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72节

这一次曹爽和司马懿相互倾轧,曹爽尽夺司马懿的兵权,无疑对孙权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也更加坚定了孙权的北伐之心。

此次派遣全琼进攻淮南,是孙权的第一步战略安排,全琼做为先遣部队,最主要的作用是试探一下魏国的反应,总之这次孙权

所谋甚大,后续将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一石击起千层浪,吴国的进犯在洛阳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太尉蒋济认为此次吴国大举进攻,魏国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刻调

动中军南下,协助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击退来犯之敌。

而都督的人选,蒋济推荐的是司马懿,毕竟在朝诸将之中,谁也没有司马懿的资历高,西拒蜀国,南退东吴,北征辽东,司马

懿是战功赫赫,论经验,无人可出其右。

丁当即反对,认为吴国进犯不过是癣疥之忧,根本就无需小题大作,单凭征东将军王凌和扬州刺史孙礼,就足以击退吴国的

进攻了,又何需朝廷派兵前往。

丁谧的意思自然是曹爽的意思,这次通过司马师的入狱一事,已经迫使司马懿交出了禁军的兵权,如果这次让司马懿重掌兵权

征讨呈国的话,那岂不是让曹爽之前努力都做了无用功么。

蒋济此举分明就是济公假私,为了帮助怀马懿再掌兵权,曹爽又怎么会上这个套呢?

所以曹爽这边的人压根儿就不赞成蒋济的主张,将退敌的重任交付给了王凌和孙礼自己解决

王凌是东南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征东将军兼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孙礼等于是他的副职。

王凌出身于太原王氏,是汉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允诛杀董卓之后为董卓余部所杀,全家几乎死绝,只有停子王晨和王凌翻墙脱

逃。王凌籍着王允的名声,在并州一带很有威望,被曹操征辟为操属。

魏立国之后,王凌任散骑常侍,后迁充州刺史。黄初三年,曹丕伐吴,洞口之战中,王凌破吴将吕范,因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

将军。太和二年,王凌随同曹休出征,在夹石与吴军遭遇,魏军失利,王凌拼死突围,使曹休得以撤退。

后转任扬州刺史,辅佐满宠镇守东南防线。

王凌年长于司马懿,早年经历与司马懿也颇多相似之处,不过到了明帝一朝时,司马懿的升迁似乎要快于王凌,当司马懿取代

曹真成为西线最高统帅之时,王凌还在扬州刺史的位置上苦熬着。司马懿耗死诸葛亮,大破公孙渊,功勋卓著,位极人臣,王凌

依然还在东南战线上打秋风,其中一段时间还混到了豫州当刺史,在仕途上自然被司马懿狠狠地甩了一大截子。

对此王凌很是不服,颇多微词。

直到曹驾崩曹芳即位曹爽掌权之后,王凌这才被加以重用,提升为征东将军兼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了东南战区的一把手。

王凌并非是司马懿一系的人,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曹爽为了对抗司马懿,自然要拉拢王凌

而孙礼却是司马懿的婚系门生,是司马煞的死忠,王凌和司马煞有隙,自然和孙礼的关系不住。

将帅不和,无疑给了前来进攻的全琼一个机会,全琼率军首先攻打着陂。劳陂是寿春南面的一个湖泊,全琼率水陆两路大军北

上,破坏了魏军在苟陂沿岸的屯田,斩杀了中兵无数,王凌从寿春出兵,与全琼战干破。

王凌兵少于全琼,战不利,只得中兵于苟坡之北,等待孙礼从合肥来援,但孙礼,却是姗姗来迟,被吴将张休阻于苟陂东。王凌

等不到援兵,只好撤回寿春。全琼乘胜而进,围攻寿春,王凌只得向朝廷求拨

第三百六十九章郭誉从军

消息传到洛阳,朝廷之中立刻是一片哗然。

曹爽很是郁闷,刚刚任命王凌为征东将军、扬州都督,本来指望着他可以为自己抵敌一下吴军的攻势,没想到首战竟然会失利

被吴军进逼到了寿春城下。

寿春不但是扬州的州治,更是淮南防线之中的一座重镇,一旦有失,吴国的江淮防线就得宣告崩溃,如此重要时刻,曹爽不得

不考虑增派援兵的问题了。

但由谁来领军,曹爽却有些犯愁了,他提拨起来了一干子亲信党羽,大多都是当年的浮华一党,何晏、李胜、丁等这些人

平时虽然个个都是口若悬河,但真正论及行军打仗,恐怕都是门外汉,曹爽真心指望不上。

让曹爽唯一比较信任的,只有中护军夏侯玄了,夏侯玄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在领军打仗方面,总算是有些遗传吧

最主要的,还是夏侯玄是曹爽的嫡系,也只有夏侯玄领军出征,曹爽才比较放心。

很快夏侯玄被任命为征南将军,抽调中军诸营的兵马,组成征南兵团,前往寿春救援。

魏国的战争机器素来以高效快速称著,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魏国在陇右全无防备,连失三郡,朝野震动,关键时刻还

是魏国的中军给力,曹即刻派张部率中军步骑五万火速从洛阳驰援陇右,在街亭打了一个漂亮的关键仗,让诸葛亮是无功而返。

这次征南,中军诸营都将各自抽调出一部分的人马来,晓骑营也不例外,曹演做为晓骑将军不能离开,但他委派文钦、牵弘和

刘请率三千骑兵加入了征~南兵团。

其他中军诸营也各有兵马加入,夏侯玄已经准备在三天后校场点兵,即刻出征了。

郭誉所在的羽林军此番并不在征调之列,毕竟战事就算是再紧急,羽林军也是护卫皇宫的,不可擅离-职守。

但是郭誉却心动了,虽然说上战场有风险,但是一辈子窝在皇宫里又能有什么出息,不去真正的战场上历练一番,就不能真正

称之为武将。

现在和司马家斗,玩得还是暗战商战,可将来终究会是面对面要在战场之上对决的,司马懿可是沙场老将了,半生戎马侄您

自己倘若全无半点战场经验,只怕一开战就得一败涂地了。

这次的征吴之战,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郭誉见识一下什么叫冷兵器的战场,从而学到那些兵书典籍之中没有的东西

郭誉对于这一次的从军之旅,还是很有期待的。

羽林军这边没有名额,郭誉干脆直接去找夏侯玄,要求将自己调入征南兵团之中。

夏侯玄很是诧异,中军诸营的将士大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这次征调名单下来之后,许多“中奖"的子弟纷纷地是托关系走后门

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出征,郭誉倒好,主动请缓地来参战,还真是罕见之至。

“子明,战场之上凶险万分,指不定何时会有性命之虞,别人是避之唯恐不及,你倒好,轮不上还主动要来凑热闹。

郭誉淡然一笑道:“泰初兄,你还不是一样要挑这个大梁吗?朝中能征惯战的大将多的是,为何偏偏要选你出征?

夏侯玄叹口气地道: "人在朝中,身不由己啊,你以为我真愿意领军出征吗,只不过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此次南征,倘

若得胜而还,倒还罢了,倘若战败的话,恐怕

郭誉也知道,其实夏侯玄带兵出征,也是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的。他虽然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但和绝大多数的世家子弟一

样,纸上谈兵很在行,却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兵书读得再多,那和实战也不是一个概念。

此番夏候玄若是胜了,声望必是大涨,加官晋爵不在话下,但如果败了,不光是他,恐怕就连曹爽也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他中

护军的位子也难保全了。

但曹爽身边实在是无人可用,夏侯玄如果这个时候畏缩的话,指不定兵权又要落在司马懿的手中了

求鲜花

所以,夏侯玄不得不挺身而出,那怕就是为了反对司马家,他都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来

郭誉正色地道:“国家有难,我辈岂可熟视无睹,泰初兄都肯挺身而出,在下又岂能袖手旁观,此番随军出战,还望泰初兄可

以恩准。

夏侯玄终究还是亏欠着郭誉一个人情的,他想了想,点头同意道:“好吧,我这边正缺几个参军,你要来的话,就当个行参军

参军是将军的僚属,全称是参某某将军事,是将军的参谋和帮手,亦为将军处理席务杂事。参军的品秩不定,随将军的品秩高

低变化而变化,比如诸大将军、持节都督的正行参军,多为第七品,三品四品将军的正行参军,多为第八品,五品将军的参军

多为第九品。

郭誉是七品的期门督,调任征南将军的参军,也是七品,属于平调,不过这个参军为行参军,行即为官缺未补,由其他官员来

摄行,此次征战结束,郭誉还是要做回到他的期门督的。

郭誉见夏侯玄同意了,便是满心欢喜,现在出征之际,夏侯玄的权力还是蛮大的,可以随竟抽调五品以下的官品,他一句话

基本上就是已经确定了郭誉的征调之事。

告辞离开夏侯府之后,郭誉径直回到了高陵侯府,到前线征战的事,郭誉再怎么说,也得跟公母说一声,征求一下他们的音见

说是征求,其实也就是通知一下,他这边已经和享侯玄说清楚了,夏侯玄已经是差人为他办理千续了,如果顺利的话,他明天

就可以到征南军营里报道了。

今天正好曹演存家,郭誉一讲门,指了一礼,,便向公母说了准备去征南空中的事。

刘瑛闻听之后,脸色登时大变,腾地就站了起来,断然地道:“不行,此事万万不成!"亿

第三百七十章父亲的支持

当年在长阪坡噩梦一般的经历,让刘球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每一次梦回惊心,看到的都是兵荒马乱,铁蹄铮铮,让她对战争

产生了格外的恐惧心理。

首节 上一节 372/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