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85节

难不成还能凭猜测打仗的吗?吴军究竟何往,至少也得斥侯探明才是吧?

护军将军牛金道:“斥侯也不是神,如果敌人有意躲藏或者是故布疑阵的时候,斥侯也很难探明其去向,就算是查到一些蛛丝

马迹,是真是假,还得甄别才行。

牛金所说的倒是实情,斥侯神通再广,所探听到的情报也是有限的,如果对方刻意地隐瞒行藏或者是故布疑阵来迷惑对手的时

候,斥侯要不很难得到情报或者拿到的情报严重掺杂水分,甚至会误导领军者的判断力。

这时候就要看领军者的火眼金睛了,如何去伪存真,存一大堆有用无用的信息之中,抽丝剥苗,拿到有价值的情书,那才是直

正见功底的时候。

司马懿半眯着眼睛,缓缓地道:“夏侯将军、牛护军所言极是,在未得吴人确切消息之前,一切即不可定论。

这时,督军胡遵匆匆入帐,上前拱干道: "启真大都督,得到确切的消息,吴人撤用六安方兵,改攻安风城,战况激列。安主

太守王基请求大都督立刻派兵增援。"亿

长按喜欢的段落可记录想法

第三百九十章何处设伏

司马懿微闭的双目突然地张了开来,双目精光灼灼,沉声道:“此消息可确切否?

胡遵道: "此消息是安丰太守王基派人突围出来,专程送达的,十分可靠。

司马懿微微颌首,既然是安丰太守派人送来的求援信息,那倒不会有假,毕竟安风城就摆在那儿,司马懿只需派人核实一下

便可知道这消息的真伪。

斥侯打探消息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对固定的目标可以探听的比较详细,而对于那些移动的或隐藏的目标,往往就很难掌握,

安风城是摆在那儿的,是否受到攻击其实很简单,只需派几名斥候,渡过淮河前往侦察一下,就清楚不过了

但吴军这次出征,可“四零三"是有着二十万人马的,除去滋扰荆州的那两万人,吴军在淮南,可是整整集结着十八万的军队.

用十八万的军队,去攻击一座只有八千守军的城池,再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

司马懿当然不相信吴军的全部主力会去攻击一座安风城,但是从寿春和弋阳撤下来的吴军呢,魏军的斥侯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踪

迹,仿佛这十多万的军队,凭空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司马懿缓缓地沉声道:“吴国不是有三路兵马么,除去攻打安冈那一路,剩下的两路人马现存何处?"

胡遵面带难色,道:“攻打安风的是吴军诸葛恪部,其余两路诸葛瑾部和全琼部,暂未知下落,末将正遣人四处打探,相信很

快便有结果。

司马懿八风不动,淡然地道:“既然对方有意要隐藏行迹,如何肯轻易地让你们发现,看来此次孙权的胃口蛮大的,他所图的

可远不止淮南三那,他这是想一口吞掉我这十万大军。

众将皆为之愕然,吴国虽然出动了二十万的大军,但魏国在南线至少也驻扎着十余万的军队,加上这次增援而来的十万大军

双方的兵力基本上是持平的。

打仗么,互有胜负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全歼对方,几乎是异想天开的事,除非领军者智障了,犯了不

可饶恕的错误,否则很难全军覆灭。

赤壁之战几乎是曹操败的最惨的一次,但曹军丢掉荆州,却是一年之后的事,此后魏吴两国多次交手,甚至好几次都是双方投

入几十万人马的大战役,但是再未发生那种近乎全军覆灭的状况。

其中魏国输得最惨的那次石亭之战,也不过才折损了一万多人马,司马懿称孙权这次图谋甚大,想全歼魏军,众将听来,皆不

以为然,以为孙权自不量力,痴心妄想。

胡遵道:“大都督,安风遭敌人重兵包围,危在旦夕,还请大都督即刻发兵,救援安风,迟则恐怕城陷矣。

司马懿依然是不动声色地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吴军攻城者不过才五万,安风有守军八千,尚未

有十倍之数,且安风坚城要塞,坚守些时日,定然不难。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吴军主力究竟在何处,和他们的真正图谋!

司马懿在军中素有权威,这种权威并不是强加的,而是司马懿多年征战,算无遗策,众将心服口服的结果。

在司马看来,吴军突然撤出围攻寿春、六安和弋阳的军队,却单单围攻安风城,这似乎本身就不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其背

后肯定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在未洞悉对手的计划之前,司马懿肯定不会轻举妄动的。

“拿地图来!"司马懿吩咐了一声

中军官立刻将地图呈上来,平铺于案上,司马懿凝视着地图,端详了许久,挥手召诸将到近前,指着地图道:"诸位可看一看

此去安风可走哪条路?

众将立刻都凑了过去,围观起地图来,在场的诸将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就是熟读兵法的饱学之士,对军事地图并不陌生,司

马懿既然这么说,很显然就是想要考较一下众将的眼光。

看地图是为将者的一种基本技能,行军打仗最离不开的就是地图,山川河流,地形地貌,只有熟知地理,才能无往而不胜,而

一个人的目力所限,根本就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所以看懂地图,熟悉地图,是为将者必须要掌握的

一般情况下,司马懿这么问,肯定是有好几条道路可供选择,这些道路忽远忽近,忽平坦忽坎坷,而从中选出一条最为合适的

道路来,那就考验的是看图者的眼光。

可是现在这张地图之中,从汝南通往安风,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并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以选择,众将为之疑惑,司马大都督这

么问,难不成还有别的深意不成?

牛金最为直爽,首先便道:“大都,依末将之见,此去安风,别无他途,只有从安风津渡淮河向南直抵安风城这一条路可走

司马煞微微一笑,向众将道:“那你们认为还有别的捷径可寻么?

众将皆是纷纷地摇头,表示没有别的途径可走。

司马懿道:“既然你们都认为此去安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孙权同样也会这么认为,而且不出预料的是,这条路,原本就是

东吴给我们安排好的,他们急攻安风,就是想让我们从这条路南下去救援安冈。

牛金恍然大悟,道:"大都督的意思是吴4.5人会在这条路上设下埋伏,准备伏击我们?

一听牛余如此说,诸将也才明白过来,敢情司马懿的问话是别有玄机的。

司马煞淡然地道: “吴人既有如此计划,那么诸仿再来看看,他们存何外设伏的可能性些? "

这一次司马懿的问题便有一些深度了,从汝南到安风,有近两百里的路程,吴军如果想要在半路伏击魏军,必然会选取一个最

为合适的地点。

而打伏击战最为理想的地点莫过于峡谷、关隘,山林、河流等险要地段,而从汝南到安风,地形复杂,似平许多地方都话合打

伏击,但究竟哪一处最为合适,这倒是有些难住众将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半渡而击和里应外合

司马煞看向夏侯玄,面带微笑地道: "泰初,你怎么看?

夏侯玄沉吟了一下,道:"半渡而击?末将认为,吴人在淮水安风渡设伏的可能性最大。

司马煞既没否定也没肯定,只是微微一笑道: "何以见得?

夏侯玄指着地图道:“淮水以北乃我们大魏之腹地,吴人不敢轻易地跨河而击,所以吴人能设伏的地段,也就只有安风渡到安

风城这几十里的路段,据末将所知,安风城以北虽有丘陵,但地势不高,并没有什么特别适合伏地的险要地段。而安风渡附近的

淮水宽阔,如果吴人在南岸设伏,等我军半渡之时,阵容不整,趁乱攻击,我军定然是首尾难顾,形势堪忧。

司马煞闻之,抚堂大笑道:"泰初之见与某略同,某亦认为吴军在安风渡设伏可能性最大。

胡遵道: "既如此,我军当如何破之?

司马煞道: "此事易耳,吴人在安风渡南岸设伏,待我军半渡之时击之24,我军可将计就计,大部继续按原计划从安风渡渡河

另遣精兵一路,从弋阳等处渡河,绕到吴军的背后,待吴军兵出之际,从背后掩杀之,与渡河之军里应外合,共破吴军。

胡遵赞道:“大都督果然妙计,吴人想半渡而击,大都督却给他一个两面夹击,吴人腹背受敌,焉能不败。却不知大都督将派

何人绕到安风渡的背后?"

司马懿尚未开口,夏侯玄抢先拱手道:"未将愿率部前往。

牛金虽然比夏侯玄迟了一步,但也很快上前道: "末将也愿前往。

夏侯玄不禁微微有些变色,这可是和吴军打得头一仗,夏侯玄急欲立功,所以抢先请命,其他人没有相争,倒是一向比较爽直

撞的牛金不肯相让,也要来抢生意。

牛金咧着嘴大笑道:“夏侯将军,你可是第一次上战场,这背后偷袭可是高难度活计,可不适合你们这些书生来干,还是让我

老牛来吧。

夏侯玄也急了,道:“牛将军虽然战功卓著,但偷袭吴军乃是一件缠密之事,牛将军性格过于急躁,只怕不适合担任此职吧?

牛金正要反驳,司马懿道:“牛护军此役另有安排,暂且退下吧。

首节 上一节 38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