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73节

好家伙,这话就像是点了马蜂窝一样,太极殿再一次炸了。

“太子殿下,你可知和亲意味着什么?”

“这吐蕃是何等的蛮夷之地,我大唐公主身份尊贵无比,岂能下驾到那等蛮夷之地!?”

“太子殿下,还请三思而后行!”

“太子殿下……”

——

就连李世民在听到李安之的回答后,脸色都有些不悦。

什么叫那就和亲呗?

和亲也就意味着大唐公主要嫁到蛮夷之地,虽然谌儿你跟自己的妹妹们没什么交集。

但毕竟也是血缘至亲。

怎能毫无波澜地说出这种话。

李世民刚要开口,就看到李安之一脸不耐地摆了摆手。

这群人当真是迂腐,不懂得变通啊。

如今看来,自己父皇这皇帝当得可真是不舒服。

李安之伸出手揉了揉眉心,无奈道。

“本来就是啊,吐蕃赞普说是要迎娶公主,那就娶呗。”

“公主又不是非要我皇室子女,一个封号的事罢了,随便在长安找个愿意嫁到吐蕃的人不就行了,实在不济,宫中不是有诸多样貌秀丽的宫女吗?”

“这些宫女本就识得礼仪,倒也省事了不少。”

此言既出,太极殿内的众人也是纷纷一怔。

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吐蕃赞普说是要迎娶公主,可他又没说一定是要迎娶皇室公主。

公主说到底不就是个封号,陛下只需要随便封一个适龄女子为公主不就行了?

这话没毛病啊。

李世民在听到这话后,也是眼前一亮,脸色瞬间缓和了不少。

谌儿这小子果真是鬼点子多,怪不得从刚才到现在一直都这么平静。

这一点,果然像他爹我。

再看看殿内这群大臣,遇到点风风雨雨就大呼小叫的,屁本事没有,就会个叫。

有啥用?!

叫唤能叫唤出什么对策不能?!

真是一群酒囊饭袋!

还是我家孩儿聪明。

如此一想,李世民眼中又多了些欣慰。

他点了点头道:“谌儿所说的事,倒也不能说不是个办法。”

“朕觉得可以。”

“诸位觉得呢?”

底下各位大臣面面相觑。

当今陛下都说可以了,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赶紧顺着陛下的话拍马屁得了。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谋略无双。”

诸如此类恭维的话,比比皆是。

李世民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别拍了,有琢磨拍马屁的心思,不如想想究竟该叫谁做这个公主。”

虽然李安之提出了随便拽个适龄女子封为公主就行,但李世民自然是不能这么做的。

毕竟大唐公主,亦是代表着大唐的脸面。

若真是嫁过去一个狗屁不懂的人,那岂不是让大唐脸面扫地?

必然是要懂得琴棋书画,识得大体的人才行。

而在古代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要想找到这种女子,自然还是要从李氏宗室或是官宦子弟中去寻找了。

可这种家境的少女,谁又愿意嫁到吐蕃去呢?

思及于此,所有大臣都噤若寒蝉,尤其是那些家中少女正是适龄的大臣,更是往后缩的厉害。

李道宗更是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原因无他。

身为李世民的堂弟,他还真有一个十四五岁待嫁的闺女。

宗室女加上适龄,这可不就差明摆着跟他说。

贤弟啊,到你为这个大唐做出贡献的时候了。

要不要给你府中千金封一个公主的名号啊?

李世民在看到这一幕,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好家伙,刚才你们不是挺亢奋的吗?

现在怎么一个个都不吭声了?

李世民脸色黑了几分,厉声喝道:“罢了,下朝。”

而后看向李道宗,柔声道:“承范,谌儿,你们且留下。”

李道宗一听到李世民称呼自己的字,顿时心中咯噔一声,极不情愿地走出列。

他甚至听到了在陛下点名自己的时候,周边大臣齐齐松了口气的声音。

待太极殿内群臣散尽。

李安之无所事事地站在原地。

而李道宗则是一步步挪到近前。

“陛下。”

李道宗躬身行礼,欲哭无泪。

李世民满脸笑意,嘘寒问暖道。

“承范贤弟,朕记得你府中千金已近及笄之年了吧?”

李道宗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结果笑得比哭的还难看。

“回禀陛下,小女今年刚刚年满十四,还不足及笄。”

潜意思就是陛下求求你摇了我吧,我是真不想把闺女嫁到吐蕃去。

李世民闻言大喜,一脸满意的神色。

“贤弟,你觉不觉得你府中缺了个公主啊?”李道宗垂首,低声嘟囔道。

“陛下,臣觉得,臣女一生并无太大志愿,诗书礼仪学的也并不精……”

李世民摆手道:“无妨,待入宫之后,自然会有人教导的。”

李道宗脸色涨的通红。

陛下这是吃定自己了啊!

便在这时,李安之的声音突然响起。

“父皇,儿臣觉得倒也并非一定要宗室女下嫁。”

——题外话:80万字了,真是不容易。

下一阶段目标:120万!

第356章 尽力而为

说白了,不就是嫁过去一个公主。

宗室女也好,宫女也好,只要有公主这个名号就好了。

李世民不清楚松赞干布为何突然要和亲,但李安之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李安之拱了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和亲并不在一时,松赞干布如今只是提出这个想法。”

“至于真到和亲的时候尚且还早,不若在这段时间挑选聪慧女子加以训练,而后封个公主封号,嫁到吐蕃。”

“况且宗室女亦是我皇室子女,皇室子女岂能外嫁到蛮夷之地?”

虽然这话中,满满的都是皇室的优越感。

但其实也并不能怪李安之这么说,在唐朝乃至往后的历朝历代中,皇室永远都是朝代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人。

首节 上一节 373/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