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74节

哪怕是旁支,只要沾上了皇室二字,那身份便大不相同。

李世民此时也是被李安之说的动摇了些,毕竟如今大唐越来越强盛,待到神火飞鸦等武器真正在军中筹备开来,大唐的战力可以说将跃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到那时别说是和亲了,李世民甚至都在想是不是趁机把吐蕃给打下来了。

但眼下显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李世民心里自然是不想把皇室子女外嫁出去的。

“罢了,此事待议吧。”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谌儿,你与那松赞干布年岁相仿,且都文韬武略,想来应是能相谈甚欢。”

“记得打探一下吐蕃他们到底在图谋什么!”

图谋什么,还能图谋什么,就是闲着没事干过来散心的。

李安之心中暗暗腹诽一番后,拱手应下。

说罢,李世民又没好气地看向李道宗道:“你也别耷拉着脸了,一起退下吧。”

——

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了太极殿。

李道宗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开口求情。”

李安之摆了摆手,一脸的无所谓道:“皇叔无须多谢,我也只是觉得吐蕃那群蛮夷配不上我皇室子女罢了。”

李安之不想邀功,也没有和李道宗打好关系的意思。

在历史上,李道宗可是曾卷入房遗爱谋反案的,对于这种有叛乱心思的家伙,李安之避之不及。

李道宗也是人精,自然看出了太子殿下不想过于攀谈的心思。

略微行礼后,便离开了。

而李安之则是直接前往了鸿胪寺,松赞干布和使节团此时正在鸿胪寺休憩。

他还是得前去接待才是。

照常理来说,一个区区使节团,哪里劳烦得了太子亲临。

但让人无奈的是,吐蕃赞布松赞干布偏偏也在这使节团中,身为能与大唐皇帝平起平坐的一国之主,若是不给点排面的话,显然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安之刚刚行至鸿胪寺,松赞干布便一脸笑意地迎上前来。

“太子殿下,初次见面,还请多多关照。”

李安之眉头挑了挑,这小子演起戏来还真有一手,明明两人私底下不知道见过多少次面了。

李安之微笑道:“见过赞布,吐蕃距离长安有上千里,赞布一路奔波而来一定极为劳累。”

“我这就叫人安排诸位休息。”

说着,李安之便转过身,看向身旁的鸿胪寺领事道:“你们快去收拾出几间厢房,安排赞布他们先去休息。”

这话里的意思十分明白了。

松赞干布早就到了长安,根本就没经历什么长途跋涉,哪里需要休息?

李安之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想带你们玩,你们赶紧回房间该干嘛干嘛去,别过来烦我就行了。

松赞干布面带笑意,轻声说道:“太子殿下,我等现在对长安一切都充满好奇,倒不觉得累,不若劳烦太子殿下带我等在这长安城散散步?”

一听这话,李安之的脸上表情便透露出了一个意思。

——麻烦死了。

对于松赞干布的话,李安之选择性的无视掉了。

“赞布还是多休息休息比较好。”

——

长安城内。

因着使节团的到来,吐蕃的一些行商也随之而来,带来了许多吐蕃特产。

一时间,街道上热闹极了。

李安之一脸无语地看着车厢外。

是的,他终究是屈服了。

毕竟再怎么说松赞干布也是客,身为主人家,李安之也实在没理由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客人的请求。

“长安医府、长安书局、以及火药技术。”

此时,车厢内只有松赞干布与李安之两人,松赞干布幽幽叹了口气,低声道。

“太子殿下是准备一步步把现代的制度和技术,都搬到大唐来啊。”李安之耸了耸肩,眼神依旧落在街道上,轻声呢喃道。

“既然过来了,又恰好身为大唐太子,自然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看着大唐一日日的繁荣富强,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吗?”

松赞干布苦笑道:“我倒是没有太子殿下这么高的觉悟,我只想着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至于吐蕃的未来……”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已经见过了。”

吐蕃,最后终究是要被纳入华夏版图的。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安之轻声打趣道:“你倒是看得开,不过这也难怪。”

“你刚刚过来时,吐蕃便已被平息内乱,内政一统,你只需要坐稳王位,按照历史上的操作按部就班就行了。”

“但我却不同了,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穷的叮当响。”

“要不是把家里的东西变卖了些,恐怕连那个冬天都撑不过去。”

“我不知道赞布有没有去过灾区,我去过,几个月前大唐突然爆发瘟疫,民不聊生。”

“易子而食,跟别人交换自己的骨肉,放进锅里那就是保命的肉。”

“我原本以为曾只有在书本上才会发生的故事,都曾真切地在我面前发生过,而我却无能为力。”

李安之语气沉重了些许,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我只是觉得,人世间似乎不该是这样的惨状,众生不自在,怎能称为人间。”

“所以,从雍州城回来之后,我的想法很简单,利己,且利人。”

“在我位居高位时,能做些什么,便尽力去做些什么。”

“仅此而已。”

第357章 下半生的幸福

这世间,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每个人生而不同,所担负的责任也就不同。

在长安县永安渠的渡船上的李安之,他只需要担心明日能不能生意兴隆,赚的钱能不能更多一点诸如此类。

而如今,身为太子,腰缠数十万贯的李安之,他要操心的是该如何稳固自己的地位,该如何叫这大唐变得更好。

这便是位置不同,所考虑的事也不同。

说起来,长安城如今也没什么娱乐设施,达官贵人之间的娱乐更多的是赏景、吟诗、吃花酒。

而若要说到吃花酒,就不得不提一下摇花舫。

自打柳如烟离开月影阁,裴氏逐渐将产业的中心从长安城转移后,月影阁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生意逐渐势微。

而便在这时,摇花舫——一座漂泊在永安渠上的勾栏,异军突起,一举成为了吃花酒的好去处。

马车在永安渠边停下了。

那艘足有三层楼阁高的巨船安静地泊在水中央。

有小船不断地自岸上与大船中往来,运载着前去或归来的酒客。

“其实我倒觉得不如去渡酒肆吃酒。”

松赞干布看着眼前的巨船,幽幽叹了口气。

“我很是怀念肥宅快乐水啊。”

李安之脸上没有丝毫波澜,视线落在正在缓缓靠近的小船,说道。

“渡酒肆可没有花酒这么一说,再者再好喝的酒,喝多了也会觉得腻。”

松赞干布眨了眨眼,嬉笑道:“错了,肥宅快乐水我不管喝多少次,都不会觉得腻。”

李安之不置言语,在小船靠近时,一步跨了上去。

松赞干布应声喝彩,“好功夫,这就是传说中的腰马合一?”

李安之没好气道:“船要开了,你若是不上来,那我便一个人去了。”

——

摇花舫,装潢处处只透露着一个字,那便是贵。

极为奢侈的装潢,无形中也在预示着此处价格不菲。

首节 上一节 374/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