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92节

除非敌方骑兵依然要不顾一切地冲击,那么远程的弓箭兵和近程的长枪兵,就会杀伤骑兵,让敌方骑兵蒙受很大的损失

所以文钦有看到吴军改变阵型之后,便下令骑兵随机应变,不得再采用强攻硬打的模式了,各部所属骑兵,皆采用迁回作战的

方式,避免与吴军方阵硬碰硬,寻找吴军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如此一来,和吴军交战的主力就变成了步兵,双方攻守平衡,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此刻诸葛理无瑕去顾及身后,魏军在淮河上架设了四座浮桥,通过浮桥,魏军正源源不断抵达南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渡过淮

河的魏军是越来越多,再耽搁一个半个时辰的话,渡过河的魏军必然会翻倍,那时候诸葛理再想对付渡河之兵,显然就是变得困

难的多。

现在趁着人少,正是吴军发挥其人数众多的优势,就地将已渡河的魏军歼灭,将正在渡河的魏军驱赶回北岸去。

所以诸葛瑾不顾后面的军队,而是将几乎全部能调动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进攻之中,试图想要依靠进攻,摧垮魏军的渡河计划。

战斗很快就全面展开了,魏军渡河时构筑的临时防御之地很快就被吴军给突破了,双方立刻是陷入到了肉搏战之中,战况十分

的惨烈,整个安风渡口如被血染了一般,尸体横七竖八地铺了一地,也分不清那一具是魏军的那一具是吴军的。

魏军在淮河南岸指挥战斗的正是大将牛金,当时和夏侯玄争执偷袭任务时,司马懿称对其另有重用,司马懿说话自然是有份量

的,牛金便成为了南岸的最高指挥官,亲临一线,与吴军展开了激战。

诸葛瑾和全琼终于是碰了面,而东西两路军也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浩浩荡荡,其势极为地壮观。

全琼也早就注意到了西路军那边的变化,只是奈何双方相隔有一定的距离,全琼也摸不清状况,此时和诸葛瑾碰面之后,终于

可以打听一二了。

诸葛瑾据实以告,称有一支人数大约在三万人左右的魏军从背后试图偷袭吴军,不过诸葛瑾已经让步骂就率兵去拦阻了,不会

对吴军围攻魏军渡河军队产生什么影响。

全琼一听大皱眉头,道:“看来我军的半渡而击之计已经被司马懿给击破了,接下来该当如何?

诸葛瑾不以为然地道:“战场之上,总会有意外之外的事,现在步将军已经率兵前去拖住这支魏兵了,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坚

决地歼灭已过淮水的魏兵,回过头来再收拾那支魏兵不迟。

诸葛理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这次他和全琼奉命前来安风渡,可是带着十三万大军的。在数量上,超过了司马熬的十万大军

而且还有距离安风渡不远的诸葛恪的五万大军,也可以随时增援

有如此压倒性兵力的420优势,诸葛瑾才不会在乎己方的计策是不是被敌方所识破,关键的时候,还是实力高于一切的

诸葛理指挥大军,轮番地向渡口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诸葛瑾和全琼双双站在后面督战,凡是畏缩不前,气势低迷,妖言惑众者

-律就地下法新无赦!

这种的铁血手段,显然是非常有效的,吴军将士没有退路,只能是奋力相前,与魏军厮杀在一起

司马懿的手中,倒还是有着几万军队的,但浮桥并不宽阔,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虽然四座浮桥连起来看似不少,但现在前面

的战斗如此地惨烈,一次只能通过四五个人,效率上还是严重不足的,投入进去的兵力,远不止消耗掉的。魏军在安风渡南岸

始终处于兵力上的劣势,和数倍于自己的吴军作战,形势极为困难。

所以在安风渡南岸,魏军始终受到了压制,牛金虽然竭尽全力,指挥军队构筑防线,但奈何这次吴军的攻击力无比坚强,一点

喘息的机会也没有,激战多时,牛金也渐渐不支,抵敌不住,魏军的形势变得蓝可危。

第四百零二章鸣余收丘

诸葛理的日标,自然是一口气想要吃掉牛余的这两万余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能全歼掉魏军的两万人,那么此役

吴军就是大获全胜了,当年石亭之战,号称辉煌之战,吴军也不过才斩首万级而已

吃掉魏军的两万人,无异对司马懿就是一次重创,让他不敢再轻易地渡河南下,淮南诸地的城池,还不是任取之?

当然,想要吃掉魏军的这两万多人,首先便是要切断那四座浮桥,只有把魏军的退路给封死了,这两万人才是瓮中之整,插翅

难逃。

所以,吴军的进攻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摧毁浮桥,在进攻之中,吴军对着浮桥方向是展开了全力地猛攻

牛金当然知道浮桥对魏军的重要性,浮桥既是前进的路,也是后退的话,失去了浮桥,已经渡过河的魏军就会身陷绝境,所以

在防守中,牛金也是死命地护住浮桥,不让吴军接近浮桥。

但吴军涌上来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前仆后继,怎么杀都杀不完,而且四座浮桥又不是集中在一起,每座浮桥之间相隔了几十

丈,凭牛金的这点兵力,想要守住四座浮桥勉为其难。

吴军的进攻越来越强悍,魏军难以力敌,最东面的那座浮桥首先失守了,吴军兴奋地冲上了浮桥,砍断了系着浮桥的粗大缆绳

然后又在浮桥上面放起火来,熊熊的烈火很快就把这座浮桥吞没了。

浮桥上原本还在向前推进的魏兵慌忙地向后逃去,但已经失去联结的浮桥已经彻底地垮了,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桥上的魏乒

失去了平衡,纷纷地落水,水性好的或许还能逃过一劫,水性差的当场就被淹死了。

魏军绝大多数是北方人,都是旱鸭子,熟悉水性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这一落水,大多数的人都在水里折腾着喊救命,可惜淮

河水又急又湍,水深不见底,落水的魏兵大多都被洪水给卷走了。

虽然魏军在浮桥之间还有一些船只负责救援,但落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救援的船只数量有限,落水者分布的又广,最后也只

救起了少部分人,大部分落水者都遇难了。

司马师在对岸瞧着,脸色铁青,对着司马懿焦急地道:“父亲,浮桥可不容有失,如果全部被毁的话,那过河的军队就没有退

格了心/

司马懿神色平静,下令道:“鸣金,退兵!

牛金在前方听到了鸣金之时,不禁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军队最起码的纪律,在没有接到撒退的命令

之前,牛金那怕就是血战到底,也不能后退一步。

做为军人,牛金并不怕死,但是看着身边一个个的袍泽倒了下去,他还是心痛如绞,这是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斗,那怕再坚持

下去,也只能是让更多的人送死。

但是军令如山,上峰没有让他们撤退,他们谁也不能后退半步,只有殊死而战。

一座浮桥的失守,让牛金等人心底里生出一丝的绝望,这四座浮桥就宛如是连接他们的性命的桥梁,失去一座浮桥,就等于失

去一线的希望,按目前双方的攻守态势,四座浮桥的失守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四座浮桥全部失守,那么已经过河的魏军就会陷入到绝境之中去,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困守绝地,保留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可却始终听不到退兵的鸣金声,这种绝望的情绪开始在魏军之中蔓延,象瘟疫一样,感染着

每一个人,让魏军的战斗精神出现在了松懈。

还好鸣金之声及时地出现了,牛金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某来断后,尔等速退!

那些早已心生绝望的魏兵此时如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一般,争先恐后地朝着那三座浮桥涌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的魏军,是最困难的时候,在吴军的步步紧逼之下,魏军已经是趋于崩溃了,而此时一旦开始撤退,那就是完

全要崩溃的节奏啊。

三座浮桥每座都只能是容许一列纵队通行,千军万马挤在一起过独木桥,还要面临吴军的追杀,这绝对是噩梦之中的噩梦。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象牛金这样的大将挺身而出去的话,魏军遭受到的重创只怕是更坏。

牛金久轻善战,自然知晓目前魏军面对的艰难处境,如果魏兵都想着赶紧撤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话,那结果就是谁也走不

关键的时刻,就得有人挺身而出,牛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率领着一帮子的敢死队,冲上前去和吴军展开血战,挽护大部队

撤退

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如果没有人去做的话,必然是十死无生

牛金身为前线的最高将领,这个时候他没有主动地后撤后退,而是奋顾不身地来断后,就足以休现他的高风亮节了。

吴军听到了魏军的退兵声,丝毫没有降低追击的力度,反而是更加卖力地进行追杀,眼前的这一颗颗人头,可是他们晋级获奖

的希望,如果被他们给逃了,岂不是白等了半天。

所以眼看着魏军要逃,这些吴军个个是心有不甘,奋力地冲了上去(吗了的),都想试图在最后关头捞上一把。

牛余却率部继续地有坚守着,阳挡着早军的讲攻,似平存向世人证明,有他牛余存,将是一道敌人天法谕械的天堑

他嘶声大吼着,手中的那把大刀舞得如雪片一般,风雨不透,那些试图冲上来的吴兵,被他毫不留情地砍掉了脑袋,牛金浑身

浴血,就连他的眼珠子也变成了血黑色。

诸葛理见状,不禁暗暗地点头,魏军之中,果然还是有如此悍不畏死的猛将啊,硬生牛地以一己之力,阳挡了如潮水涌来的呈

兵,果真是悍猛如斯。

诸葛瑾下令,停止追杀,让魏军残部退出战场

牛金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其时魏军已经撤离的差不多了,他依然守护在最后,徐徐而退。仰

首节 上一节 392/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