊不知国库空虚、繁重赋税。”

“虽说这样做可以向整个明朝和世界宣示着大明国威,但是被民族心包裹下的自豪,却埋下了愤怒的种子,终究会爆发的。”

“朱高炽未在其位就已经发现了,这为以后他的新政埋下伏笔,从根本上解决了隐患,使得大明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秦始皇嬴政看完视频后,他出声点评道。

大汉。

“朱高炽虽登基仅10个月就因病去世,但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他在政治上,赦免建文旧臣、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他在位时间虽短,但功绩显著,这一点从他的庙号“仁宗”也可窥知一二。”

首节 上一节 123/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